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1


被赵东家安排在偏院照顾的王采儿被人设计带了过来。

已经二十三岁的王采儿还梳着未出阁姑娘的发髻,对着别人设计的话语陷阱有问必答,懵懂无辜地将薛小安痛苦的过去讲出来任由众人嘲笑。

薛小安不怪王采儿,他知道她是被人哄骗,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他只恨没能保护好她,将人拉拽到身后,坚定了让嘲笑之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想法。

傻乎乎的王采儿还在高兴薛小安的‘亲近’,眸子发亮般凝望着他。

薛小安来到赵家时,就向赵财言明王采儿是自己妻子,他们同住一屋,同桌而食,是院子伺候的人都知道的。

但不知为何,从没有人将王采儿与薛小安的关系主动说出去,连院子里的下人都对此讳莫如深。

薛小安本该发现这件事,只是他心思全在布行上面,不仅整天忙碌在外,回赵家后也时常是待在书房,账一查就是一个下午。有时候货物交接来得急,薛小安直接好几天没回,渐渐地,外出走商也变成了家常便饭。

薛小安与王采儿本就不是正常夫妻,王采儿早睡,薛小安身心俱疲,回来也是沾枕即眠。好不容易两人一起用饭说了话,没多久薛小安就又要走了。

薛小安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王采儿,王采儿也无法理解他的内心。

薛小安对王采儿最为担心的,无非就是衣食住行,院里下人是否能照顾周到。偏偏院里的这些人都是赵东家安排的,忠诚且令人省心。王采儿有人陪着,整天神采奕奕,下人们变着法地陪她,她玩都不腻,每天开开心心,越养越好。

薛小安见王采儿状态很好,人也活泼开朗不少,放下心也没再去特别关心她。

但是没有人告诉薛小安,王采儿每日都会问起他。早上醒来时不见他就会问,用饭时等不到人就会想。夜里她每次都会跟伺候的丫鬟说,记得给薛小安点灯,这样他就不会看不见路摔倒。

这还是某次薛小安在外遭算计,受伤回来瞎编给王采儿听的借口。

王采儿只是个傻子,下人们每次都将她哄骗安抚得很好,她不懂怀疑,自然也无法跟薛小安说明。

有人在刻意疏离薛小安和王采儿的关系,薛小安却没有发现。

他不知道,如今他只是随手抓着王采儿的手腕,都能被她高兴地注视很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的感情不好,薛小安只是忙,对王采儿的关心还在。王采儿只是被转移了注意,停下来还是会问起薛小安。

只是两人这样纯粹的感情,被有心之人拿出来利用,在利益的争斗面前,想赢就得有取舍。

在争吵愈演愈烈的时候,赵东家出来发了话,将薛小安入赘王家的事,认成王瘸子为报答薛家恩情,两家迫于无奈的选择。

这种说法,让薛小安在管事面前留了面子,也让他一个入赘王家的外姓人,在赵家免去太多的尴尬。

也是因此,薛小安没有对赵东家的说法进行否认。某种程度上来说,此事也确实属实。只是薛小安的默认,实则斩断了他和王采儿的感情。

薛小安想要在赵家站稳脚跟,在外人眼里,王采儿就可以是他的‘姐姐’,也可以是他需要照顾的‘恩人’,唯独不能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他可以担着赘婿之名,却不能有赘婿之实。

薛小安不知道这件事吗?他在赵东家提出这个说法时的迟疑、其实已经说明了全部。他或许当下没有考虑得这么深远,但他隐约觉得不对,没有及时阻止,就说明了他的私心。

他不仅想当赵家布行的管事,现在赵东家重用他,有意派他去粮行。要知道、古来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做法。粮行看似寻常简单,实则却是赵家壮大的根基。赵家堂族使出这样下三滥的手段,急于败坏他的名声,就是想要保下粮行。

他不能让这些人如愿,他也有野心,也渴望着更进一步。

至于王采儿,薛小安安慰自己只是短暂地放下,等到他稳下地位,一切都会恢复如初。

薛小安变回了以前那个逃避忽略王采儿的样子,他不想改变自己和王采儿的关系,但又不愿意深究、连提都不想让人多提。

此刻的薛小安内心没有情爱,权利的角逐迷失了他的双眼,他一心扑在这上面,其余都变成次要的。

在成长的路上,薛掌柜希望薛小安正直,薛夫人教导薛小安守信,王瘸子教会薛小安重义,但这些,都不如赵东家指引的权势迷人。

一个曾被踩到泥地里的人,是无法拒绝高高在上、俯视众人机会的。

过去,薛小安遵循薛掌柜的教导,对阿谀奉承者嗤之以鼻,谨记疏离小人。

而今,薛小安成为赵家布行的管事,受众人追捧,学足了利用和算计,视人为脚下蝼蚁,悟出了赢者碾压、胜者为王的道理。

他在享受赵东家为他安排的成长‘盛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于是,又是挑衅者落败而归。薛小安没受多大的影响,却已经准备好了复仇。

他得到了粮行监事的身份,又开始投入另一个‘战场’。

而那个梳着未出阁发髻的傻姑娘只能看着,继续失望地向旁人追问,问他何时才会归来。

她不知道的是,当他归来后,赵东家已经为他另外安排了一个院子,他没有拒绝。

他偶尔来见她,却不会再跟她睡一屋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只有这章,胖妈晚上还有事,更完就提前发了~

留爪、留爪。

第214章

薛小安在赵家的生活非常充实, 他贫瘠的人生突然迎来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成长的路上,薛小安失去太多,心性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赵家不过两年, 薛小安犹如脱胎换骨般,再也没有了当初睢宁镇布铺小少爷的模样。他是赵东家最为宠信的子侄, 是赵氏十八行的管事头子, 就连官老爷见了他都得赔笑。他性情越发地像赵东家,利益在前, 敏锐多疑、冷血残忍。

外面都在传, 赵东家为了将薛小安收为儿子, 把自己的亲族被处理得七七八八。所有人都在好奇,薛小安究竟何时会一步登天。赵东家年事已高, 赵家已经无法承受任何的变故。

至少,先收为养子吧?就连薛小安也是这么想的。没人知道赵东家的想法, 即便是与他有着较深羁绊的薛小安也不明白。

直到薛小安弱冠礼前夕, 赵东家才说要为他准备了一份厚礼。

薛小安便猜测,时机到了。

在过去的三年里,薛小安总是处于矛盾之中。

他一边抗拒给赵东家当儿子,一边困惑赵东家为何从不提将他过继的事?他担心赵东家是将自己当做棋子来利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