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我最近也忙,等下礼拜,我请你们吃好的,吃西餐。
“你捡钱包了?”姜明一脸惊奇。
周鹤摇摇头,“你先忙你的,这儿不方便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那我带个人成不?”
“你邻居,行,没嘛不行。”
第12章 虚构 11
========================
周鹤和姜明定了歇班的日子去吃起士林,去之前,周鹤说要先带姜明看个东西。他们俩一直坐车到北辰,下了车,又走了两公里,周鹤才在一处厂房前面停了。以姜明这种国营大厂工人的眼光看来,这家挂着“农机厂”招牌的企业,从里到外透着一股老坦儿气:大门那么窄,还停着自行车,要知道,他们机车厂的厂区里可是有铁轨能进火车的,至于厂大门,那更是神圣的地方,别说停自行车了,就是在门口推着车卖东西都不行;走进去,红砖的厂房外面长着杂草,里面的设备又老又旧,都是他们厂里淘汰不要的型号,大周六的,几个精神面貌远说不上好的工人说着一口郊区口音,聚在一起嘀咕,似乎是设备出了什么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那几个工人一看周鹤,马上站了起来,忙不迭地问好,“周主任。”他们抱怨道,“您可来了,这回的钢材也太次了,出来的产品质量能过质检吗?”
周鹤一挥手,“没事儿,就这么着吧。”
姜明不赞同地摇摇头:“这样肯定达不到产品设计的使用年限。”
周鹤一笑:“能卖出去不就完了。叫你来,是想和你商量商量,你觉得这个厂子怎么样?”
“不怎么样。”姜明诚恳地说。
“我就知道你看不上,但你知道我在这儿一个月能拿多少钱?”周鹤伸出手,撑开五个手指头,“这个数!”
姜明冷笑一声:“我早就知道你在外面干私活,心才都不在厂里了,没想到你挺能耐,都周‘主任’了。”
周鹤走到姜明身边,压着嗓子说:“那你知道这个厂是谁承包的?是杨娜她爸和咱厂里管供销的王主任。我听杨娜说了,咱厂啊,年年亏,光去年就亏了一千多万,厂长和老柯这俩傻帽,眼热人家大无缝起来了,也想搞新技术,靠技术翻身。他们就不想想,凭咱厂这些业务员,一个一个眼高于顶,不送礼不请客,那设备卖得出去吗?杨娜说,就为这条法国生产线,咱厂又贷了几千万,我看,咱厂算是快完了。人挪活树挪死,姜明,咱俩是兄弟,你要不要考虑考虑。”
“能不完么,厂工会主席都自己跑外面另立山头了。”姜明不阴不阳地说了一句,对周鹤递来的橄榄枝不置可否。
“哥哥诶,你管那个!到时候下岗你就傻眼了。现在凭你的技术,赚钱还不容易?”
“你也说我有技术,那我怕什么?你觉得厂子要黄,我看要是没有你女朋友他爸这号人,厂子也不一定能黄。”姜明还想说吃里扒外,终于考虑到杨娜和周鹤的关系,又把话吞了进去。“这事儿到此为止,咱俩各有各的道儿,我反正不会离开厂里。”
周鹤狠狠地一跺脚,几个工人齐齐抬起头看他,“看嘛看,有什么好看的,一帮农民!干活干活!”周鹤骂骂咧咧,正好脚底下有个塑料壳,也被他索性起脚踢出老远。姜明撇他一眼,走过去,把那块塑料捡起来,找个操作台放上去,省的绊倒人。
“行了,他们又没招惹你,咱回去吃饭吧,我都饿了。”姜明拍拍周鹤,作出轻松的语气。
周鹤欲言又止,等他们上了回市里的公交,周鹤终于鼓足勇气,“姜明,你是不是瞧不起我?”
“我要说实话,你一会儿吃饭还结账吗?”
周鹤白了一眼姜明,心里却松了口气:“结!行了吧。”
“比起王主任,你算什么呢,凭本事吃饭而已。我顶多有点可惜,你那些本事,却要对着这么堆粗制滥造的玩意儿。我还记得咱刚进厂时,厂里接了研发重载电力机车的活,那真的是从上到下抓瞎,最后还不是靠师傅们一点点磨出来?要我说,那才叫干活呢。”
“是啊,我还记得那会儿刘工一个人盯三台机床,可把他能耐坏了。不过也没辙,我家情况你知道,老娘那病花钱太多,我还得攒钱结婚。”
“所以你干嘛觉得我要瞧不起你呢?”姜明收了脸上的浅浅的笑,“你对得起自己就行。”
公交开到西南角,他们下来又倒地铁坐到营口道,柯向瀛骑自行车过来,早就到了,正站门口等人。他今天特意穿了件他哥从广东买回来的外贸衬衫,配着西裤,吹了头发,往西餐厅门口一站,脚底下踩着绘有K字母的大理石瓷砖,白面皮,红嘴唇,倒有点过去时髦小开的模样了。
姜明果然眼前一亮,直夸他精神,说着又要上手拽衬衫,“什么料子的?可真衬你,抬气色,像个大学生。”
周鹤有点强迫症,啪一下打开姜明的手,“你那脏手还拽人衣服。小柯啊,姜明跟我讲说,我上回瞎传你闲白儿,耽误你事儿,真是对不住。走,今天想吃什么就点,我请客。”三个人走进餐厅,沿着旋转楼梯上到二楼,选了个靠窗户边的位子坐了。头上是彩玻璃的吊灯,脚下是实木的地板,白桌布配着红色的假花,服务员大姐把菜单“啪”往桌子上一扔,这就是天津的西餐厅了。
三个大小伙子饭量都不小,罐焖牛肉和奶油杂拌自然是必点,在天津吃西餐也不讲究一人一道菜分餐,姜明和柯向瀛有商有量,又一起点了道红烩鱼,还叫了米饭。
一顿饭吃的风卷残云,周鹤是头一回来,姜明和柯向瀛小时候都被家长带着来吃过几次,俩人对着空碟子就点评上了,姜明说他记得小时候,罐焖牛肉上的面包盖是拿烙饼做的,周鹤不信,柯向瀛说我也记得,我爸还觉得倍儿好,这叫发扬民族精神。
周鹤大笑,他妈的民族精神,这不跟咱副厂长讲法国生产线一样吗?笑完,周鹤觉得也是时候了,他就说:“早就想知道,你是柯厂长家孩子?”
柯向瀛诧异地扭头看姜明,姜明正低头拿面包刮盘子,满脸无辜地眨了眨眼睛。周鹤笑说:“别看了,你邻居是属茶壶的,一个饺子都不往外倒,是杨娜和我讲的。”
“是,你找我爸有事儿?”
“也没嘛事儿,就上回,杨主席不是和你爸闹了点意见,其实也不值当,我就想,咱们做小辈儿的,也管不了他们,只能给说和说和。”
“我不知道啊,”柯向瀛有点赧颜,“他是回家老生气,但我总闹不清因为嘛,我不太关心我爸厂里的事。”
“那也没关系,这盒点心你就拿着,送你爸也行,你自己留着也行。反正呢,我看,说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