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
楼
而且他变成猫了,除了草神大人帮忙读出心里的想法外,他没有办法把自己的醋意说出口。
我的小吉祥草王啊,为什么要这么对一只猫。
68楼
大家怎么都是从猫的角度出发?
万一偷偷牵手的两人才是真正的喜欢,或者说三人的小心思在长久的时间里都没有表露而出,那天的辩论是一个契机,让他们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69楼回复68楼
然后去一起写论文?
我看过了紫眼睛写的文章,他对稻妻的民俗研究非常透彻,也是可以加入因论派的。
70楼
楼上你怎么回事?!
气氛都没有了!
71楼回复69楼
我看到楼上的话,想法也是可以一起写论文。
我也完了。
72楼
没有老婆是我们自找的。
74楼
其实结合他们三个的身份,现在应该是经过风雨之后的平静生活。
所以其实说得没错,写论文对他们来说可能真是一种消遣。
75楼回复74楼
不用这样论证……好吧,你说得也有道理,对于天才来说,写论文就是消遣,随随便便就能发表一大堆。
只有我们这种普通学生才为论文挣扎。
76楼回复75楼
好消息,从讲座上的表现和紫眼睛应邀发表的看论文来看,写论文对他们而言就是消遣。
我们真的可能见到一场须弥样式的恋爱,一起写论文。
77楼
这种恋爱不要啊!
还是青春酸涩,互相不知道对方喜欢自己比较好看。
78楼回复77楼
他们三个加起来可能有一千多岁,这个年龄且不说酸涩不酸涩,青春是没有了吧。
79楼
不是我打击楼上,你看看紫眼睛的那张脸,你摸摸良心,这不青春吗?
80楼
楼上说得对。
长得年轻就是年轻的,就是青春。
81楼回复80楼
我想按个雷系和风系神之眼的男性持有者长不高的传闻。
过去我一直觉得那都是胡说,现在我越来越相信了。
82楼回复81楼
你的关注点好奇怪啊。
83楼
加入因论派要写自我介绍吧?那会不会提起过去发生的事?
我真的很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
实在是太好奇了。
84楼回复83楼
来自书记官的提醒,这样窥探别人的隐私犯法。
而且他们经历的事很可能都是机密,怎么可能写进档案里?
就算写出来也不是一般人能看的。
而且就算都能看,他们也不可能写为情离家出走,为情兄弟反目这类的吧。
我记得有个楼分析过,紫眼睛和大帽子很可能是想法不同才分道扬镳。
85楼回复84楼
那这样的话,图书馆少年岂不是很纠结。
86楼回复85楼
他们纠结不纠结不知道,但其他讨论这件事的学者很纠结。
87楼
三个人,不对,两个人和一只猫的关系很好,甚至都能一起写论文,结果我们这群外人在乱猜。
88楼回复87楼
可是那种纠缠和摇摆的感情真的很浪漫。
想想图书馆少年选择留在紫眼睛身边,大帽子一边嘴上说着不在乎,心里实际上在意得要死。
反过来的话,紫眼睛很温柔地放手,心却在痛。
最终结局可以刺激点,图书馆少年成了笼中的小鸟,再也飞不出手掌心。
89楼
这剧情急转直下啊。
90楼
看到这个楼我觉得因论派彻底振兴不起来了。
第96章 成神IF线
须弥教令院,一处偏远的庭院,几名身穿教令院制服的年轻学者拿着资料有说有笑地靠近。
对于这群刚加入教令院没有多久的学者们来说,这处无意中发现的庭院是他们研究和讨论的好地方,既不用担心打扰到其他人,也不用担心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被人看笑话。
一切计划得都是那么得好,但当他们走近后,却发现庭院里有一名不速之客。
那是一位穿着异国服饰的少年,他的年龄看起来和他们差不多大,手里捧着一本大部头的书,正在认真地阅读。
其中的一名学者见到有外人,当即表现出犹豫。
“我们再找个地方吧,那边已经有人了。”那名学者小声地对同伴提议。
先到先得,虽说庭院里只有一个人,但他们总不能凑上去,让那个人给他们让空。
更何况那名少年看起来不是须弥本地人,兴许他是什么游学者,或者来教令院深造的外国学生。
这时那名学者看见挂在少年腰间有着稻妻外壳的神之眼,这更加深了他的猜想。
然而他的同伴却不这样有礼貌。
“我们再去找多麻烦,而且他只有一个人,去图书馆看书也好吧。”另一名高个子学者有些不高兴地说,这话引来了同伴们的赞同。
凭什么让他们去找地方?
他一个人在哪里看书不是看书?
再说教令院里不‘提倡’阅读实体书籍,那个人分明是违规。
他们不去告发他就算是给面子,更何况是把庭院让给他。
这么想着,高个子的年轻学者当即准备走上去找少年理论理论。
“等会。”最开始提议换个地方的年轻学者想要拦住他。
“放心,我会注意分寸。”高个子学者随口回应,同时他躲开了同伴的阻拦,直直地朝凉亭里走过去。
实在是拦不住,年轻学者只能在心里对少年说一声抱歉。
没过几分钟,这群学者们就看见少年收起书离开,而高个子学者也对他们开心地招手。
一切好像那么简单地就结束了。
“但是过几天,法恩他们的行为举止变得奇怪。”
面对着前来询问的风纪官,年轻的学者满脸担忧地讲述,他刚刚已经把他认为有问题的事件讲出口。
这几天他们照常研究,照常去教令院上课,除了遇见那名有着稻妻神之眼的少年外,就没有其他能称得上特别的经历。因此这名年轻的学者认为,真正的问题正是在那名少年的身上。
虽然知道这是没有理由的指控,可年轻的学者就是这么想。
可惜他也只能想了一想。
风纪官听完后没有任何表示,和往常一样确认证词全部记下后,便关闭了虚终端的记录功能。
“好了,科尔曼先生,你们的话我们会注意,这几天你也小心,最近有不少学者精神上出了问题。”风纪官例行公事的叮嘱。
“不少吗?”被称为科尔曼的年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