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一眼,你个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学姚成宣开始阴阳怪气了啊?
她疑惑道:“看得多了不就知道了吗?”
“好吧。”顾慈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魏琳凝望着平静的湖面,将鱼竿收起来,问道:“英国公知道你的事,所以没催你?”
和她相熟的人,几乎都赶着成婚,只有她和顾慈不动如山。
“嗯。”顾慈含糊道。
魏琳拍了拍他的肩,叹了口气:“就我俩还在坚持了。”
她参加完姚成宣的婚礼后,还要赶去齐沐的婚礼上,还有符满、王二郎……一场接着一场,凑巧都挤在了这个时间点成婚。
许久未见,齐沐直接给了她一个熊抱,差点把魏琳压得喘不过去,连见面的喜悦都被冲淡了。
顾慈眼皮抖了抖,上前将两人分开。
魏琳深呼吸了好几次,才缓过来,问道:“你这次回来,还要回安西都护府吗?”
“圣上调令,我应该会去安北都护府吧,把水泥带过去。”没有战事,齐沐整日和施工队混在一起,像个工头一样。
安北都护府还要修筑城池,将汉人迁过去,胡汉混杂,打乱东|突厥原本的布局,让他们再也不能有反抗的条件。
自从啃下突厥的地盘后,长安也出现了不少胡人的身影,不再像以前是奴隶商队带过来卖掉的异族奴隶,而是主动前往长安寻找生计。
他们几人中,只有齐沐到处跑,到现在还没有安定下来,不过他刚刚成婚,军中给他放了不久的假期。
姚成宣带着齐沐跑到朱雀门口。
“干嘛呢?”齐沐挠了挠头,不解问道。
刚刚新婚,不待在家中陪伴妻子,溜出来干嘛?
姚成宣瞥了他一眼:“今年的新科进士中,有胡人,你配合我采访。”
齐沐和胡人打交道最多,他思来想去,还是把这个大块头一起带了过来。
最近朝中风平浪静,御史台也没有什么工作,他被抓去当旬报的记者。
几个内侍捧着纸卷,来到门前,张贴金榜。
有不少人已经围在周围凑热闹了。
等到放榜的时候,姚成宣在齐沐的帮助下挤进了人群中,果然看见了末尾的进士中,有胡人的名字。
新科进士们都会去参加探花宴,姚成宣在榜下蹲了一会儿,跟在进士们的身后,混进了探花宴中。
探花宴中都是文人,他倒没有被人察觉,反而是齐沐一身武将气质,很快被人注意到了。
姚成宣看着被团团围住的齐沐,不得不帮他解围道:“我们是来采访的。”
采访采访,就是搜集寻访材料,为旬报的新闻做准备。
姚成宣问道:“旬报听说过吗?”
“听过听过!你们是旬报的记者?”生徒们很是激动。
旬报一开始只在小圈子内流传,因为印刷技术的成熟,现在条件稍好的人家,都愿意买一份旬报,看一看天下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以现在传递消息的速度,南方的事情发生后,要口口相传,才能传到北方,且不说传播过程中能否保证准确,光是所需的时间就很久了。
荆州水患一事,魏琳回到长安后,长安才开始流传起来。
旬报是小皇帝亲自主导的报纸,上面除了他喜欢的各色话本,诗词歌赋外,还有很多新闻。
皇帝总览天下大事,各地的奏折都要上到他这里,他得知消息的速度,自然比寻常庶民更快。
“什么旬报?可否借我一观?”外地乡贡们不明所以,向生徒问道。
姚成宣给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旬报,据传是当今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捣鼓出来了。
“……我们这次来,是想采访一下你们,关于中进士后有什么感想?”
众人围在他们周围,一个接一个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姚成宣只感觉脑子嗡嗡响,将纸笔丢给齐沐:“你先帮我记一下!”
他弯下腰溜出人群,齐沐拿着纸笔,手足无措。
让在国子监吊车尾的人记录,真的没问题吗?
姚成宣没管那么多,而是钻出人群,溜到外围,拽着那名胡人进士就走。
“干嘛?!”本来还在外围乐呵呵围观的胡人大惊失色。
“有几个问题想采访你。”姚成宣拢着衣袖,站在原地给齐沐使了个眼色。
齐沐会意,和众人解释了一番,才抱着纸笔向他们二人走来。
胡人看见他,忍不住抖了抖。
齐沐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问道:“你是哪里来的胡人?”
“西突……安西都护府。”胡人哽了一下,这才答道。
他战战兢兢地看着齐沐,动也不敢动一下。
姚成宣捅了捅友人地胳膊道:“你是不是和他有什么渊源?”
怎么这人一看见齐沐就怕得发抖?
齐沐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原因。
探花宴上有不少桌椅,三人寻了一张桌子,挨着坐下了。
那名胡人进士还在发抖,不敢抬起头看齐沐。
齐沐挠了挠头,问道:“你什么时候从安西都护府出来的?”
大夏对各州县之间的人口流动,管理愈发松散,只要有凭证,在官府报备过,那就可以到处乱跑,不再像之前那样对每个人的管理都很严格。
听见他的话之后,胡人的脸色越来越差,垂着头不敢说话。
齐沐见得多了,很快猜测道:“你是从安西都护府里偷溜出来的?”
虽然在陶都护的治理下,安西都护府的日子并不算太难过,但总有些异族人,不愿意服从汉人的统治,从各地悄悄溜出去。
运气好一点的,能溜到吐蕃人的地盘上去,不论是为奴做婢,好歹能留下一条性命,运气不好的,往西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再也没有了音讯。
虽然待在安西都护府内,日子比以前好过了许多,大部分人都愿意安安心心地留在这里,但总有些想法异于常人的人,要偷溜出去闯一闯。
齐沐曾经在吐蕃的边境上逮了几个偷溜出去的人。
“不是!不是偷溜!”胡人赶紧解释道,“我是、我之前是奴隶。”
他曾是小部落里的奴隶,后来又被带到玉门关,被充作民夫,帮忙修建了玉门关的军士宿舍,再后来从玉门关悄悄逃了出来,到了中原。
玉门关征召的汉人到了时间后,就可以回家,但是这些被奴隶商人丢在玉门关的奴隶们,没有去处,只能一直待在玉门关内,一年到头都不得停歇。
姚成宣听着他的经历,愣了一会儿,反应过来问道:“这样你都考中了进士?”
胡人眯起眼睛笑道:“运气好,运气好。”
他在域外的时候,只是学会了汉话,到了中原后,才系统地开始学起了各类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