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大家都?知道,可是不一定会去干。”
吸烟不健康,可是仍然有许多人选择去吸。
读书需要努力,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努力。
“人性罢了?。”
苏期之前在西山村的私塾中学习,托郑夫子的福,可以说最后能够留下来,意在举业的学子,都?是勤奋而自律的。
他?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人,或者说更加聪明、在举业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的人,到了?更好的平台里会开?始自我放纵?
大家都?在想什么?
就在苏期疑惑的当头,几个学子呼朋引伴地?翘了?课。
他?们将下午的课翘了?,一齐骑马去了?临州府城,等到深夜才回来。
由?于他?们回来的时间在书院规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哪怕徐师兄等人发现了?,也装作不知,并没?有给他?们惩罚。
经此一役,几位学子更加夸张了?。
从偶尔翘课,变成了?经常翘课。
翘课之后,他?们的目的地?都?是临州,据说不是在吃花酒,就是在到处闲逛,吃喝。
似乎全然忘记了?自己书院学子的身份。
“都?是当时考县试时太劳累了?。”对于自己的放纵,学子们亦有理由?。
之前为?了?冲击童试和?府试,花了?不少功夫,可谓是垂悬梁、锥刺股,如今考上了?秀才,也当是休息片刻。
毕竟,距离下一次乡试还远呢。
这个看似有道理的理由?,的确是成为?了?许多学子对自己行为?合理化的借口?。
不少人见这些学子们没?有受到责罚,也想方设法,暗自混入了?其中。
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是这样,有了?开?端,在无人阻拦的前提下,就会深陷其中,并且愈发习以为?常。
在新的一次上课中,班上只留下了?三分之二的人。
“书院里怎么不管?”
这一回,相比于学子们自我放纵,苏期更好奇于书院的不闻不问。
自始至终,似乎无论是夫子还是师兄,都?没?有任何管束他?们的念头。
——明明只要立下稍微严格一点儿的规矩,学子们的行为?就会受到极大的约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有没?有可能,师长?们是故意的呢?”
在白鹿书院时间越长?,宁颂似乎愈发能够理解设计这些规则的背后之人的想法。
自始至终,科考其实不需要这么多人的。
与现代的大学通识教育相比,科举的目的是为?了?给朝廷选拔官员,而不是为?了?提高学子们的文化水平。
既然如此,选出的人只要够用就好。
大雍自从建朝以来已有百年,重要的位置上都?有了?人,在没?有集体退休潮的前提下,职位数量是恒定的。
“大雍朝并不需要那么多进士和?举人。”
事实上,除了?成绩拔尖的进士之外,这些年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有进士也等着吏部安排官职的情况了?。
相较之下,得益于一系列原因,请夫子开?蒙,进入科考道路的人,却愈发地?多了?。
“这或许是一种?筛选。”
所谓筛选,县试、府试、院试是筛选,连白鹿书院也在筛选。
“……这样,会不会太残忍了??”
从小到大,从未有过人这样尖刻地?分析过自己正在走?的这条路,苏期懵了?一会儿,才道。
“残忍吗?”
“可是我觉得是好事。”
对于这些学子们来说,他?们未必在智识上比别人差,只是,他?们缺少一种?对于自己处境的辨析。
贪玩是人之常情,可放以放弃掉学业为?前提去沉浸于玩乐之中,是否本身对于这条路来说,也是一种?“不合适”。
苏期欲言又止。
他?仍然觉得宁颂的想法太过于冰冷,甚至到了?无情的程度。
宁颂想了?想,换了?个角度:“若是这些同窗们,都?是你的孩子呢?”
“……”
苏期远远地?看了?一眼那位彻夜不归,喝的醉醺醺的同窗,冷漠道:“那我现在立刻会把他?们踹进池塘里冷静冷静。”
基于这个假设,苏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在这一瞬间彻底消失了?。
他?没?有这么不争气的孩子。
在上课、自修、休息的枯燥的三点一线生活中,时间一晃而过,十月底,白鹿书院迎来了?第?一次考试。
“这是你们的第?一次月考,准备好了?吗?”
久不见的徐师兄笑嘻嘻地?道,语气中带着微妙的迫不及待——非要说的话,就像是在期待着什么收获的农夫一样。
对于这个问题,新生们嗫嚅片刻,没?有说话。
如宁颂这般保持学习习惯的人不会主动回答,昔日放纵的,则是心虚不敢说话。
不一会儿,试卷发下来了?。
宁颂翻着看完了?这张试题,心情有些复杂——他?明白了?,对于学子们的学习态度,书院并不是不在意的。
考题一共有五道,几乎全都?是课上讲过的题目。
甚至有两?道题是原题。
果然,白鹿书院并不会为?难新生们,它只会安静地?钓鱼执法,然后让一些误以为?可以钻空子的学生们自个儿自讨苦吃。
一场考试考完,宁颂简简单单地?答完了?题目。
他?与苏期平日里没?有停止学习,甚至在听课的同时,自己扩展了?不少内容。
答这五道题,无异于是夫子放水,从头到尾写得胸有成竹。
考完月考,新生们走?出了?书舍,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不行了?,不能再玩了?。”
这是明显的考得不好的的学子,许久一次的考试,将他?们的注意力重新转移了?回来,重新拾起了?考试的节奏。
“……看上去不难啊。”说出这句话的人,倒也不是学霸那一类,而是考前突击的几人。
他?们看了?平日课程的笔记,或多或少能够答出一些,此刻的心情尚且平稳。
几日之后,月考成绩出来,宁颂、苏期等人自然毫不意外地?拿了?高分;
往日翘课的同窗们,自然是无意外地?得到了?一个极低的分数,随着卷子一起发下去的,还有一份来自书院里贴心的“劝退提醒书”。
若是再有一次,恐怕真得收拾包袱离开?了?。
唯独那些考前突击了?,考上一个平均线以上分数的人忍不住皱着眉:“再多花一天时间看一下,就不会不过了?。”
运气真差。
第?一次月考虽然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但从悄无声息中,仍然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氛围。
来上课的人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