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
比如,中国大陆有价格的保护机制(卖出价格不得低于多少多少),不允许“裸卖空”(无券卖空,美国08年后也不允许了),限制卖空标的(只能卖空我国政府所圈定的那些股票)、限制空头仓位(比如融券规模不能超过多少多少)、每日披露融券余额(美国是一月两次),等等等等……所以,在我大A股,做空实际上并不存在(太难做了,难度大到无法实施,表面上有而已),所谓做空主要是说股指期货等等。
②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
APO:可理解为“买壳上市”,实际上更复杂一些。
③VIE(协议控制):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都采用了这个模式。先在境外注册公司(比如开曼),再与境内实际运营公司签订一系列协议,实现对境内实际运营公司的控制,然后那个境外公司去上市,但享有境内公司所产生的收益。新浪开始的模式,因为当时信息产业部明确规定ISP和ICP都属于电信服务事业,而电信行业禁止外商参与服务提供,按照规定,新浪作为国内公司是没办法赴美上市的。所以新浪想了个招,境内公司运营网站,再注册一家境外公司,提供广告以及技术服务,境内公司的收入转去那家境外公司,境外公司在美国上市,信息产业部同意了这个模式,于是新浪成为第一家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第44章 泛海集团反做空案(五)
在当晚的电话会议中, 经鸿向各大券商回应了下这次危机。
首先,经鸿与他的父亲经海平一样嘴硬,说, 泛海、清辉良性竞争, 屏蔽外部链接只是为了保护用户而已,泛海集团无法保证那些视频的内容, 是规避风险的方式,事实上清辉产品一直可以规避掉这些屏蔽, 泛海集团也没办法, 而泛海,同样采用一些代替了外部链接。经鸿还说,事实上,泛海受到的影响也并不是非常大,泛海不是电商平台, 利润来源是游戏与影视等, 而游戏与影视名字全都只有几个字且简单好记, 没那么倚仗外部链接。
其次, 关于游戏的问题, 经鸿按照官方口径,坚定否认中国官方“停发版号”这一传言, 说这一次的版号停发是因为机构改革,审批业务受到影响而已。经鸿引了一些数据:2012、2013两年, 过批游戏的数量是每一年500多个, 2014、2015是每一年700多个,而2016年是4000多, 2017年是9000多, 泛海相信, 趋势是非常乐观的。泛海相信监管机构仍然支持本土游戏,正耐心等待版号复发。而且实际上,这次版号停发之后泛海并未受到影响,重要游戏运营正常,即将推出的新游戏去年已经获得许可,并不存在“谁站得最高,谁摔得最狠”的状况,未来两年海内计划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经鸿还说,泛海的游戏部门正在进入国际市场,全资收购的“Saint Games”公司《远征》游戏引爆全球,目前日活已经过亿,最近半年游戏流水已经突破60亿美元,而根据以往的数据,这种表现的游戏将成为一颗常青树,这笔收购非常成功。其他收购也同样。同时,泛海已经在多个国家建了数个子公司,代理泛海自研游戏及投资游戏在海外的发行业务,Saint Games公司的总设计师承担了顾问角色。总之,泛海集团游戏业务正在扩展海外市场,并且对前景非常乐观。
第三,经鸿说正确的金融监管有助于市场健康。泛海重视金融风险,一直以来比起规模更重视稳定,重要的金融业务一直以来合法合规,从未游走于边缘,“金融严控”影响不大。
第四,经鸿拿出一些数字,说,长视频的广告费用确实是被分了不少,但“泛海娱乐”换帅之后,张丽眼光非常独到,上了几个爆款网络和好几个爆款综艺,将“未莱”“行远”等平台的又抢来不少。
第五,经鸿说,对新兴的科技领域,泛海技术“落后”一说完全是无稽之谈。人工智能方面截止目前,泛海集团全球专利的数量已经过万,某些领域甚至超过谷歌等等巨头公司,而且泛海去年聘请到了洪顼等等领军人物,技术方面更上一层楼。事实上泛海今年几个产品均达到了领先水平,肠道肿瘤筛查仪器准确率在98%以上,同时……
第六,“假房源”确实存在,但泛海希望空头方面多了解下中国市场。事实上,泛海一直在打击中介们的“假房源”,并不存在欺诈行为。经鸿举了一些例子,去年,那款APP上曾经推出“举报假房源”的活动,举报者可获得现金。同时,泛海已将AI技术应用到那款APP上,AI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比对房屋照片,识别出来相当大一部分的“假房源”。
第七,“分拆”一说是无稽之谈。泛海集团正考虑起诉相关的造谣方。
电话会议后,情绪基本被安抚了。
…………
第二天,泛海集团又发布了一份专业澄清公告,再接下来的交易日中泛海股价大幅回升。
然而到了盘后,股价却再次泻了一截。
原因有两个,首先因为记者发现,泛海集团上周公布的上个季度财报当中存在关于被SEC问询、调查的内容。
泛海表示SEC的调查完全就是例行调查,时间只是一个巧合,SEC官网上的文件也同样表明了这一点。可不知道为什么,一时之间,各个媒体竟大肆渲染“泛海集团遭SEC调查”,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而且其中许多都模糊了“例行调查”这一事实。
第二个是因为“未莱”。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未莱公布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而未莱的Q4财报上显示,未莱已将版权成本的计算方式由直线摊销改为了加速摊销。此前,按照美国会计原则(GAAP),版权成本的计算一般都是直线摊销,即,版权费用在版权期间,平均摊到每一年的成本上面。可现在呢,未莱表示,“加速摊销”更加符合中国现状,因为一部影视上线之后,关注度是第一年最高、最好,而后逐年下降,“成本分摊”并不公平。
乍一看,这只影响未莱自己。可实际上它也影响了泛海集团。
因为,如果按照未莱这个“更公平”的审计方式,泛海集团娱乐部门2018年是亏损的。
2017到2018年,视频网站“版权之争”愈演愈烈如火如荼,为了以后,在张丽的领导下,泛海娱乐购买、囤积了大量的知名IP,包括最近的知名IP以及过去的经典IP。而未莱呢,财力不足,在这波上掉队了,远远落后泛海、行远等等公司。
如果跟随未莱,被迫采用“更合理的审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