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道:“这是齐国当年的相国管子所著的《立政》一文内容……”

“立正?”刘肥犹豫了一下,站起来,艰难地站直身子,“儿臣这就站直了……”

吕雉看着他笨拙的动作,忍俊不住,笑道:“你个憨货,哀家说的是管仲写的文章,哪里是叫你站直了!”

“哦……”刘肥一听,赶紧又跪下,“儿臣错了。”

“罢了罢了,你起来吧!”吕雉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既然想重修齐渠,怎么连管子的书都没读过?”

刘肥抹了把汗,惭愧地说道:“儿臣大字都认不得几个,哪里会读书。修渠之事,还是因为今年开春大旱,可一入夏就洪涝,百姓种的地都被淹了,儿臣就想着,若是能修条水渠,引走洪水,以后或许就能避免这些灾祸……”

说着,他偷偷抬眼看了看吕雉,小声说道:“至于什么管子还是孔子的,说的话儿臣都听不懂,曹相跟儿臣说起时,儿臣也没记住……”

他越说越心虚,越说越小声,到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母后若是要儿臣读书,那儿臣回去就读书,不管是孔子还是管子,儿臣认不得的,就让人多读给儿臣听几遍就是。”

吕雉盯着他半响,最后才叹了口气,说道:“你能明白事理,比读多少书都有用。”

“管子曾在《度地》一篇中说过,水、旱、风雾雹霜、瘟疫、虫作为五害,其中水害最严重(注3)。《立政》中就说,若是沟渠不通,洪水漫溢出堤坝,就会导致国家贫穷。”

“你虽然没读过管子,但看到了,能想到,也有心去做,就已经胜过那些空读了许多圣贤书,而不懂稼穑之艰难,百姓之疾苦的官员们了。”

“哀家且问你,若是让你重修齐渠,多久能修好?需要花费几何?以后又要如何保障渠道畅通,不再淤积漫洪?”

刘肥愕然地挠挠自己的后脑勺,苦恼地说道:“儿臣不知。儿臣只是想着尽力去做,多久能做好,曹相也没跟儿臣说……”

吕雉白了他一眼,说道:“曹参没把你卖了数钱,还真是你运气。”

刘肥憨憨地一笑,不好意思地说道:“父皇以前就说,儿臣也就这身肉,卖了能值几个钱。曹相比儿臣有钱,自然不会卖儿臣。”

吕雉看着他那张胖乎乎的脸,一双眼被挤成条缝,还在努力保持讨好的笑容,有点笨拙,也有点怂。

“你去计相那边,求两个懂得算筹的,跟你一起回齐国,再寻访以往齐国做过水官或水工的,算好了账,再开始修渠。不要懵头懵脑地想到什么就去做,这修渠不是小事,需算计得当,择农闲时为之,不可耽误了百姓耕种农时,好事反而成了坏事。”

她殷殷叮嘱了许多,刘肥却听得呆住了,良久,方才问道:“母后……这是让儿臣回齐国修渠?”

吕雉脸一板,寒声说道:“你自己的封地,要修渠,你不去,还想着让盈去吗?”

“没有没有!儿臣不敢!”刘肥吓得噗通一声跪下,就差指天发誓,“儿臣绝无此意,儿臣怎么可能劳烦二弟……劳烦陛下替儿臣修渠……”

“没有就好。”吕雉没好气地说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待你那几个儿子送来太学读书,你安置好他们,便赶紧回去做事吧。”

“儿臣遵命!”

待刘肥走后,鲁元公主才天禄阁的东侧厢房里出来,扑在吕雉面前的书案上,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大……大哥……真是有才,管子孔子若是知晓,不知会不会掀起棺材板出来敲他脑袋。”

吕雉摇摇头,“不可对圣贤无礼。”

“是是是,儿臣失言。”鲁元公主忍着笑,看着书案上的齐国地图,上面赫然是齐国的水路分布,从淄水到济水,再到黄河,齐鲁平原本不缺水,却因为地势低平,无遮无挡,这春旱夏涝,水漫河堤都是常事。

吕雉叹道:“可惜当年齐桓公有管仲,而如今哀家却无人可用。”

“管子云:凡治国者,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也。”

“要富民,必举六兴(注4),开荒种地,盖房修路,兴修水利,疏通商道,轻徭薄赋,扶危济困……”

“这些都是大贤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可是真正想要落到实处,又谈何容易。”

“鲁元,如今有天幕相助,群臣尚算齐心,可大汉百废待兴,要做的事还很多,切不可因些许进步便得意忘形。”

“刘肥虽然学识浅薄,但品行尚可,还记得儿时疾苦,知道为百姓做点事,既有此心,你便不可取笑于他,明白吗?”

鲁元公主惭愧地点头说道:“儿臣明白了,是儿臣一时忘形,以后见了大哥,会向他道歉的。”

“那倒也不必。”吕雉淡淡地说道:“为人君者,固然要礼贤下士,也要记得恩威并重。既要施恩于人,又不可让人轻慢怠上。”

“齐王的几位公子入京后,便由你去安排他们入学吧。”

“喏!”鲁元公主应了一声,又忍不住说道:“儿臣已将休书给了张敖,儿子归他,女儿归我,以后嫣儿便随我姓吕。”

吕雉点点头:“你让宗正记入族谱便是。嫣儿……也让她去太学读书吧。”

太学讲堂分了十二个等级,以十二地支为名,从开蒙幼学到大学,分属幼学、社学、中学、大学四大学院,前来申请求学的学子年龄最小的不足五岁,年龄最大的已过半百,人数逾万,可谓惠帝二年第一盛事。

吕嫣如今九岁,却不愿在5-10岁的幼学院读书,申请去考社学,夺得10-13岁社学魁首,令一众男儿瞠目结舌,其中有好几个都是她的表兄弟和表侄表外甥。

她不光自己去读书,还带着长安功勋世家中的小姐妹们,都跟着一起去求学。

大汉初年的男女大防之说尚未兴起,如今又是太后当政,眼看着再走完三请三辞的流程,太后就要正式登基称帝,甚至大有可能会封皇太女而不是皇太子。

就让群臣没法再忽视家中女儿,不趁着这个机会将子女送入太学读书,与未来的皇太孙皇太孙女打好关系,那以后何来从龙之功?

就连皇子皇女们都去太学读书,他们也没法再摆起架子关起门搞什么私学私教,敝帚自珍。

毕竟,以往世家勋贵垄断知识,和秦朝的挟书律一样,都是将知识垄断在上层,杜绝下层的晋升之路。

而吕雉如今要广招天下人才,还要逐步推行郡县制,削减诸侯封地,就需要更多读书识字的人才,不可能再让这些贵族们垄断书籍知识。

正好鲁元公主的造纸坊也正式投产,元纸的产量迅速提高,跟着也有人研制出了第一块雕版印刷,从一页页抄书到雕版刻印,效率提高了不止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