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
伤口,方才披上外衣下地。
他想见殷承玉。
一阵阵往肺腑里钻的寒气冻得他生疼,唯有亲眼看到鲜活的人,亲手触到他的体温,才能叫他安心。
他必须去见他。
薛恕面白如鬼,将药箱夺过来,在里面胡乱翻找一通,终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将药帕子攥在手心,他匆匆往外走去。
雨不知何时停了,带着水汽的冷风扑面而来,冷得人打了个哆嗦。
薛恕出了营帐,又陡然顿住了脚步。
他攥着帕子,迟疑地立在萧瑟寒风中。
殷承玉的主帐就在十步之外,守夜的士兵已经抱着长.枪靠在背风处打瞌睡,只要他想,轻而易举就能潜进去。
只要像上次一样,让殷承玉睡得更沉一些。他便可以肆意地拥抱他。
那样温暖的体温,足以驱散这刻骨的寒意。
薛恕眸光明灭,脚步迈出去又收了回来。耳边响起殷承玉的声音。
“孤不喜欢身边的人有秘密,尤其是你。”
“你且听话些,往后孤疼你。”
听话些……
薛恕垂眸看着掌心的药帕子,如此行径,恐怕算不上听话吧。
若是叫殿下发现了,必定会生气。先前好不容易才得来的温情,许也会破灭。
薛恕垂眸看了许久,到底还是收起了药帕子。
他迎着寒风,一步步走向殷承玉的营帐,却只寻了个离他最近的位置,背靠着营帐坐下。
厚实的营帐布,将他与里面的人隔成两个世界。
……
薛恕在外面坐了后半夜,直到值守的士兵换岗时,他才悄声返回了营帐。
背上的伤口倒是没有再裂开,只是吹了半夜凉风,脸色白得像鬼,神色也怏怏。小童给他端了安神汤来,他才勉强睡了一会儿。
等殷承玉来看他时,就见他面色发白,眼下青黑,精神瞧着也不太好。
“怎么回事?刘大夫不是说只要按时服药便会好转,孤怎么瞧着比昨日气色还差了许多?”
小童抬头瞥了薛恕一眼,在他警告的目光下垂了头,没敢搭话。
“没有大碍,就是没有睡好。”
薛恕不错眼地看着他,在衣袖的遮掩下,手指勾住他的指尖,进而一点一点,珍惜地握紧。
殷承玉没有拒绝,拇指摩挲他的手背,低声道:“今日怎么如此粘人,又梦见孤了?”
他语声含笑,存了几分戏谑。
薛恕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和脉搏,沉沉“嗯”了声:“每晚都梦见殿下。”
殷承玉乜他一眼,并未当真,只以为他是因为伤口在背上不好睡,关切道:“那叫刘大夫给你配些安神汤助眠,若是背上还疼,便叫人先送你回益都城,城中有软床,你趴着睡许会舒服些。”
薛恕望着他,眼里只装得下这么一个人,无论他说什么都应好。
殷承玉有些诧异他今日如此乖顺,挥退了小童,抬起他的下巴,奖励般地在他唇角落下个吻,轻笑道:“好好养伤,孤忙完再来看你。”
这便是要走了。
薛恕不舍松开他的手,见他转身欲走,却到底压抑不住,陡然抓住了他的手臂,眼底满是隐忍。
“怎么?”殷承玉回过身,挑眉看他。
薛恕未语,猛然拉下他,咬住了他的唇。
他气势凶狠,但动作间却很小心翼翼没有伤他,唇舌辗转良久,才将人松开,嗓音低哑:“这样才够。”
殷承玉舔了舔唇,没有斥责他犯上。
只拿出帕子来慢条斯理地擦干唇边沾染的水渍,将那帕子扔进薛恕怀里,才转身出去了。
薛恕攥着帕子,置于鼻下深深嗅了嗅,又亲了亲,方才珍惜地收进了怀里。
连五脏六腑的寒意都褪了些。
*
自营帐出来,安远侯便来求见。
他面上带了些认命的颓然:“二皇子的遗体已经收敛好,但尸身不宜久放,需尽快送回京中。如今山东叛乱已平息,臣斗胆恳请殿下早日回京,也好告慰二皇子亡魂。”
高幼文和石虎身死,应红雪和贺山不再是敌人。山东叛乱消弭,赈灾也走上了正规。
确实是到了该回京的日子。
只是殷承玉想到薛恕苍白的脸色,到底还是不放心。他伤在背上,路上颠簸,未养好伤便上路,恐怕更难痊愈。
“安远侯的心情孤明白,只是如今地动刚平息,诸多事务也尚未交接妥当。匆忙间赶回京并不妥当。不若先寻个冰窖安放二弟尸身,等交接清楚之后再启程。如今天已转凉,回去路上也不比担心尸身腐坏。”
他语气虽然温和,态度却没有半点松动。
安远侯便知道劝不动他,只能住嘴。
太子与二皇子并不亲厚,对他的遗体不上心是预料之中。只是他没能护住二皇子,若是连遗体都保管好,日后归京面对文贵妃,怕是没有半点求情的余地。但若让他独自押送二皇子遗体回京,他也没这个胆子。
和太子一道回京,至少还有人能分担文贵妃的怒火。
安远侯心中想罢,不再多说,匆匆去寻冰窖去了。
……
清理灾区,救治伤者,安置灾民……一切处理妥当时,已是十月初。
诸多事务交接清楚,殷承玉才准备返京。
除了带来的五千四卫营兵士外,一道返京的还有三千余招安的红英军。
应红雪与贺山在斟酌之后,到底还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跟着贺山的五千多红英军,其中一千多人回了家中,余下三千余人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自愿跟着贺山接受招安,日后将编入护卫军中。
返京之行并不如来时情况急迫,因此殷承玉并不着急赶路。
在启程前一夜,令人采买了活猪羊来宰杀,犒赏将士。
入了十月之后,淋漓的雨水终于停了。
营地里点起篝火,士兵们拿着碗排队领了大个的肉馍,就着热乎乎的肉汤吃得开怀。
中军帐内,殷承玉则同几个将领共饮,应红雪贺山等人也在。
武将之间不似文臣风雅,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多,最好的交流方式便是喝酒。
山东之患已解,还顺道除了殷承璋这个敌人,殷承玉心情畅快,便同他们多饮了一些。
喝到后半夜,殷承玉酒意上涌,方才别了诸将领,被小太监搀扶着,勉强维持清明回了自己的营帐。
走近了,才发现薛恕等在帐前,也不知道等了多久。
殷承玉眯眼瞧他,挥退了小太监,将手递给了他。
薛恕扶着他,随他一同进了帐内。
殷承玉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才去瞧他。
看着看着眉头就皱起来,捏着他的脸仔细打量:“脸色怎么这么差?”
他疑心是薛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