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
怎么的,一瞬间心窍有些慌乱,甚至是那种小鹿乱撞的慌乱。
李谌顾不得细想,下意识将龙袍一丢,自己又快极的钻回被子中,好像还没起身的模样。
“小臣拜见陛下。”
刘觞入内,恭敬的作礼,那表情、那面色、那言辞、那行容,仿佛昨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般。
李谌没来由心底里搓了一团火气,道:“朕口渴。”
刘觞眼皮狂跳,紫宸殿这么多宫人,鱼之舟也在,天子竟然大明宫遍地寻人,就是要自己给他倒杯茶?
找茬吧!
刘觞干笑一声,道:“是,小臣这就为陛下倒茶。”
鱼之舟立刻捧来茶盏,刘觞亲自倒上热茶,恭敬的送到李谌面前。
“嘶……”李谌接过来,一点子也不像口渴,稍微呷了一口,道:“太烫了,吹吹。”
刘觞:“……”就是找茬儿!
虽心里吐槽领导,但身为一个合格的上班族,刘觞脸上还是要体体面面的。
刘觞笑眯眯的道:“都怪小臣糊涂,烫到陛下了,小臣为陛下吹凉。”
接回杯子,刘觞轻轻的吹着热茶,等热茶适口,这才重新奉上。
李谌颇为满意,又呷了一小口,毕竟他本就不想喝水。
刘觞道:“陛下可还有什么事情吩咐,若没有吩咐,小臣这就告退了。”
李谌皱了皱眉,这就想走了?就这么不想看到朕?
轻微咳嗽了一声,李谌眼眸一转,“嘶!”又闷哼了一声,道:“朕的脑后隐隐作疼。”
刘觞:“……”差点忘了,自己昨天推了天子一下,把天子的后脑勺给磕破了。
刘觞道:“小臣这就寻太医来!”
“不必了,”李谌道:“可能是伤布松了,你过来为朕看看。”
刘觞心里一百个不愿意,自己又不是医官,也不会包扎啊,看有什么用?
但他还是上前,仔细检查李谌的伤布,裹得好好儿的,一点儿也没有松散脱落。
刘觞装模作样的检查了一番,拱手道:“陛下,若没有其他事情……”小臣告退!
不等他第二次开口,李谌道:“朕找你过来,其实是为了三日后朝参之事。”
刘觞:“……”还以为没正经事呢。
李谌摆了摆手,鱼之舟便带着宫人全部退出去,紫宸殿外侍奉。
殿内只剩下李谌与刘觞二人,李谌拍了拍龙榻的边沿,示意他坐下来。
刘觞立刻道:“小臣不敢。”
“左右只有阿觞与朕二人,有何不敢?”李谌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促狭,道:“阿觞与朕在这龙榻之上,更亲密的事情都做过了,怎么?如今阿觞哥哥却害羞了?”
刘觞头皮发麻,为什么要大白天的叫阿觞哥哥!
刘觞生怕他说出什么掉鸡皮疙瘩的话,连忙走过去在龙榻牙子坐下来。
李谌道:“每逢初一十五,宣政殿朝参,三日之后便是朝参之日,太皇太后一定会亲临,朕决定在朝参之日,拿回兵权。”
刘觞早就想到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取回兵权,是重创郭氏最好的法子,当然了,也正因为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所以太皇太后就算不愿意,也不可能反驳什么。
李谌收敛了玩笑,眯起眼睛沉声道:“吐蕃兵败,那些墙头草的朝臣也纷纷站在朕的这一面儿,但如今郭氏势力遍布朝廷,仍然不可小觑,朕只怕……到时候没有出头鸟敢应和于朕。”
他说着,目光紧紧盯着刘觞,道:“阿觞,你敢么?”
这做出头鸟,很可能会被太皇太后记恨,更有可能被郭氏针对,成为郭氏的眼中钉肉中刺,往后里在朝廷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都会被郭氏拿出来游街示众。
一旦出头鸟提出支持天子,那么那些墙头草也会跟风的支持天子,如今他们需要的,就是这个出头鸟。
刘觞一笑,道:“陛下觉得,就算小臣不做这只出头鸟,太皇太后与郭氏,便不盯着小臣了么?”
李谌道:“话是如此,不过……最近你与郭芳仪那面儿走得亲近,太皇太后也难得不针对与你,若是打破这层干系,便是撕破了脸皮。”
李谌说到这里,总觉得胃里面酸酸的,刘觞与郭芳仪走得的确挺近的,虽刘觞与郭芳仪的干系,不像上辈子那般淫*乱,但李谌难免多想一些,一多想心坎儿里就不舒服,连带着胃里也酸溜溜。
刘觞拍马屁的话信手拈来,嘴巴甜得抹了蜜,道:“请陛下放心,小臣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小臣心里,陛下才是最重要的,自然对陛下肝脑涂地,誓死以报!”
朕是最重要的……
李谌胃里那酸呼呼的感觉瞬间被甜蜜冲淡了,总觉得像是饮了一杯养胃的石蜜水,那叫一个甜。
李谌的嘴角不由翘了起来,道:“难为阿觞有这种忠君之心。”
他说着,伸手覆盖住刘觞的手背,温柔的道:“阿觞哥哥这般好,谌儿愈发离不开阿觞哥哥了。”
刘觞:“……”咦!想吐!
朝参之日,宣政殿中。
众人列队步入宣政殿,太皇太后早已垂帘落座,因着今日是逢初一、十五的朝议,宣徽使刘觞也会参加,已经按照班位站好。
天子李谌姗姗来迟,众臣跪拜作礼:“拜见天子——”
今日的李谌,分明还是一身龙袍,但与平日里却不大一样了,他腰身挺拔,青涩年轻的面容隐露着一股沉稳之气,来到上首坐下,朗声道:“诸位不必多礼,起身罢。”
“谢陛下!”众人平身,重新列入班位。
李谌幽幽的开口道:“想必诸位也听说了,吐蕃退兵罢战,已然提交了求和盟书,想要与我大唐会盟。”
“陛下英明!大唐万年——”
宣政殿中又响起阵阵的山呼之声,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
李谌转过头来,看向垂帘之后的太皇太后郭氏,装乖的道:“朕虽继位有些时日,但吐蕃进犯之类大事,都是有赖太皇太后您老人家主持,这次朕擅作主张,擅自处置,还望太皇太后不要怪罪。”
太皇太后是吃了哑巴亏,本想嫁公主和亲的,哪知道天子竟然不费一兵一卒,拉拢吐蕃周边小国,孤立了吐蕃,进而使吐蕃不战而降,这是太皇太后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如今在羣臣面前,太皇太后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耐着性子道:“陛下是哪里的话?陛下此举,有利于民,乃是我大唐幸事。”
“陛下英明!太皇太后英明——”
羣臣高呼之后,刘觞与阿爹刘光对视了一眼,刘光点点头,示意他正是时机,刘觞便大跨步站了出来,拱手道:“启禀圣人,启禀太皇太后!”
刘觞乃是宣徽院主使,掌管三班内侍,大明宫内的一切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