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23-01-21 09:04:52~2023-01-23 13:53: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6703633 19瓶;然 9瓶;请大大尽情撒糖! 5瓶;蓝桉 2瓶;甜甜圈转圈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7章 稿费

◎一篇文章就能值八块钱?◎

过了几天, 就到了大队放假的时候。

“申宁,你又要去供销社啊?”宋雪洁问。

难得今天不用上工,她一大早来找申宁上山挖野菜,没想到, 看着她拎着筐子要去县里。

申宁晃了晃空荡荡的油瓶, “没油了。”

她吃油是为了香, 不像别人家每天只用筷子蘸点油星子, 自然吃得快。

而且上次借了陈明英的纸笔后,后几天一直没见到他,她想自己去供销社买一点。

宋雪洁想了想自己有没有缺的东子,最后摇摇头。

“那你去吧,路上小心。”

看着申宁的背影渐渐远去了,宋雪洁想了想, 去了孙大娘家。

孙大娘一直说可以带她去挖野菜呢。

天气越来越热, 道两边的枯黄染绿, 草叶密密匝匝地伸展着,蚂蚱在其间跳跃。

申宁走在去县里的土路上, 脚步轻快, 落地没有声音。

等到县里的时候,路上的人骤然多了起来。

挎着土气筐子的申宁走在人流中, 明明穿得最普通, 却有无数人注视,她浑然不觉, 直奔红星供销社。

刘庆妹坐在柜台后头打毛线,和人唠得正欢快, 骤然, 却感觉周围静了下。

主任来了?

她动作一顿, 悄悄把打到一半的毛线塞到屁股底下,这才笑着抬头。

眼前一亮。

走进供销社的姑娘穿着黑色半截袖和长裤,简单得甚至有些简陋,裤腿短了,露出一截修长小腿。

她一扬手,大半条胳膊白得晃人眼,和之形成鲜明色差的是,她鲜红的唇和漆黑的发。

乌发红唇雪白肤,样样都招人眼。

正要出去的小青年眼都看直了,脚步一拐,脑袋砰的撞到门上。

这一声脆响唤醒了周围呆愣的人,小青年脸色涨红,扭着脸一溜烟跑了。

申宁毫不在意,在其他人若有若无的注视下,直奔刘庆妹的柜台。

这么一个明艳大美人奔自己而来,刘庆妹红光满面站直了身体,比受了主任表扬还骄傲。

她故意亲近地喊了声,“申姐!”

语气娇滴滴,叫得比亲姐还亲近。

申宁奇怪地看她一眼,但刘庆妹一向鬼灵精,她也没在意。

她指了指桌上的本子,“给我来个本子,再来根铅笔。”

钢笔比较贵,还得搭配墨水,所以她决定买根几分钱的铅笔用着。

申姐以前从来没买过学习用品,刘庆妹心思一动,立刻想起了许久之前的那个漂亮男青年。

她挤挤眼睛,压低声音,“给谢同志买的?”

申宁一愣,叹了一声,“不是。”

见她神色不对,刘庆妹也一愣,“你俩不会闹掰了吧?”

对象可以闹掰,朋友也可以,申宁自然以为她说得是后者。

她想起最近谢温时的冷淡态度,有些郁郁,“是啊。”

刘庆妹大惊失色,“啊?!”

这一声音量不小,把周围人本就关注着的目光又吸引了过来。

刘庆妹却顾及不得,震惊地凑近了申宁,“咋能啊?”

就申姐这张脸,哪个男人能拒绝?

看看手上的纸笔,她以为自己猜到了真相,迟疑道:“他不会是嫌弃你文化水平低吧?”

申宁一愣,小伙伴应该是因为举报的事情生气吧。

但是……她想起他问她“扫盲时睡觉”的语气,觉得刘庆妹这句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见她不回答,刘庆妹更肯定了自己这个猜测。

她把本子拍到桌上,恨恨道:“我就知道,这帮大城市里来的人都清高得很!”

不然,申姐要是真想处对象,这十里八乡就没有拿不下的小青年!

申宁的目光却缓缓下移,落到了本子上。

要不——她再努力学学认字?

刘庆妹见她不止不生气,相反,还一脸跃跃欲试地看着纸笔,她不敢置信道:

“你不会是要为了他学习吧?”

她头一次这么大胆子,想晃晃申宁的脑袋看里面是不是进水了。

申宁却已经把钱塞给了她。

刘庆妹沉浸在向来威风凶悍的人为爱低头的事情中,递给她铅笔本子,又打了油,等申宁要走出供销社的时候,才猛地想起了一件事。

“申姐!”

“下午我哥去你们大队借你搜山!”

申宁没回头,她随意一扬手表示听见,指尖一勾,是潇洒又恣意的姿态。

她直接回了红江沟大队,出县城时,和一个邮递员擦身而过。

邮递员穿着绿汗衫戴着绿帽,骑着辆半旧的大金鹿牌自行车,一路嘎吱嘎吱的蹬过。

申宁享受着暖洋洋的阳光和青草香,走得慢慢悠悠,很快,就看不见车屁股了。

邮递员一路猛蹬车,没花二十分钟,就进了红江沟大队。

自行车上的铃铛轻灵作响,没一会儿,后面就粘了一堆小孩子。

“自行车!”

“大金鹿!”

邮递员脚踩着地,侧身笑眯眯问:“小同志们,你们知道谢温时住哪块儿不?”

小孩子们面面相觑,他们哪知道队里谁叫谢温时?

想了半天,有个小女孩眼睛尖,叫住了不远处经过的大队长。

“叔!这个邮递员叔问谢——”小女孩卡了壳。

“谢温时!”邮递员连忙接下去。

这个邮递员常负责红江沟大队这片的包裹信件,和大队长也十分熟悉。

大队长走了过来,十分奇怪,“你不是前两天刚来过一趟吗?咋又来了?”

为了节省人力,县里的信件是每个月让邮递员送一趟,除非极其重要的东西,不然,邮递员是不会再来的。

今天这情况明显就很特殊。

邮递员嘿嘿一笑,脸膛通红却不说,“你先告诉我谢温时搁哪儿?”

“他是知青,现在应该搁知青点吧,”大队长回答道,忍不住追问:“到底是啥事儿啊?”

邮递员摇摇头,依旧不回答。

两个大人带着一连串小孩子,浩浩荡荡往知青点的方向去了。

原本八个人的知青点只剩下六个人,显得更加寂静,都各自在屋子里忙自己的事。

谢温时坐在院外的树下,借着树荫乘凉,膝盖上还放了张报纸。

邮递员他们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