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是书生”。

不是他们不愿意为这片土地做什么,也不是他们不愿意施展自己的才华。

而是五代十国的动荡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天地、世间,一片混沌。

兵荒马乱的画面只过了几分钟,很快便是一件黄袍被几个人举起,穿在了一个黑脸壮汉的身上。

陈桥兵变的确有很多令人诟病的地方。

可他绝对不是一个坐享其成的得利者。

建立大宋后,赵匡胤几乎在位多久,便用了多久的时间去平复南方战乱。

历史上没有什么杯酒释兵权,但赵匡胤的确在那个时期,制定了一条最适合当时的大宋的道路方针。

宋。

画面里是一个端正的宋体字,笔墨饱满酣畅,端正又不是风骨。

燕云十六州成为了北宋一朝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

澶渊之盟,争得一口喘息,却也养出了再无赵匡胤手下铁血宋军的羸弱大宋。

民间商品繁华,书生意气风发。

好似蒸蒸日上,实则大宋已经像是一架沉重的马车,被几匹老马费力的拖着。

在马车的后面是步步紧逼的恶狼,随时准备上前啃下一块肉来。

这个迟缓的大宋里,有神童扬名,在金銮殿上一袭青衣如松柏的晏殊,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端着粥块苦读的范仲淹。

铁面无私的包拯将宋仁宗骂得掩面。

王安石的变法也在试图改变这个大宋。

只是一切,都朝着他们所努力的另外一个方向狂奔而去。

段危的音乐在这一段从激昂的古筝,转变为悠长的洞箫。

姜烟看到这一段,手里叠衣服的动作也停下来。

她剪辑的时候,几次犹豫要不要把靖康年间开封城内发生的事情都剪进来。

一是担心不能过审。

二是犹豫是否要这么真实残酷。

后来,姜烟还是决定把这些都剪辑进来。

只是每一个画面背后,都是之前为北宋努力过的那些人掩面的表情。

晏殊走在空寂的庭院里,仰头叹息。

范仲淹在邓州的百花洲内垂眸悲痛。

韩琦望着明月满脸茫然。

狄青在凄风苦雨的相国寺内神情萧索。

苏轼端坐儋州海岸边,望着开封的方向,任由海风将他衣袍卷起。

……

在开封的残酷下,南宋朝廷成立。

宗泽奋勇杀敌,却最终遗憾而终。

岳飞韩世忠在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血路,满身鲜血,分不清楚究竟是自己的,还是金人的。

可最终还是敌不过朝堂尔虞我诈,只留下临安城夜色下,雪地里,一串急促的脚印。

传闻杭州岳王庙里有一棵恍若被拦腰斩断的大树,岳飞长子,那个每次都冲在最前面,第一个登上城楼的小将岳云,埋骨于此。

埙声渐渐飘远,随之而来得便是阵阵马蹄声。

来自北方的大青兕持剑杀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提着叛将从容离开。

这一段,姜烟找了辛弃疾问《破阵子》的曲,段危亲自上阵,在录音室录了三天才满意。

金戈铁马的铿锵声伴随着重重鼓声,是段危在轻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①

古代音乐其实不如现代这么多音阶。

熟悉了流行音乐的现代人不见得能习惯古代唱曲的音调。

但,宋词本就带着自己的感情,配以《破阵子》的音阶,搭配下铿锵声渐渐消去,鼓声也低下来,只轻吟悠长,仿佛沾满了血气。

醉生梦死的南宋几座重要城市里的灯火与硝烟弥漫的战场交错。

像是一种残忍的对比。

上位者高枕无忧。

下位者朝不保夕。

大宋的多姿多彩,并不是这个朝代本身带来的。

而是如苏轼这些人丰富又立体的人生,支撑起了这个单薄的大宋。

清风拂过水面,吹皱一池水。

在水面的涟漪里,几点墨迹飘荡开,凝出“宋风”二字。

这阵风,吹了几百年,经久不息……

姜烟看完也叹了口气。

又滑动鼠标,看下面的评论区。

只三天的时间,评论区已经有上万条评论。

点赞十六万,投币有一万多,收藏更是惊人的达到了六万,转发分享那个按钮下的数据也有几千。

按照播放量,视频已经在热门第一位置挂了几天。

姜烟之前的几个视频几乎都被添加进了“每周必看”的排行榜。

“鸽子精再怎么让人牙痒痒,也不会让我们失望!”

“完颜构,你死不死啊!”

“我真的很想把徽钦二帝的脑子打开看看,迷信魔怔了!”

“靖康耻那一段看得我拳头紧了,虽然知道是编的,但又忍不住想,历史上可能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气死我了,看视频的时候就一直爆粗口!”

“三刷视频,昨天还去了杭州边的岳王庙,在岳飞墓前把岳飞片段放了一遍。”

“哈哈哈哈哈哈哈,苏轼你不要太离谱!”

“所以,苏辙真的没有一直捞哥哥?”

“捞了。捞了一次自己也栽进去了。”

“宋代审美真的一级棒,这个视频里好多空镜都可以直接当屏保。太高质量了。”

“历史老师强烈推荐我们来看,up太厉害了。”

“同老师推荐来的,本人研究生,课题和宋史有关,万分感谢老师给我推荐了个神仙。”

其实每一期的评论大致都差不多。

姜烟关掉视频,把剩下的衣服放起来,原本还因为视频内容有些沉重的心情也被评论区的评论给消散了。

哼着《破阵子》的小调把行李箱的衣服都收拾好。

又提着那几只抽真空的烤鸭下楼。

小调哼着哼着又变成了“今儿个老百姓呀,真呀么真高兴!”

作者有话说:

下个朝代朝着我们走来了!

提示一:

西域狠人

提示二:

大概是历史上投笔从戎第一人

提示三:

父亲、哥哥和妹妹都很有才

第293章

◎用时便是“精忠报国”,不用了便是“莫须有”。◎

苏轼在给姜烟过了生日之后又继续了自己的旅程。

只是这次出发就再也不说什么要吃遍大半个中国的事情了。

毕竟, 快两周了,他还在成都和成都周边打转, 去重庆的时间都没有。

苏辙跟苏洵视频通过的时候说, 苏轼现在已经放弃了要吃遍大半中国这件事,希望临走前能吃完四川各地美食就谢天谢地了。

成都不光有最地道的川味美食,还有国内最强的肛肠医院。

听苏洵喝醉酒不小心透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