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


被教好的孩子罢了。一听这话,很是明显地怔住了。

先是若有所思,随即,那脸色就是越来越难看的了。

——此时不作为,更待何时!

集云深知,能不能实现怜惜值零的突破,就看最后的这一哆嗦了,因此并没有搭理他“姹紫嫣红”的脸色,又吃一口茶,慢悠悠道:“至于说···从前待你如何,如今待你如何的话”,她轻轻地笑了一声,“你也不必瞒着本宫,从前母妃待你是严苛了些,你皇祖母和父皇也都叨唠过本宫,就你心里,也未必是没有怨气的。可本宫难道就忍心让你三更灯火五更鸡地那么苦读,难道就忍心克扣你的点心让你挨饿吗?珩儿,母妃那天问你,你说最末是有才无德,本宫却以为不是。”

说着,贵妃露出了赧然的神色,自揭其短道:“本宫这一辈子,吃尽了‘无才’的苦,各种不如意各种被人欺的艰辛,都从这‘无才’二字上出。若非母后悉心教导,皇上也肯容忍,今儿还不知道如何呢···别的不说,母妃若是不逼你读书认字,这一番德才孰轻孰重的道理,你又如何能够懂得呢?从前本宫逼你驱你,百般地苛刻你,又拿你两个皇兄说话,总是故意贬低你,都只是想让你做个有才之人罢了。事到如今你也大了、也出息了,那么要不要做一个友爱兄弟的人、要不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都只由你自己做决定罢了。”

这一番话何等的滴水不漏,不可谓不高明。

相当于是一下子将从前的种种全都翻过来了,瞧高嘉珩的脸色,他也已经是听进去了的——这孩子能按得死当初的郑贵妃,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自然不是碌碌之辈,可是在集云这活成了妖精一样的人的面前,却像个浅盘子一样不够看,一眼就望到底了。入耳没入耳、入心没入心,也自然是能瞧出来的。

——叮。

【怜惜值+4,当前怜惜值4。】

这“怜”的,是郑贵妃这么多年的苦心没被人理解,通通错付东流去,反而还招致了怨恨,日复一日,南辕北辙。

高嘉珩再再次下座行礼,头埋得低低的,声音古怪地道:“儿臣惭愧。”

贵妃却又是一副懒懒散散的样子,仿佛方才把话说的那么深的人不是她了似的,只笑道:“好了,不必这样。”

高嘉珩慢吞吞地站起了身,瞧那样子,还是跟霜打的茄子一样,提不起气来,集云饶有兴致地欣赏了两眼,但笑不语。

她那话里还埋了好几个“雷”呢,且让这小子一点一滴,慢慢咂摸体味去吧~

比如,贵妃竟是一直知道他心存怨恨的。那么如果知道却还执意如此,图的又是什么?一个为怕生母在侧威胁到养母的地位和与皇子之间的情份从而杀人夺子的人,会放任这个皇子怨恨她吗?

再比如,皇上和太后也都表达过对郑贵妃的教育方式的不赞同的这一句——高嘉珩以为她丧心病狂地对自己严加管束是为了讨好皇上,可如果皇上已经对她的做法不满了,吃力不讨好啊,还能说她是为了旁的吗?肯定都是为了他高嘉珩嘛!

这一番话,乍一听已经是如遭雷劈,细琢磨却又更加厉害,每一个字都有滋味,是集云特特为小皇子备下的。

集云这里是气定神闲,高嘉珩却是如坐针毡了···踟蹰忐忑了好一会儿,又道:“母妃待儿臣好,儿臣心里都明白的,从不曾对母妃有过怨言。”

嗤,集云倒也没有拆穿他,反而欣慰地点点头道:“那就好,本宫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好了,你且去吧,搬宫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别争竞了。”

高嘉珩六神无主的,正巴不得赶紧离了这里呢,应了声“是”,却步退出去了。

——他一走,127立刻跳了出来,很能耍宝地在集云的脑子里搞了一阵那种鼓掌的音效,十分兴奋地叫嚷,“太厉害了集云!我还以为你又不努力在乱搞,没想到这就见效了,我都没听懂你说的是什么,竟然就破零了!”

集云矜持一笑,先赶紧要求它把那个破音效关了,才道:“这才哪到哪,等他回去再细琢磨,还有的涨呢。”

还是那句话:人嘛。

郑贵妃的确有做的不到的地方,也就像原剧情中,高嘉珩向玉檀倾诉的那样,她的确是只将三皇子当成了一件工具,对他算不上很好···更重要的是,她也的确害了一条人命。

但就说集云自己吧——郑贵妃对高嘉珩再不好、再苛刻,难不成还能有养娘待集云糟糕吗?可是养娘病死后,集云还是没忍心,让赵柯带着她去祭拜了一番,想着毕竟养育了她一场,人死账销,还是要记她的好处的。

第36章 借腹9

这世上,远香近臭的道理颠扑不破——

外祖母郑夫人之不可理喻,高嘉珩今日始见一斑······

遥想从前,郑贵妃每每提起这位嫡母没什么好话儿的时候,高嘉珩还曾在心里很不赞同,暗想她果然是个缺情少论理的,不仅对儿子颐指气使,对母亲也是一向横眉冷对不贴心,这样的人,算是个什么人呢?

可见有的时候,不经不知道,站着说话的是从来不会不腰疼的。

如今可算是轮到了不缺情不少伦理的三皇子殿下了——郑夫人非要让自己才九岁的孙儿给三皇子当伴读,也好沾光进崇文馆念书,顺便同表哥亲近亲近······

这是什么道理!伴读进宫是服侍皇子的,找一个半大的孩子来,他们两个谁服侍谁啊,站在一起不是笑话吗?且伴读以后就是自己的班底,这会子都紧着选贤举能千挑万选呢,他倒好,找个娇生惯养就知道傻吃傻乐的小表弟来···好精致的蠢气。

更更何况,宫里的规矩,皇子有错,伴读受罚,到时候这娇滴滴的小表弟吃了什么手板子嘴巴子,郑夫人还不得跑到他春熙殿来哭来?那就更是一场闹剧了···凡此种种,怎么不让他头大呢?

在原剧情里,也有过这一节。

只是高嘉珩却是一直没有搬出过重华宫,后来实在大了,就另辟左近的芳华宫偏殿住着,左右不脱贵妃的手掌心。

这些个七零八碎的事情,自然也是到不了他面前的,其时郑夫人敢提,贵妃二话不说就给挡了,可以说是一点儿水花都没出,又精心择选了靠谱的伴读服侍罢了,完全没管郑夫人的自说自话和胡搅蛮缠。

而高嘉珩缺少了这些烦心事,烦的就只不过是贵妃对他的掌控和“欺压”了,又没有别处可去说,只能和丢儿或玉檀念叨念叨——丢儿呢,前也说了,这个小太监虽对三皇子忠心,但心里也是记着贵妃的好的,高嘉珩和他念叨贵妃,他总中肯过头,说些个人家三皇子不爱听的话,诸如“贵妃想来应无此意,殿下会不会是多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