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又明亮,慷慨地倾泻在他闪光的球拍上,一闪一闪,和姜明脸上的笑容一样一样的。柯向瀛已经开始喘气了,他拄着拍,抬了抬手,做了个招呼的手势,然后先走到姜明一边,两个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才一起往场边迎来。

“我建议,先喝一杯东西,再开始打,这样比较公平。”柯向瀛抢先发言。

“你们俩男的本来体力就有优势,我看现在正好。”杨娜佯怒抗议。

“但周鹤的装备好,你看他都用高档球拍了。”姜明赶紧耍无赖。

杨娜这才又笑了,“他还说这都是为了月底厂里运动会准备的。信他,他就是自己想玩。算了算了,我也想喝汽水。”

姜明见杨娜和柯向瀛买汽水去了,便走到椅子边,大摇大摆坐下,翘着二郎腿,眯着眼晒起太阳。周鹤也想躺,他趁旁边没人,把隔壁球场椅子上人家用来占位儿的毛巾放地上,拖着椅子撒腿跑了回来。姜明见状,翻了个大白眼,周鹤浑然不觉,“唉,”他抬手晃晃姜明的肩膀,“你还记得上次杨娜带来的那个女的吗?你怎么之后也没再给人家打电话?你别没明白是嘛意思吧。”

“我又不傻,不喜欢还不行吗。”姜明打了个哈欠,阳光太舒服,他睁开一只眼睛看看周鹤,“你有婆婆妈妈琢磨这些闲篇儿的功夫,不如也去复习电工基础,你信不信,我这次准能把职称考下来。”

“我男子汉大丈夫我琢磨嘛了,这不是杨娜跟我说的——”周鹤最后还是加了一句,“那女的爹是物资局的干部,自己又是大学生,你这还不喜欢?那你喜欢嘛?仙女?”

“你想跑物资局的关系,也不至于卖自己亲师哥吧。而且啊,人家大学生,还不一定看得上工人呢。”姜明没过脑子就蹦出来一句,话出口才发觉不对,正好,柯向瀛和杨娜拿着汽水也回来了。

“小柯,姜明骂你呢,说大学生傲,瞧不起人!”周鹤立马一个挑拨离间。

“他是工人家属,怎么能一样!”姜明急中生智,赶紧找补。他觉得自己简直跟吕蒙似的,书没白读,要不然怎么能有这样的智慧?他挺得意地伸手就管柯向瀛要汽水,结果被柯向瀛直接用沁凉的玻璃瓶怼在脸上,冻一激灵。姜明擦把脸上的水,继续努力岔话题,“周鹤,咱俩要不先单人打一盘,赢了输了,有本事别赖搭档。”

姜明一打岔打出二里地,叫周鹤压根没功夫细想这个“工人家属”是从那条线赁起,他说:“嚯,这么自信?比比就比比。”

周日的网球比赛他们最后也没打成双打,四个人谁也不服谁,轮流打来打去,一直到天擦黑,姜明和柯向瀛打了最后一盘。为了一个球到底压没压线,俩人说着说着,闹起来意见,拿球拍当宝剑,跑来跑去一番刷刷对砍。直到一个小毛孩子跟爷爷打旁边路过,挺大声说:“爷爷爷爷!上回大宝要和我这么在班里追跑打斗,就跟这俩哥哥似的,我都没理他,您是不是得奖励我根冰棍儿?”

第17章 虚构 16

========================

国庆前后,按柯向瀛的说法,就是北地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感谢全球变暖或者厄尔尼诺),总之现在天气不冷也不热,秋风爽朗地吹着,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天空清清亮亮。“蓝得跟化学染料似的,真漂亮!”姜明这样总结道。

他们正在家里试着衣服,什么百货大楼,国际商城的购物袋已经乱糟糟扔了一床,现在,他们开始拆内联升的袋子了,不用说,里面肯定是双正流行的“旅游鞋”。

他们确实也是要去旅游了。国庆前,姜明和周鹤没什么悬念的在厂里比赛时拿了个第一,工会发的奖是一人一双旅游鞋。柯向瀛见了眼馋,也想要,正好,月底出版社给他结了帐,真是好一笔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地摊文学真有钱能赚,柯向瀛纳闷,难道人民群众就这么爱看毫无营养的冒险故事?他只是根据自己在工人文化宫阅览室里广泛阅读低级趣味小说总结出的套路,一边写抓特务,一边写阴谋论。柯向瀛想不明白,姜明也不能给他解答,他只会说,啊,好好看,快点告诉我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好人抓到坏人了吗。

有了钱,怎么花就成了问题。说是要买一台空调吧,还是有点紧张,何况根据李大妈的小道消息和老柯的默认,他们怕是快分房子了,没必要再添置大件。那这钱拿来干点嘛呢?柯向瀛正思来想去,有一天姜明看着看着报纸,突然念出声来,“越来越多的新婚夫妻选择蜜月旅行这一方式增进感情。”

反正国庆将近,面对这样明晃晃的暗示,柯向瀛自然无有不从。挑来拣去,上海太远,北京人多,蓟县近得叫人都不想去,最后,他们选定了泰山作为目的地,两个人都没出过这样远的门,一时间紧张又兴奋。所谓穷家富路,旅游装备自然要买好,先从头到脚买身新衣裳,然后呢,正好给柯向瀛买旅游鞋。买鞋的时候,柯向瀛特意和姜明挑了同款,一双红道,一双蓝道,看着两双脚比在一起,柯向瀛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就甜丝丝的。

试到最后,柯向瀛一身新衣新鞋,浅蓝色的牛仔裤,撞色的宽松棒球衫,活像个才读书的大学生似的,又鲜亮,又俏皮,姜明看他长得美,自己心里便也觉得美,他又兴起了一个主意:“我瞧旅游风景区拍的那种照片特别二百五,要不我们自己买个傻瓜相机,自己拍,你说好不好?”

柯向瀛拉开抽屉翻了翻存折,“那买个长城牌?”

姜明摆摆手,“钱这种东西也不是省出来的,咱们不如买个日本进口的,一步到位,国产还是不行。”

“好嘛,真难得听你说一句国产不行,昨天不是还大放厥词,说再过几年就把火车头出口到外国去?怎么,小小一个照相机还难倒英雄汉了,让我看看,今天太阳打哪边儿起来的?”柯向瀛跑到窗户边,作势就要去找太阳。

“你这张嘴啊!”姜明无可奈何,只能走过去低头,好脾气地吻住。顺势,柯向瀛往上一蹿,搂着姜明的脖子,整个人挂到工人身上,几乎就差打个小旗,上书四个斗大的汉字:快来干我。

这也是姜明顺毛顺出经验来了,有问题就去亲一亲。没办法,谁叫柯向瀛实在是个挑三拣四的性子,这不,两个人临出门,还没上火车,就又拌上了嘴。从天津到泰山,火车且得开一阵,姜明心里合计,过德州时可以下车买只久闻大名的扒鸡。柯向瀛说不要,火车站卖的肯定“不正宗”,“不卫生”,他宁可饿着也不吃半口。姜明说那好吧,我们买张大饼,你随便带点什么,拿饭盒盛了,到时候一卷,多方便。我看不如酥酥地炸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