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9


他顿时不好了,若真如此,他日后如何面对几位嫂嫂。

“有父有母者划掉。”

他说道。

族老且要说话,但看着那青年快要炸毛的架势,还是按捺了下来。

也罢,愿意就行。

挑挑拣拣半天,荀晏选了个父母皆因时疫而亡的小孩。

“族谱上暂且不必修改,先养着吧。”

他淡淡说道。

族老不怎么满意这个结果,但奈何这从侄摆出了闭门谢客的架势,是不愿再继续了,他也只能作罢。

过了几日,那个名为荀陌的小孩就被收拾干净送到他面前来了。

约莫六七岁,瘦伶伶的,话很少,荀晏是记得他父亲的,那是位笑盈盈人很温和的族兄,后来他们一支搬走了,便再无消息了。

他其实挺会带小孩的,但真碰上一个被打上自家标签的小孩,他着实有些沉默了,奈何那小孩也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大眼瞪小眼许久以后,他打发了亲卫去照顾小孩。

他在颍阴待了有一段时日。

他南行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大好,精力不济之余还多了个小孩来占据本就不多的清醒时间,一晃神竟也过了近月余。

直到那日里杨修上门造访。

这位因着家世仕途格外坎坷的士人硬是被削去了少年时的骄矜之色,他上门讨碗酒喝,荀晏也没有理由拒绝。

过了两日,孔融与祢衡联袂而至,对着他院外的一株桑树吟诗作赋,指指点点。

崔琰慢了一步,竟与那二人混得极为相熟。

荀晏不是很想放人进来,他感觉自己简直像是被当成了什么野外boss,这些个人在组团刷他。

……而且这组合总有点不吉利的感觉。

第212章

文士高冠博带,宽袍大袖,跽坐于桑树之下谈经论道,端是一副名士风流的气质。

倏而一人变了脸色,不冷不淡的说了两句,面色不愉,起身甩袖离去。

剩下几人的气氛便顿时尴尬了下来,不见方才谈笑随意的模样,几人眼神对视,面上笑意也淡了下来。

唯有中间那未曾蓄须,姿容秀绝的青年仍旧安然自若,不觉尴尬,掩袖一阵轻咳后看向了屋后。

他挥手将躲在那儿的小孩招了过来。

“这是太尉族中子侄?甚是灵动。”

杨修当即笑道,借着那孩子打破了尴尬。

祢衡仍在左右为难,平日里多是他脾气暴躁,结果修心养性了多年,这回竟是轮到孔融在他前边掀桌发脾气了,他一时竟不知自己该是何态度。

荀晏一怔,他看着小孩眼中浮现的不安,想了想还是说道:“是我家的小孩,德祖莫要忘了给见面礼。”

荀陌犹豫着往荀晏身边蹭了蹭,露出了一个软乎乎的笑容。

荀晏有些手痒。

崔琰轻咳一声,他正声说道:“文举先前所言不无道理,还请太尉细思。”

“今董昭劝说丞相称公,其用心可见一斑,如此佞臣,如何能与之同朝?”

“捕风捉影之事,如何能言之确凿?”

荀晏温声道。

崔琰深深看了一眼荀晏,“流言既起,必有其缘由。”

荀晏垂下眼睑,他拍了拍稚子纤弱的脊背,示意他先离去。

待荀陌离去,他方才抬头道,“季圭,莫要掺合此事了。”

他言语中有些无奈,崔琰不是不知其中难处,但他却又知晓如今要想破局必须如此。

他起身长揖,“我佐丞相,是为汉室之兴,是为解天下于倒悬,今丞相心生异志,唯有诛杀董昭,以表其志。”

“今丞相往凉州,以令君之威信佐以太尉之军威,待丞相归来,事已定矣。”

他迫切的看向了眼前那人。

虽已十有余,容色却仍旧如少年,只是眼角眉梢间却没了少年时的肆意,只余疲惫与苍白。

那青年微微弯着脊背,声音

平和的说道:“只杀一董昭,何妨丞相?”

如今的曹操,恐怕与这些最初为匡扶天下,扶持汉室的旧臣早已背道而驰,道不同,终究是会走向岔路。

“此事本就尚无定论,丞相又远在凉州,令君坐镇许都,如何能妄杀丞相亲信?”

他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崔琰面色微变,他眼中似有失望,终究还是如孔融一般甩袖离去。

余下二人听了崔季圭大逆不道的话,有些坐立不安,当即起身欲告辞。

“今日之事,不便外传。”

荀晏嘱咐道。

二人应是,祢衡急着去追那二人,匆匆便离去了,杨修抬脚欲行,却被荀晏拦了下来。

“德祖——”他叫住了人,“可还满意?”

杨修不明所以,转身问道:“太尉何意?”

荀晏与他对视,他轻声说道:“文举与正平心性简单,季圭又是过于刚直的性子,何必戏弄他们?”

杨修却也不曾反驳,只认道:“是我之过也。”

荀晏看了他一眼,指了指一旁的席位。

“坐。”

杨修坐下,心下却不敢放松,眼前的人看似隐退于后,实则在军中的地位仍旧居高不下。

赤壁一战中,除却此人,还有谁能几乎完整的调动当时已然陷入溃烂的军队?

荀晏不知他心下所想,更是不如他想的那般从容。

他们似乎都以为他早已知晓董昭劝说曹操称公之事,但他确确实实是今日头一回听到。

虽是早有预料,乍一听到也忍不住有些晃神。

继而是无奈。

若是流言已传遍许都,那他不知必然是有人不想让他知道。

刻意叫他回老家,给他塞了个嗣子养,阿兄用心险恶,大侄子也助纣为虐。

荀晏有些苦恼,他自赤壁之后病情一直时好时坏,咳嗽更是咳了快两个月,除却自身精力匮乏,未能发现兄长的隐瞒以外,恐怕还是叫家人担心了。

“德祖希望我是何态度?”

他问道。

他不反感杨修的试探,只是不大喜欢他借着另外几人来试探。

杨修答道:“丞

相当晋魏公。”

荀晏颔首,只懒散寻了块靠垫倚着。

杨修便继续说道:“当今世家豪强昌盛,孔氏、祢氏、崔氏……乃至于杨氏,丞相得以中兴,乃依靠大族,丞相心中忧患,仍是大族。”

他看了看那闭目养神的青年,若非他指尖仍在摩挲茶盏木壁,或许会以为他已然昏睡了过去。

“拔除世家,绝无可能,唯有威慑,”他冷静的说道,“丞相心中大患,并非我等,而是荀氏。”

若要杀鸡儆猴,荀氏子才是曹操最想要的那只鸡。

荀晏抬眼,他面上没有笑的时候显得格外苍白,也格外冷淡。

“一步行错,便是万劫不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