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望不见边际的蔚蓝湖泊,像一颗熠熠生辉的蓝宝石,和煦的微风夹杂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

令人心旷神怡——个鬼!

殷停的警觉瞬间达到巅峰,在经历漩涡之后,见他们没死的幕后黑手出来给出最后一击才是合理发展,愈像这样风平浪静,反而愈显得诡异。

就在他心神不宁,疑神疑鬼的间隙,耳边突然传来祝临风的声音,

“看那里。”

他侧过头看向祝临风,随后顺着他的视线看向湖心。

那里有一个人临波而立,离得太远几乎看不清面貌,但隐约能看清,那人身量极高,手中持着一柄类似于鱼竿的细长物体。

那人足下凌立的湖面,反射着灼目白光。

似乎是察觉到殷停和祝临风的视线,那人冰冷彻骨目光直直向两人看来,足下飘逸一般,在湖面上掠起波纹,随着他移动,白光渐近,传出喀嚓的接连不断的响动。

殷停这才看清,那居然一条冻结湖面而成的白道。

凝水成冰的人于殷停一丈远外的冰道上站立。

他一头银发披肩,直直长至脚踝,肌肤如雪般透白,在阳光下如光洁无瑕的白璧。面上覆盖一条白绫,几乎遮住了自眼睛起到鼻弓的四分之三面部,只留出锋利唇线。

他手中所持也不是鱼竿,而是一柄造型古怪的细剑,长足有人高,宽却只得两寸,剑身上蜿蜒着如冰霜一般的暗蓝纹路,剑头也不像其余长剑一般做成尖利形状,而是平整的方形。

与其说是一把剑,不如说是一根长杆。

殷停对这种造型的剑能不能砍人持怀疑态度,若是让他上去挥舞,恐怕还没摸到人,剑就因为无法承受力度而折断了。

之所以肯定这是一柄剑,而不是一支更符合认知的鱼竿,是因为殷停看见了剑柄上挂着的剑穗,以及铭刻在剑身上的两个符文——鸣寒。

鸣寒,鸣寒,怎么像在哪儿听过,殷停冥思苦想。

“谢白,”祝临风讶然出声。

“对了!鸣寒剑主!”

殷停猛地想了起来,曾经刘鹏给他看过的小册子上,记载有这位高人,说是逍遥剑宗当代鸣寒剑主,还是劳什子第一美男。

本着说不准就要死了,多看一眼吃看不了亏的想法,殷停定着眼朝谢白仔细打量。

边看边想,脸都被挡完了,这算什么第一美男!

祝临风强行按着他的后脖颈,将他往下压,压低声音道:“眼睛不想要了?这位剑主素以心思叵测,亦正亦邪闻名,修为又远高于你我,若你再用这起子轻佻眼神看他,大罗金仙来了也救你不得!”

“自己找死就算了,别拉着我一起。”

索性那位谢白似乎没在意殷停这等行小人物的打量,间或说他的注意力不在他们身上。

被白绫覆盖着的眼睛转向一个方位,那是殷停和祝临风背后偏西方向的一棵矮木。

目之所及,冰凌铺地,转眼间周围的一片树木都被冻成了冰天雪地中的点缀,青白冰霜甚至蔓延到了殷停身侧。

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出来,”谢白望着那个方向,平静地说了句。

一息之后,在暗中藏匿之人似乎也发觉了自己躲无可躲,于一处漩涡中现出身来。

殷停以余光窥视。

新出现的人方鼻阔目,体量健硕,额上有一个圆形大肉瘤,头上总着道髻,穿藏青道袍,足踩云履之靴。

此人甫一出现,祝临风目光一沉,顿生出果然如此之感——余冲。

目光在余冲和碎成两半玄水珠上流转,他已对先前发生的事有了推测。

余冲不知何时从门中脱困,一路尾随他们至今,在第二次刀剑之礼,师父无暇他顾之际悍然出手,将他们困入玄水珠中,想让他们溺闭而死。

不知为何却遭遇谢白,将玄水珠破坏,这才让他们得已脱困。

虽不知谢白是恰巧路过,顾念同为正道之义出手,还是率性而为,总之谢白不是和余冲一路的,至少现在不是。

思量清楚,祝临风站起身,看也不看余冲,径直对谢白见礼道:“剑主遥拜,后生闲隐门祝临风,今日突遭门中奸人暗害,幸而谢师兄仗义出手,待我师兄弟回归门中,必有厚礼相赠。”

这话说得祝临风心里直打鼓,毕竟这位鸣寒剑主可是出了名的性情古怪,他也拿不准他愿不愿意襄助他们,但有一点祝临风却明白,即使谢白不愿出手,能立时离去是最好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被余冲蛊了去。

谢白向他微微侧首,哪怕隔着白绫,祝临风仍觉目光如寒剑,几乎将他刺瞎了去。

声音如两枚寒玉交击,不带一丝活人气,

“吾意寻心意剑主,与之论剑。”

谢白如是说道。

第46章 天山童姥都没你会保养

谢白,谢雪映。

逍遥剑宗鸣寒剑主,时年不至百岁,修为已至万象,是当之无愧的大乾第一天才,下一任剑宗之主。

然而比他的卓越天资更闻名于世的,是他的孤介性情。

传闻二十年前,谢雪映为追寻传闻中的剑道极致,自缚法力,以凡人之身游历俗世千国,向各国剑中圣手讨教。

途游百国,未逢一败。

终抵南垂之国,此国有一名士,叔孙仆,自握剑以来便被天下剑手尊称为天下第一剑,谓之剑极。

谢雪映抵达时,叔孙仆已年过半百,深感少时所造杀孽有伤天和,故而投剑于枯井,终其余生不再挥剑。

乍听谢雪映来意,叔孙仆直言忘剑之心,只望含饴弄孙,以此终老。

谢雪映颔首,并不作答,抬手挥剑尽断梁上之燕,断其尖喙,斩其双翼,言:“若不拔剑,叔孙族人尽如梁上之燕。”

凝视着眼前人冷酷淡漠的双眼,叔孙仆扶额长叹,终是应答,两人于终南之山鏖战三日,叔孙仆于第四轮朝阳东升之前,死于穿喉之伤。

是日紫气东升,天垂七彩之云,地涌酷烈之气,剑光耀耀千里之外。

谢雪映终入万象。

对谢雪映这段经历熟稔于心的祝临风,自然明白谢雪映所说的讨教的意思——既论高低也分生死。

在此情形下被他“讨教”,可真是前有狼后有虎,如何都是个死字当头。

冷汗淋漓而下,他忍不住苦笑,常理之下,凭借仙剑,即便不是谢雪映的对手,仙剑也能保他性命无恙。

偏生此时事事超出常理,既有余冲窥伺,那心意剑也……

……

不明就里的殷停反而觉得这位个攀交情的好机会,视线在祝临风和谢雪映身上来回,暗自思忖道:

若是祝临风应了论剑,他二人便是对手,打过之后即使输得难看,也算是过过招的朋友了。既然是朋友,谢白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