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


铺子后还得去收毛猪,二来家中活计也不能全扔给丛春花和关老太太。

剩下的这半头猪肉卖得有些耗时了,好几日都是等着在县城找活的人下了工后那一阵子才卖出去的,再等他们收了毛猪后回家天都快黑了,根本没空能干家里的活了。

虽是现在收工早的时候收毛猪时一次会多打探几家,将后头几日的也定好,下次直接去收便成,但这省出来的时间也是很有限的,赚钱的同时不免叫人有些苦恼。

这日早上下了点蒙蒙小雨,李青山便只杀了一头猪,待到午饭前就卖光了。

两人洗涮完切肉的东西,李青山又挑水将铺子里的水缸都灌满后,两人锁上铺子收毛猪回家。

柳鱼道:“今天终于不用再和那几个妇人和夫郎周旋了。”

这几个人跟约好的似地,铺子才开九日,就已经接连三日掐着还剩最后一点肉的时候来。

这时候剩的肉都是被人挑剩下的,本也是便宜了卖的,但这几人还要杀价,价钱压的低不说,就是你不卖,他也不走一直缠着你,扰你做生意。

昨个儿方哥儿看不惯,险些与这几人吵起来。

怕事情闹大影响他们两家的生意,柳鱼还是将那点剩下的猪头肉便宜卖给了这几人,其实心中憋气的不行,已经在暗想有什么既不影响铺子生意还能整治这几人的法子了。

“明个儿十五大集不愁卖,他们定是也不会来。”李青山看着柳鱼发愁的样子道:“以后若是他们再来,咱们就不卖,大不了留给自家吃!”

若是依着他,强硬一点吓唬一下这几人就成了。但柳鱼拦着他不让,怕这几个妇人和夫郎在外头说什么不好的话,且他们新开铺子就弄出这样的事,被人加油添醋地传出去总归影响不好。

“一个猪头能出五斤肉呢!”就是李青山干了屠户后,他们也没奢侈到天天吃肉的地步,且两个猪头就是十斤啊,天天卖不出去,岂不浪费?

柳鱼越想越生气,“那几个人太贼了,昨天我远远看到一人打南边来了,刚要把肉藏起来,没想到突然又从北边冒出来一个!”

堵了他个正着!

李青山闷笑不已,牵他的手哄他:“别生气了嘛,这几日难得能收工这么早。”

雨很小,下了一小阵,到了正午这会儿天又晴了。

“我才不跟不相干的人生气!”而今他日子这般顺心,这种事也只是嘴上说说并不会真叫他记着影响他的好心情,柳鱼抱着李青山胳膊,眉眼弯弯地细细与他说:“地里的豌豆尖能掐了,一会儿咱们回去掐一点做了尝尝。明天大集,早起掐一些放在铺子门口顺道卖了换钱。”

“嗯。”李青山点头,星眸也染了笑。

第74章

柳鱼而今几乎一整日都在铺子里,家中关老太太上午也不得闲,丛春花一个人要操持家里家外,因此他们早就不再挖野菜去卖了。

不过平常还会帮李大伯家代卖,铺子左右两边各一扇大窗户,左边如今是空置的,右边就是卖肉的窗口,柳鱼便将菜摊摆在门口靠右边窗户的地方,叫人买肉的时候便能看见。

价便宜,割肉的时候顺道买点新鲜小菜的人还挺多的,反正李大伯家那点小菜日日都能卖光。

对此,李乐容很是高兴,他终于也能赚钱了!

两人回到家,把两头毛猪卸下来,明个儿要杀的羊在前几日已收回来了。

丛春花一听他们还没吃午饭,就要去炒菜。

“娘,先等等,我们下地去掐点豌豆尖回来再弄。”

“你们去!”丛春花笑道:“都累了这么久了,好不容易有个空闲,总不能只吃一个菜,我先炒个腊肉。”

李青山和柳鱼都笑了,拿着提篮下地。

地里的麦苗已又长高了一截,已开始抽穗了。豌豆虽是种在田垄上,但因着麦苗长得高,又多,远瞧着根本就看不见它,摘起来还挺费劲的。

两人一边摘着一边讨论给豌豆搭架的事,“铺子现在生意稳当了,就这两天吧,我去买一批长木枝来,趁着现在豆苗还没长多高,这活咱们慢慢干就行。”

五亩地呢,还是和麦子套种的,搭架定是费劲。现今他一天一大半的时间都要忙生意的事,地里的活顾忌不到,也不能次次都要麻烦李大伯家帮忙。

“嗯。”柳鱼点头,又道:“这样不紧要的活咱们慢慢干就成,但等五月割麦子的时候,咱们直接花钱雇人。”

割完麦子不仅要抓紧时间晾晒、碾麦子,还要耕地除草浇水施肥种谷子,然后还要罱泥堆肥,一大堆活计呢。

想到去年收谷子那一阵子李青山的辛苦,柳鱼就心疼的不行。

“那是自然!”去年柳鱼跟他一起下地割谷子的时候,李青山就想等以后有一日定不能再叫柳鱼这么辛苦,没想到只半年的功夫,这决心就实现了。

不仅柳鱼,他也能叫他娘和奶奶享享福了,以后再不要干那么累的活计了,李青山想想就高兴。

两人摘了约是有两斤的豌豆尖,回家一择再一炒就只有一盘的分量了。

这菜呢,是吃它的清鲜味儿,所以做法很是简单,只放了点蒜片一炒,加了点盐调味便极是鲜美。

丛春花尝了一口道:“这东西味道还挺好的。”

毕竟难见有种这个的,山脚下倒是有野生的,但外头野菜那么多,平常也想不着吃这个。

柳鱼道:“明天早起一点摘了拿去卖。”

丛春花募地笑了,她这个儿夫郎就是有主意,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夫郎。

她再看忙着给柳鱼添菜的李青山,心想你个臭小子就感谢我吧,要不是我当初要死要活的逼你娶了,你现在哭都找不着地方!

铺子接连盈利了这么多天,刨去又新给家里添的麦子和豆子等粮食的花用,他们手里又有四两多钱了。

虽是如此,但其中三两的银子是每日收毛猪的生意本金,剩下一两就是为着这月十五收羊准备的,这钱压根就没敢动。

而今李青山记账,还是用炭笔草草写在从显虎那借来的麻纸上的呢。

他们这样的小本生意是不用上商籍的,但虞朝商税二十税一,在有了铺子不用交给衙门摊租后,他们就得按年交商税了。

这样以来就得好生记账,好在李青山读过两年蒙学,记账只写个收毛猪花了多少,当日猪肉卖了多少,盈利多少就成了,就是从一到十这些字,还是挺简单的。

等明日大集那两头猪和一只羊卖出去,再收回点本金赚点钱,就能买账本和笔墨砚台了。

除此之外,还要给李青山量身定制一张切肉的案桌,铺子里还得打一口新锅再添补点其他的东西,然后最好再换个大点的板车,都是大头的花用呢。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