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在给你两条路走,”晨光里圣人的眼神幽深地看着面前的年轻人,“第一条路,留在锦梁,继续做你锦绣堆儿里的太平侯爷,今日进宫权当与你姐姐一聚天伦之乐。”
“第二条路,朕欲在百夷设都护府,你领旨去百夷,做朕的持节都督,朕将破虏营给你。”
“异族人皆乃虎狼之徒,百夷尤甚。只是朕十年前能打得他们亡国灭种,就没打算让百夷人再站起来。你去,就替朕守着那片疆土,从定阳关到铁门关,朕要戎狄毫不敢犯。若是办得好,朕就会在你而立之年下一道圣旨——”
圣人竖起一指,慢慢指向谢谦:“封你为武安公,爵位世袭罔替。你的女儿,朕会跟着赐下县主封号。”
见谢谦眼神闪烁,他微微一笑:“这不就是你心中所想?你小子同太子是朕看着长大的,一撅腚就知道你要屙什么屎。”圣人嗤了一声,见谢谦正要点头应下,又抬了手止住他的话:“先别急着为了个县主封号应朕,再听听剩下的。”
皇帝收回手,老神在在看着他:“朕这般破例封你,想必你也知道这个选择的代价不会小,”他叹出一口气,看向书房中那卷疆土舆图,“你若是应了,谢氏子孙后代可就再不能回关内了。且自你伊始,谢氏需得代代镇守百夷,朕会赏你一块丹书铁劵作保。你,意下如何?”
谢谦少见地沉默了,皇帝宽慰他道:“都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你并非李氏宗室,又与百夷存着血恨,朕不强求你。你若觉得不好,就当朕没和你提过这事儿,继续做你的富贵闲人就行,朕毕竟答应过你姐姐。”
听了这句谢谦摇了摇头:“臣食君之禄,得封君侯之位,理应为陛下分忧。百夷是北方大患,若有都护府震慑,再行之以教化,定能还关内太平。臣愿去,只是……只是臣的女儿年纪还小,恐受不得舟车劳顿,不知陛下此令,何时施行?”
“这倒是不急,”皇帝指了指桌上另一盏茶,“朕刚与六部尚书商议此事,还未通达朝堂,都护府朕准备暂设在定阳,待你在那边稳定了,你再写一道折子上来看看是否有迁府的必要。至于何时动身,一年后罢。”
谢谦将那桌上香茶一饮而尽,他放下茶盏,在满舌头的苦涩里对着皇帝行以军礼:“臣,领旨。”
--------------------
小玉,是自由在招手!山高皇帝远的日子要来啦!
第75章
小轿在宫道上摇摇晃晃,行了近乎半个时辰才到了内宫禁庭。好在檀玉有一身行走坐卧的规矩,轿子落在宜福宫角门时他慢慢俯身下轿,再抬起头连半根儿发丝都没乱。他轻轻呼出一口气,只见面前宫室的角门推开一扇,走出一名穿桃红衫子白绫裙儿的年轻姑娘,那姑娘见了檀玉微微一笑:“夫人来了,奴婢姓冯,是宜福宫的惠人女官,奉娘娘命前来迎夫人入内。”
檀玉点一点头,轻声道:“有劳冯惠人。”
那女官依旧保持着那副笑容,引着檀玉随她入了宜福宫中。因着宫中妃嫔不多,谢荣妃的宫里便没有一些小妃嫔同住,她一个人掌了主位,偏殿就装点成了宁禧公主的住处。檀玉穿过中庭时依稀能看见三两秋千花树,不远处还扎着藤萝架子,显然都是宁禧的喜好。
一路上檀玉一直在想谢荣妃的容貌品性。她与谢谦是隔了房的堂姊弟,想必不是生得十分相像。只是两个人都长在武安侯府,教化怕是相似,檀玉一个人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想不出谢荣妃该生得一副什么样子,他只知道谢谦说阿姊长了一双大眼,想必合该是个美人。
就这般胡思乱想到了宫门口,那位惠人女官停在宝祥殿前廊下,由着玄关处一位容长脸儿的嬷嬷引着檀玉入了殿内。迈过大殿门槛,檀玉垂着眼神并不乱看,待到主座前止了步,自有宫人抱了软垫放到檀玉面前,檀玉跪下去行过正礼,依稀瞧得见面前一双织金裙角下绣着银鹧鸪的宫锦鞋子。
谢明蕙垂眼看向面前跪得规整的人儿,面上带了点笑。她并不是非要檀玉跪她,只是她是皇妃又是谢谦长姊,檀玉是新人初见,他跪她行这一礼是应得的。于是那头檀玉拜完,她略一点头便有宫女扶檀玉起来,再抬过椅子与他坐。
檀玉规规矩矩坐了回去,依旧是抬头不抬眼,他听上头女子笑了一声:“别那么规矩,都是自家人。我记得,你是叫……檀玉对罢?那我就叫你檀哥儿了,来,抬起眼来,让阿姊看看。”
听了这句檀玉才敢抬眼看向谢荣妃,只是一眼他就瞳仁微怔,有些意外。那主位的女子并未穿着宫装梳得高髻,他看见的织金裙角实是荣妃穿的一身长式曳撒,她一头长发扎在脑后,编成一条长辫拿着木簪子簪了,余的便再没别的妆饰。
他看这一眼,谢荣妃也同样在看他。当年她一支朱砂笔点了李氏,不为别的,就为了他们家是个清流,想着洗一洗谢府的血腥气味儿再磨一磨谢谦的性子。如今看面前的人一副温润眉眼,通身气派暖玉也似,谢明蕙就知道自己这支笔是点对了的。
她越看自己这个弟媳妇越喜欢,只觉得这么好一个人给了谢谦,实在是羊脂玉嵌进了踏脚石,埋没了。
想到这儿谢明蕙叹了口气:“从湖阳嫁到锦梁,辛苦你了。我知道府中没有主母调理许久,你一接手定是难的,只是你也别怪我那没用的弟弟,我小选入宫前没想过家中会生那样大的事儿,他又没长那颗调理家事的脑子,这么多年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不长脑子就是不长,真是难为你了。”
说完这句檀玉还没应答什么,只听后面一阵清脆铃响,自檀玉身侧噔噔跑进来个风也似的小姑娘。那小丫头叫着“母妃”一扑扑进荣妃怀里,荣妃也不叫宫人来扶,自己把身上的女儿抠了出来替她捋一捋头发,又把她的小身子摆正朝向檀玉轻斥道:“没礼貌,没看见客人?去,给你小舅父行礼。”
宁禧公主过了年已经六岁,她长得高些,同别人家七八岁的女孩一样。听娘说了一句她也不恼不怕生,抬了头睁着一双乌葡萄似的眼睛笑吟吟看着檀玉,只这一眼就让檀玉想起阿酣来。自家女儿竟当真和谢谦说的一样,一双大眼生得像荣妃,如今到了宫里一看,就连荣妃出的宁禧公主也是相像的。
那小姑娘先是笑,再是朝着檀玉见礼,口里脆生生唤了一声“小舅父”。檀玉起身避过宁禧的礼,也笑着同她柔声道:“公主万安。”说着自随行的宫人那边取来了见面礼,是一支分桃如意花钗。花片儿是拿带着粉水头玉石打的,一片片拿金银丝攒了,盈盈停了一只宝石磨的蝴蝶。这样的钗做法难得,还是谢谦从库里找出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