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音抬手执礼,声音缓慢:“如果殿下愿意,臣定然尽全力辅佐,助殿下早日夺得天下。”
“不行,”李煊收回扶杯子的那只手,下意识捏紧,“他再怎么狠辣无情也是大周的天子,我们身为臣子,又岂能有叛逆之心.....”
林音没有回答,只是再次拿出了一样东西,递给了面前的人。
这是一份浩浩荡荡的名单,上面记录了李烨登基开始至现在,所有被冤死或者诬陷贬谪的官员名单。
其中大部分都是清流官员,更不乏有出身贫乏苦寒之家的举子。
无一例外的是,全部都是不擅于心计,而忠于本心的耿直朝臣。
这些人中的每一个,李煊或多或少都知道他们的事迹,但如此多的人名和官职罗列在一起,场面还是十分震撼。
李煊的身形微顿了一下,视线缓缓僵住。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林音抬起视线看向面前的人,声音微沉,“既然君上无德,非但不能选贤举能,反而任人唯亲,重用奸佞。以至于朝中形成如今这样文武百官皆不为国,反而个个挖空心思去揣摩帝王心思的荒唐局面。”
李煊的视线依旧停留在那些名单上,脸色隐隐有几分泛白。
“这样的天下,又岂能长久。届时根本不必强敌来犯,光是我们自己,就足够让朝局动荡、天下倾覆。”林音微微摇了摇头,“如此,殿下还觉得认命伏死,保证己身青白就足够了吗?”
李煊的视线没有抬起,喉结轻轻滚了滚,却一个字都没有说出来。
虽然没有开口答应,但态度已经明显有所动摇。
“我虽未与殿下深交,但也能看出殿下绝非表面上那样离群索居。既然殿下也有匡扶乱世之心,为何不抓住眼前的机会,为自己,也为天下人博一次。”
林音坐直身子,再次抬手执礼:“臣言尽于此,还望殿下三思。”
语毕她站起身,缓缓后退了一步。
“等等,”李煊抬起视线看向面前的人,“你还有什么要求,一并说出来吧。”
林音的脚步顿了一下,唇边微微漾出一抹笑。
这是要答应了的意思。
林音停在原地,声音微低:“我希望殿下能永远保持本心,不被权利和利益蒙住双眼。”
李煊抿了抿唇,点头:“好。”
“还有就是,”林音平静地直视着对方的眼睛,缓缓补充道,“待天下太平、再无战乱之后,允许我卸去甲胄,倾出权利。给我和玄甲军上下所有的人,一个善终。”
-
林音离开后,寝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
李煊坐在碳炉前,单手撑在案几边缘,慢悠悠地往炉内递着银碳。
眸底的纠结与无措早已消失,只余下平日里特有的散漫疏懒。
须臾,唇边缓缓弯出一抹很浅的笑意。
寝殿正门再次被打开,谭锐行至房间内,低声禀报道:“殿下,人追上了,茶叶也送过去了。”
李煊慢吞吞地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铜夹,拈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
“属下按照您说的,专门跟林将军解释了,说这些茶叶都是黎夫人晒多了送到珵王府的,林将军便没多说什么,接过茶谢了殿下。”
谭锐犹豫了一下,还是压低声音问道:“殿下明明也在筹谋一样的事情,甚至早就预料到了林将军会找您合作。既然如此,为什么刚才还要犹豫那么久,是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吗?”
“我若直接答应,她反而会怀疑我的目的。”
李煊半垂着眼皮拈了拈手里的杯子,声音有点低:“只有我挣扎了、犹豫了、迟疑了,她才会信我真的毫无准备,才会对我放下惕厉,安心谋划接下来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摘自《明夷待访录·原臣》
第28章
船舶微晃, 夕阳悄悄落下,将整个河面铺上了一层赤红色的光,船身划过水面, 带出一圈圈粼粼的涟漪。
黎承宣软趴趴地卧在船内的软榻上, 脸颊贴着厚厚的锦被,声音有气无力:“沉书......沉书我是不是快死了。”
李煊收着衣袖, 单手将一碗黑乎乎的汤递过去,言简意赅道:“你只是晕船而已。”
黎承宣探头看了一眼, 眉头皱得更重了:“这什么, 怎么这么黑。”
“晕船汤,”李煊敷衍地哄着他, “喝完就好了。”
“真的吗?”黎承宣可怜巴巴地看着他, “我怎么觉得你在骗我。”
“......”李煊依旧端着那碗汤,面不改色地说着瞎话, “是真的,你先喝了。”
这只是一碗缓解晕症的汤药,自然做不到药到病除。
但为了让小黎大人乖乖喝药, 李煊还是果断选择了信口胡诌。
“哦。”黎承宣颤颤巍巍地支起身子,就着李煊的搀扶,将那晚又酸又涩的汤药一口气灌了下去。喝完之后“啪嗒”一声栽倒在李煊身上, 话都说不利索了。
“我一定快死了,快死了......我真是后脑勺被门挤了,才会脑子一抽,答应跟你一起去汝州查案子......我后悔了,我想回家......回家......”
“再有一个下午就到汝州地界了, ”李煊转手将空了的药碗搁在一侧的桌面上, “现在回去, 你还要继续坐两天的船。”
黎承宣委屈地抽噎了一下,一个字也说不出了。
此次去汝州,是因为安阳大长公主府内遭盗贼洗劫,丢了很多贵重的御赐物品。大长公主一气之下给皇帝递折子,求圣上严查此案。
礼部按规矩提出建议,陛下姑母年事已高,出了这样的事情,需要有皇家的人前去安抚。
这样吃苦又不讨好的事情自然没有其他人愿意去接,所以任务便落在了一直赋闲在京的珵王身上。
同样被委派了查案任务的黎承宣,早早就自告奋勇地跟陛下提议,由自己与御史台监察御史林芥一起去汝州调查失窃案。
之前因为盛钦的案子,黎承宣与林芥合作过一次,这次自然轻车熟路,更顺畅一些。
只是没料到,刚一出城,小黎大人就败在了晕船上。
不光人被折磨的憔悴了一圈,还差点吐掉半条命。
好不容易等船舶靠了岸,黎承宣几乎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了。
最终还是被前去接人的大长公主之婿孟长知,连同李煊和林芥一起,合力将人抬下了船。
孟长知是当今皇后的弟弟,昌国公孟季元的独子,自小便与黎承宣一起在宫内听学,自然与之相熟。
接到人后扶着李煊的肩膀笑了一路,回到府内还在捂着肚子笑。
孟长知本就生了一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