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6


查清楚,并且我也知道你在乎什么。九叔已死,但我可以答应你,不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努力说服阿耶,放你去封地,也会想办法让你生母与九叔生母随同前往。”

李元亨浑身一震,再次抬眸,眼中露出点点湿润亮光,他跪拜下来,向李承乾行君臣大礼:“多谢。”

李元亨离开,李承乾却迟迟没有从临湖殿出来,李泰看了好几眼,见李治仍旧没心没肺吃得欢脱,扯了扯嘴角,交待李丽质看好他,自己起身入内,见李承乾看着手中一堆文字发呆,既疑惑又担忧:“大哥,怎么了?”

李承乾倒也不瞒他,将资料递过去。

李泰的表现几乎跟之前的李承乾一模一样,神色一点点变化,最后睁大双眼,不敢置信:“这这这……八叔怀疑九叔是三哥跟宋清合谋杀害的?怀疑九叔是听到了不该听的才被灭口?三哥与宋侍读之间能有什么不该听的?”

李泰皱起眉头:“寻常秘密总不至于闹到要人命的程度,更别说是一个皇室的命。莫非是三哥想要夺嫡?”

他惊愕抬头看向李承乾。若是如此,那么李恪的目标直冲李承乾啊。

李承乾扯了扯嘴角,不答反问:“你想夺嫡吗?”

李泰头摇得宛如拨浪鼓:“不想。大哥,你别开玩笑。朝中那些老顽固虽然被你狠狠制了一回,在劝谏上没那么激进了,可也不温和好吗。他们这种人就你制得住,我不行的。我夺嫡是夺过来给自己找罪受吗?我是有多想不开。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李承乾翻了个白眼:“你一个嫡次子都不夺,他一个庶出夺个鬼?而且你观他这些年的所行所为可有半点想要往这方面走的意思?”

李泰哑然,再次低头看向资料:“那是为什么?还有什么叫做三哥经常去出生的净禅寺,尤以这一年最为频繁。什么叫做三哥几次去查那所宅子。那所宅子有什么问题?”

“三弟是在寺院出生的,为他接生的稳婆最初是这所宅子雇佣来照顾主家妻妾的。彼时主家娘子也刚好有孕生产。”李承乾深呼吸,“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可能什么,李承乾最终没说下去。因为这个可能性影响太大太颠覆了,不可轻易出口。想了又想,李承乾按压下来,看向李泰:“大哥请你办件事。”

李泰明了:“大哥是想让我去查清楚八叔给的这些东西是否为真?”

“对。不仅要查,还要一条条查。着重查那所宅子,包括关于宅子的一切。所有行动必须谨慎,避着些人。”

李泰听出他最后一句言外之意,有些讶异:“大哥不打算告诉阿耶?”

李承乾叹息:“不是不说,而是想先缓一缓。事关重大,我不想贸然将三弟置于难堪境地。至少我们要先确定八叔资料上所说是真实的。”

李元亨跟他们的关系实在不咋地,总不可能李元亨一给他们东西,他们就直接呈上去,也不管真假,便火急火燎对李恪指点抨击,将他放在嫌疑人的位子上。这种做法委实不可取。

再有与李元亨相比,李恪这些年与他们相处更亲近,他们更愿意相信李恪。但愿意相信不代表盲目相信,有疑点就针对疑点去弄清楚,这是必要的步骤。

李泰理解,将资料收起来:“大哥放心,我会办好。”

“不要独自行动,虽说是秘密调查,但这个秘密不代表事事都需要你亲自出面,只能你一个人行动。八叔畏首畏尾不敢深入是因为他孤军奋战,无人可用。但你我不是。”

作为太子,以及作为太子胞弟、被圣人疼宠的嫡次子,他们手上不但有自己的属官还有自己的势力。总有些可以放心使用的人。不谈人员多少,总归查这么点东西是够用的。

“我明白。”李泰点头应下来,又问,“调查之事交给我便好,只是三哥那边,大哥打算怎么办?”

李承乾顿了顿,没有回答,而是站起身来到廊下,眺望着沉香殿的方向。

李恪,不论你是谁,千万别犯傻。

第140章 李承乾等他许久。

李泰的动作很快, 没几天就把调查结果带了过来,其中还有一份明显纸张泛黄,墨迹褪色, 还有许多压痕折印, 一看就十分有年代感的卷宗。

李承乾一一翻看着,大多数东西与李元亨所说差不多。他的手指在字里行间缓缓划过, 突然在某一行上顿住:“宅子失火, 死者十六人, 消息确定吗?”

“确定。这资料我是让人从衙门的档案卷宗中翻出来的。”

李承乾微怔:“衙门?”

“对,衙门。”李泰坐下喝了口水继续说, “大哥,当年大火之事闹得很大,死亡十多人。附近邻里流言不断,有说是宅子风水不好的;有说是被冤魂索命的;还有说是遭遇匪徒的。

“不管是哪一种,总归是灭门惨案,官府自然会派人调查。说实话,十几个人,如果是意外失火, 不可能没一个逃出来,这不符合常理。”

李承乾点头:“主子仆婢十几个人不可能全在一个屋,火势也不可能瞬间遍布整个宅子。”

“对。仵作验尸后发现,其中两人身上还有利刃伤口, 余者应该也被下了药,所以她们逃不了, 无人生还。并且宅中财物有许多翻动痕迹,官府根据这些最后定性为匪徒劫财害命。

“大哥也知彼时阿翁继位不过一年,天下还处于前朝末年的动荡之中。百姓为了生存, 落草为寇者众,杀烧抢夺者众。盗匪反贼无数,更有诸多割据势力,彼此针对,大小动作不断。长安并不如现在安稳。”

确实。以那时的情况,说是匪徒谋财害命完全行得通。

李承乾指了指档案上的文字:“十六具尸体,明面上的十四人。十三个大人,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另外还有两具不足月的男婴是埋在院中的。对吗?”

“对。卷宗是这么写的。衙门的卷宗,应该不会有错。”

李承乾手指在十六具尸体上轻轻敲了敲,十六,数目不对。他又问:“这份卷宗都有谁查过?”

“无人查过。”李泰轻笑,“大哥也看到这份卷宗是什么样子,你觉得这像是被经常整理维护的吗?这是灭门惨案,还是与匪徒相关。因而当初主要负责此事的是刑部而非长安衙门。

“卷宗是存放在刑部的。刑部卷宗不是谁都有资格查看。况且刑部的卷宗不少,以三年一个区间。武德元年与武德三年的所有卷宗放在一块。这一块的卷宗按性质严重程度以及牵扯人员身份等进行分类。

“这份,大概觉得死的是几个平民,而且早已结案定性,被放在最里面。那里一堆卷宗,全是不太重要的。也没有很好的整理,全部囤在一起。还因为常年无人管,积压了许多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