分卷阅读37
帮忙,见他们回来便和女婿汇报,“长河啊,竹篮都拿过来了,一共四十个,二十个大的,二十个小的,还差五个,等会儿我和你七叔说一声,今晚就能补上。”
“竹篮不急,爹你屋里来,我有点事和你说。”苏长河接过闺女倒的水,喝了口,让闺女带表哥们去洗桃子吃,把孩子们支出去,才继续说:“爹,公社纺织厂还要几批货,这事你知道吧?”
“知道!”马老爷子上回听儿子提过一嘴,“是不是要得急,让东子连夜收……”
“连夜往哪儿收啊?咱队里各家各户鸡鸭鹅都快卖干净了吧?”前前后后他在队里收了十来次,鸡蛋大家还能攒出来,家禽孵出来,还要养呢!
“那就……去其他大队收?你大嫂娘家那边肯定也有人偷摸养,让红梅带你们去——”
苏长河打断他的话,“爹,你有没有想过,咱队里办个养殖场?”
啥?“养殖场?”
“对,生产队集体办厂,养殖鸡鸭家禽。这几个月下来,爹你应该也能看出家禽的赚头。”
苏长河报了个他卖给纺织厂的价格,“当然以后数量上来,经常卖,价格应该会低一点,但真办养殖场,还有副产品,比如鸡蛋鸭蛋,做成变蛋咸鸭蛋也能卖钱。再说红旗公社只有一个厂子,淮宁可不止一个,县城像红旗纺织厂这样的大小厂子起码有五六个,再加上各个单位,大家都缺肉吃,销路肯定不愁。”
而且说实在的,他们这个养殖场肯定没有后世规模那么大,上千只鸡鸭鹅,一个县城吃不下,往省城销一销肯定能卖完。
至于改革开放以后,物资丰富起来,市场经济对养殖场的冲击,都是以后的事。这才万里长征第一步,如果担心以后厂子倒闭,连第一步都不敢迈出去,苏长河以后也不用做生意了。
马老爷子摩挲着腰间的旱烟杆,拧眉沉思,苏长河见状,又道:“咱们生产队里,咱家算是条件比较好的吧?”
他说的是老马家,这点马老爷认同,老马家不是比较好,算是前进大队最好的一户了。他们家老二当兵,家里五个大人挣工分,连马老太太白红梅两个女人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那咱家不算二哥寄回来的津贴,一年干到头,家里能存下多少钱?”
老爷子默了默,苏长河下狠招,“咱家都这样,队里其他人家得过的啥日子。爹,眼下靠种地,咱是没法填饱肚子的!”
他知道农民有多不容易,几十年后,有经济作物、有高产量种子,还有各种农业机械,农民种地都辛辛苦苦,往往一年赚的钱还没有有的人一天工资多,更何况这时候。
“咱队里各家自己养,一家顶天养十来只鸡鸭,整个生产队二十多户,总共也就两三百只,要是办养殖场,一次养上千只,每家分到手的钱就是现在的三倍。销路呢,公社纺织厂是一个,县城供销社、运输队还有两家厂子我也打过交道,至于前期投入我愿意拿出两百块钱……”
“那不行!”马老爷子希望队里人日子好过,但也没有舍己为人、牺牲女婿利益的想法,“路子是你的,前期投入也是你的,你自己能赚钱,让生产队办养殖场,不是把你的钱分给大家吗?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然是花钱消灾,为了彻底解决他之前以私人身份倒买倒卖的隐患。
毛脚女婿在老丈人面前要有好形象,苏长河冠冕堂皇道:“党和国家让知识青年下乡,是让我们建设新农村。我没有建设好前进大队。这么多年,队里的人尤其是爹你们对我多有照顾,以前是没机会,现在有能力,当然希望回报前进大队,让大家都能吃饱穿暖!”
“一个人的富裕不算什么,带动一个生产队甚至一个地区的富裕,才是为国家做贡献!”
“好!”马老爷子感动地梆梆拍苏长河肩膀,“长河,我果然没看错你!”
天黑屋里暗,马蕙兰送油灯过来,正好听见老苏铿锵有力的一番话,差点没笑出声。
马老爷子死活不愿意在苏家吃晚饭,苏长河没法,只好送他们走,却叫住马向东,“东子你等会儿,说说送货的事儿……”
其实他留马向东是为了打听事,在乡下,马向东认识的人多,他在公社念过初中,同学多是各个生产队的。
马向东回道:“是有认识的人,除了山里的生产队,其他的大部分都有认识的人。”
那就行了。王大王二不愧“贼不走空”四个字,偷跑也不忘偷东西,王大伯家有过一回教训,剩下那只羊晚上都牵回屋子里,因此躲过一劫。村里有几家门窗没关好,这次就遭殃了。
这两人自从上次回村到被关起来,这么长时间没赌,现在偷到钱,第一件事估计是去赌。苏长河让马向东打听打听哪里有赌窝,有没有人看见王大王二。
马向东还不知道王大王二跑了,疑惑问:“姐夫他们不是被关在后沟村吗?”
“跑了,两人夜里偷偷跑了。”
“啊?那姐夫咱们找到他们,要不要把他们抓回去?”
苏长河瞥他一眼,“别胡来,摸清他俩行踪就行。”
“好……吧。”
过了两三天,马向东送来消息,果然如苏长河所料。苏长河想了想,盘点了一圈自己认识的人,有主意了。
刚好,这批桃子装好需要送到县城,他正要联系这个人。
次日凌晨,他带着马向东,推着独轮车到红旗公社附近的林子。一辆绿色的货车停在路边,见他们来,驾驶座门打开,一个三十多岁一身工装的男人跳下来,“来了。”
“高师傅,又得麻烦你了。”苏长河招呼马向东把果篮搬上车。
高师傅是县运输队的司机。
六七十年代有句顺口溜“听诊器、方向盘、劳资干部、营业员”,说的就是这时候最吃香的四种工作。
听诊器指的是医生,六七十年代缺医少药,偏偏大家吃不饱,身体弱,抵抗力差,谁家要是有个医生,七大姑八大姨别提多羡慕。
劳资干部说的是人事科长,在一个厂里,人事科长和普通工人干什么工种、发多少工资息息相关。有时候和人事科长处好关系,人就能给你安排个轻松点的工作,还能早点调级,多拿点工资。
营业员就更吃香了,这年头物资匮乏,营业员手里掌握的都是物资的一手消息,不仅能给亲朋好友预先截留一部分货物,还能买到便宜的“瑕疵品”。
至于方向盘,说的就是汽车司机,就像高师傅。一般人没有介绍信,不能出远门,他们却不一样,借着出差的便利,常常能买到一些紧俏的商品。除此以外,路上让人搭个顺风车,给人捎点东西,别人少不得给点好处。
苏长河就是这么和人“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