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
,务必使天下学子明理知事,而非盲目迷信,妄言天命。”
陈曦忍不住跟系统说:“大佬果然是大佬,给他一个杠杆和支点,就能撬动地球。”
“就算没有我让邓绥苏出来的观星望远镜,张衡仅凭自己对天体的观测,在原本的历史上就能分析出太阳运行规律,解释冬季夜长、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昼夜等时的起因,甚至是最早计算出一周天为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跟近代科学计算出的地球绕日运行一周所需365天5小时48分46秒相差无几。”
“现在有了望远镜,真不知他还能不能发明出更多有用的科技产品啊!”
系统:“所以说,邓绥也是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啊,如果她能够把握住机会,大力发展科技的基础上,稳固自己的政权,再多活一十年,或许东汉就没那么早衰败崩溃,陷入乱世之中啊!”
陈曦犹豫了一下,“那……我是不是应该继续给邓绥直播点东汉末年的视频?”
系统:“那得看她需不需要啊!”
陈曦隐晦地跟邓绥提了一下,邓绥却反问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朕活了多少岁?”
“呃……”陈曦有点为难:“根据我们的系统规定,我只能为你提供相关视频,而不能直接透露尚未发生的未来事件。”
邓绥默了一会儿,想了想她所提供的那些视频风格,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若有选择,她真的一点儿也不想成为后世“818”的主角。
但从主播那片刻犹豫的回答,她能够猜到,自己显然没有能够长命百岁。
她素来行事果决,迅速调整了心态,说道:“既然如此,那我选择兑换民心值,点播《卫生医疗知识》。”
陈曦差点给她鼓掌了,“好的陛下,我这就给你直播《818古代医疗卫生中那些要命的事儿……》”
不愧是一代强权太后,跟那些年纪一大就开始追求长生不老,炼丹求仙的皇帝完全不同的选择,对个人的养生之道连看都没看,就先关注整体的卫生医疗知识。
显然,她很清楚,如果不改变大环境,她个人再怎么注重养生之道,没有好的卫生习惯和医疗条件,随随便便一场风寒和疟疾就能要了她的性命。
尤其是这些年以来,水旱灾害不断,饥荒连年,大灾必有大疫,因此带来的疫病也是一场接一场,邓绥能看到这一点,眼光和心胸,当真是远胜过那些在史册上被大吹特吹的明君圣主们。
她并没有想靠着个人养生达到长生的目的,而是先学习后世的卫生医疗常识,改善医疗条件,减少疫病的发生和提高医疗技术,以此来达到让自己“长生”的目的。
可见她的思维,始终十分理智且科学,不亏为古代“学力”最高的女政治家。
【在古代防疫,首重“四不要”:“瘟疫盛行,递相传染之际……毋近病人床榻,染其秽污;毋凭死者尸棺,触其臭恶;毋食病家时菜;毋拾死人衣物。”(注2)】
【所谓“大灾必有大疫”,就是因为水旱灾害之时,人畜死亡不能及时收敛安葬,腐烂产生的病菌,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染开来,导致疫情爆发。】
【因此,疫情首重隔离、消毒,先防后治,方能避免扩散……】
邓绥认真地看着水镜中的画面,在新送来的蔡侯纸上记录下要点时,长长的睫毛在眼睑投下阴影,遮挡住少眠带来的些许乌青。
从第一天看到这天降光幕直播开始,她已经许久没有睡足四个时辰,如今知道自己未来的时间不多,就更想抓紧每一分光阴。
或许现在多看一点,以后,就可以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机会,让她真正改变这个世界。
第59章 生而为女当自强
在庆贺丰收的宫廷宴会上,班昭呈上最新编写的《女诫》为太后贺。
邓缓欣然笑纳。
女诫自强第一,女子生而弱质,以自强不息,方立身于世……
女诫求知第二,人非生而知之,知书方识理,明理方知事..
虽然没有让班昭当堂宣读,但透露出来的内容,已经让朝廷上赴宴的文武百官和世家贵族们大为 震惊。
当即就有人抗议:“夫妻之道,乃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教导女子如此不敬夫君,有碍阴阳 之道,若女子都去读书识字,参与政务,那必然影响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此事关系不仅是一家一族, 还牵涉到国之根基,望太后三思!“
邓绥瞥了他一眼,问道:“原来是王御史。听闻王御史有三妻四妾,仆婢无数,迄今为止,却仅有
子女。”
“啊.……是.……”王御史愕然,完全摸不着头脑,只能点点头,感觉自己后颈处发凉,开始有些后悔 自己今日居然强出头说话了。
先出头的椽子先烂,这道理他对家中子女讲过不知多少次,今日轮到自己却不知为何竟然忘得一 干二净。
若是陈曦听到他的心声,一定会告诉他,这就是典型的手电筒人格,只照别人,不看自己。
邓绥不紧不慢地说道:“依王卿之理,不能传宗接代,开枝散叶,为国增长人口,便是国之罪
人?"
王御史硬着头皮继续点头,“身为大汉子民,不能为国开疆拓土,也当竭尽所能。身为女子,生 儿育女本是天职,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岂不是愧对列祖列宗?有碍国计民生?“
“说得好有道理啊!”邓绥冷笑一声,眼神忽地从冷淡变得锋锐如刀,直视着他,寒声说道:
“王御史今年已过五十,一人占据的妻妾不下十人,却在三十多年间,仅仅生下一儿一女,不仅自己 没能做到开枝散叶,为国多生多育,还耽误了十余个女子的花期,若按一夫一妻算,便至少有十个男 子因你而娶不到妻子,无法生儿育女,开枝散叶,耽误他们为国尽忠……”
“那,王御史,你该当何罪?“
她的声音并不高,却字字铿锵有力,到最后一句问罪,掷地有声,震得那王御史当场跪伏在地 上,连连叩首不已。
“太后恕罪,臣……臣……是臣安言……臣有错……”
他可以认错,却不敢认罪,一句认罪,那倒下的,不单单是他一人,还要牵连到他的家族。
冷汗涔涔而下,王御史怎么也没想到,邓太后会如此犀利地反驳,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
“既然知道错了,那便.…….杖责三十,罚俸三年,回家反省三月,写封请罪折子,让朕看看再
说。"
邓绥一挥手,自有人将王御史拖下昭阳殿去,她方才展颜一笑,说道:“今日本是庆贺丰收之 宴,诸卿当贺天赐粮种,让我大汉子民从此不必忍饥挨饿,至于其他事,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