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声喝止,面色不善地看向郑月秋。
这丫头看似是在和陈朝安对峙,其实句句都冲着他来呢。他一向自诩老谋深算,竟被一个小丫头摆了一道。
“正和,我们走。”陈朝安忽道。他环视过在场每一个人。他们表情各异,唯独不见对阿妩不知所踪的担忧。
“先去找阿妩。”他说。
一路上,晁正和仍在不停地自责:“都怪我!若我早些来找师祖您告诉阿妩的事,她也不至于不知所踪!”
“好孩子,这不怪你。”陈朝安道:“是我……想着她也是罗鸿看着长大的姑娘,又有她爹娘留下的银子傍身,总不至于被苛待。”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是我高估罗鸿,也疏忽了己身。”
但凡他有一次去看看阿妩呢?自暴自弃、百般顾忌,才让阿妩来探望他时,连真话也不敢吐露。
“正和你说,阿妩她会去哪儿?”
“……”晁正和默了一瞬。
天下之大,他们想找人也不知从何处找起。更可怕的是,倘若阿妩她,不是自愿离开国公府呢?
所幸,上天待他们不薄。
二人匆匆回到陈府,便见一个清灵秀婉的姑娘在门前徘徊,似有踌躇之色。见到他们先是一惊,旋即梨涡微漾,露出一个清浅的笑。
“外公,正和兄。”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眼前的女子,不是阿妩又是谁?
-
“阿妩,你随我来。”陈朝安把二人引入府内。
晁正和一见,当即拱手道:“那正和先告辞了”
“今日之事,还请你保密。”陈朝安一声叹息。
云英未嫁之女无故消失,数日未归,几可近于“淫奔”之罪。传出去阿妩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是!正和一个字都不会对旁人说。”
临走前,他恋恋不舍地看了阿妩好几眼,才转身离去。
阿妩见之不禁心生疑惑:外公恳求晁正和保密的,究竟是什么事?
该不会她女扮男装考科举之事,败露了?
也对,外面早传得沸沸扬扬了。
迎头对上谴责的目光,阿妩努力将自己缩起来,低头看着脚尖:“您……都知道了?”
“你怎敢做出如此胆大妄为之事?”陈朝安道:“难不成,是担心外公护不了你?”
阿妩摸了摸小巧的琼鼻,面露心虚之色。
她确实这样想过。
毕竟外公是白身,曾经的门生弟子已然鸟兽作散。她怕一投奔外公,反招来国公府的报复,给他带来祸患。
“傻孩子……”
陈朝安叹息道:“你外公历经三朝,总不至连外孙女也保护不了。你又何苦如此?”
阿妩听得心中酸涩,连忙认错:“外公,是我错了。”
“我不该冒用身份参加科举。”她紧紧闭着眼:“只是眼下木已成舟,在朝廷过了明路,再反悔不得了。”
老者半晌没说话,只有愈发剧烈的呼吸声。
阿妩悄悄睁开一只眼:“外公?”
“你方才说了什么,再说一遍?”
“我参加了科举,夺了一甲探花之位。”阿妩越说声音越小:“外公,您……该不会还不知道罢?”
“你怎敢如此胆大包天!”陈朝安捂着胸口。今日发生了太多事,超乎了他的想象。
“我……”阿妩柔柔的声音渐低,却坚定依旧:“我不欲嫁给罗元绍,更不愿为他□□妾,在后宅困苦一生。”
“所以你就瞒天过海,参加朝廷的抡才取士大典?”
阿妩没说话,默默跪了下来。
“你起来罢。”陈朝安的声音说不出的疲惫,却又有一种果然如此的笃定感。
“我不过是没想到,行潜不在人世了,你还是走上了他铺好的路。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罢。”
阿妩猛地抬头,雪白的颈子微绷:“您说什么?”
“你父亲他生前就希望你未来能走科举一途,入仕为官,你不知道么?”
-
“世子回来了!”
王府上下皆未料到,谢蕴竟孤身一人回来了。
淮安王和长公主闻讯也赶了过来:“蕴儿,你怎的先回来了?劳军之人不是还在驿站么?”
“我提前回来了。”谢蕴回答道。
“怎么样?西北军还好么?你见到老赵了么?他可有为难你?”淮安王连珠炮似的发问,却被长公主堵了回来。
“蕴儿一归家就要被问东问西的,你个当爹的可一点儿都不体谅。”
“蕴儿啊,别理你爹,先去休息一番罢。”
淮安王小声嘟囔道:“老子回来,可从没见你这么体谅过。”却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纵使行军风尘簌簌,谢蕴的脊背依旧笔直。
他看着双亲的脸庞,在西北的满腹疑惑,却一个字也问不出。只因有更大的事占据了全部心神,如一把利刃插入心脏,触之即痛。
“我有一事,想拜托于娘。”修长如玉的手一瞬捏紧。
长公主问:“什么?”
谢蕴清寒的双眸阖上,盖住眼底痛色:“请娘为我相看淑女。”
“什么?”淮安王大叫。
“什么什么?”长公主忙拍了拍丈夫的手。
转头对谢蕴说道:“就这点小事,你跟娘说一声就行了,哪儿用得着拜托?咱们母子何时这么生疏了?”
到了傍晚,长公主回到自己房中,却一改面色为愁容:“蕴儿去了西北,到底受了什么刺激,怎么突然就想娶妻了?”
“哈,原来夫人也不知道。”淮安王冷笑:“我白天要问,你还不让。”
“这种事能当面问么?你以为人人都是你,一根直肠子,半点事都藏不住。”长公主睨了丈夫一眼。
“蕴儿那孩子玲珑心思,时常连我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旋即又是叹息一声:“你说这叫什么事。从前天天盼着他娶妻,他倒是把上门的冰人都拒了。这下他松了口,我却不敢随意相看了。”
淮安王道:“他是不是看上哪家姑娘不好意思开口,才让你去相看,到时候顺水推舟同意?”
忽地,长公主想起两枚失踪的玉佩,福至心灵道:“有理!”
京中适龄女子的名姓,一连串浮现在长公主的脑中。周尚书的二女、陈詹事的妹妹、还有晁尚书的三女……
她将这些名字心底都过了一遍,口中喃喃道:“到底是谁呢?”
-
谢蕴从廊下经过,清风将父母揣测的私语送入他耳畔。
唇畔不由泛起一丝苦笑。
真相远比这更加难堪。若是告知双亲,他们会如何看待自己?
世子的出云居迎来了归家的主人。婢女们十分勤谨着服侍,将卧房打扫得不染尘垢。薄衾之上熏了好闻的安神香。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