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妻的身份,也把桂姨娘的身契还给她,早已不是奴籍,是良家子身份,只平妻到底不算妻,其实还只是妾,不过占了个妻字,是可以休妻和离的。

只要桂姨娘愿意,跟闻老爷子和离,闻氏也愿意赡养自己的老娘,偏生桂姨娘也是个软的,不敢跟闻家人闹翻。这应该也跟桂姨娘是闻老太太身边的丫鬟有关,当丫鬟当了一辈子,至始至终被老太太压着,起不了反抗的心思。

不过以后都在饶州,总有法子的。

许沁玉也不愿见到桂姨娘一直被蹉跎下去。

离开衙门后,闻氏一直眼睛红红的,既担心姨娘也担心儿子。

几人抱着两个孩子,很快就寻到一家客栈。

客栈他们没敢找太差的,身上还有九十两银子,怕遭贼惦记,太好的客栈也住不起,就找了个中等的,要了个大通间花了一百文钱,勉强够挤他们六口人。

找到住的位置,裴危玄就不省人事了,闻氏眼泪都落了下来。

交代好宁姐儿把两个孩子看好,许沁玉跟闻氏出去找了郎中。

郎中也好找,附近就有个医馆,郎中来给裴危玄诊脉,诊着诊着,老郎中的表情凝重起来,“的确是热病,应该是淋了雨吹了风导致的,但,但……”

但虽是热病,可也有其他症状,甚至还时不时摸不着病人的脉象,就感觉这幅身子骨应该死了,可的的确确还活着。

等到郎中把这情况说出来,闻氏眼泪也跟着落下来。

郎中还说,“令郎这身子骨可经不住继续折腾下去,其他症状老夫实在琢磨不住,有点像中毒,但老夫对毒这反面不甚了解,也只能先开些退热的药,先把高温退下去再说,夫人若担忧,可以寻另外的郎中瞧瞧看。”

闻氏呆住。

许沁玉也愣住,没想到便宜夫君的病情这么严重,身上竟然还有毒,这一路都是他抱着背着两个孩子,还以为他就是身体羸弱些。

但是便宜夫君是以前就中了毒还是流放路上?

思忖片刻,许沁玉也琢磨透了点,便宜夫君贵为四皇子,是大皇子胞弟,又是皇后所出,只怕早在宫中就被人下了毒,她可是知道历史上为了皇位那些皇子们争斗有多恐怖,也能解释新帝为何敢放他离开了。

且瞧闻氏这样,似乎还不知儿子中毒的事儿,婆母也是真的单纯,到底怎么在宫里头活下来的,还坐上皇后的位置,真就是气运好。

闻氏伤心欲绝,郎中开了药也是许沁玉交了钱跟着去拿药的。

退热的药并不贵,许沁玉回来跟客栈厨房借了个小炉子和陶罐来煎药。

回来的路上,她还顺带买了些吃食和几身中衣冬衣,都是估着他们六人的身高体型买的,流放路上的一个多月一家六口都没洗漱过,身上又酸又臭,客栈掌柜让他们来住店都算人好。

回来后,闻氏在后厨煎药,许沁玉就跟客栈要了热水里里外外洗了通,换上中衣跟冬袄,整个人都舒服的吁了口气。

她买的衣裳都是图便宜和舒服,不在乎款式,颜色也是很老气,穿上就有点丑。

她洗完又喊了热水让宁姐儿洗漱,两人都洗过给两个孩子洗。

等到浑身上下都干干净净舒舒服服时,她才把买的肉包子拿出来分给大家吃。

大肉包两文钱一个,味道一般般。

两个孩子吃完就睡下,许沁玉去后厨替下闻氏继续煎药,让闻氏回屋洗漱吃东西。

第8章

闻氏回屋洗漱,许沁玉留在小厨这边继续煎药,煎好药她把药汁倒出,药渣保存好,郎中说药渣可以熬三次,还要留着明天继续熬。

回到房间,许沁玉发现闻氏就勉强吃了个包子便守在裴危玄身边,忧心忡忡,眼眶还红红的。

许沁玉也不好劝什么,把药碗端过去,让闻氏给裴危玄喂药。

她则去跟客栈掌柜买了点烈酒,晚上便宜夫君的高热要还退不下去,就得用烈酒稀释给他擦身,这样可以物理降温。

买回烈酒,许沁玉跟闻氏交代要怎么用,闻氏点头。

许沁玉跟着闻氏守了会儿,发现裴危玄躺在那儿动也不动,好像连呼吸都没有,总忍不住有点担心,想伸手探探他的鼻息。但闻氏在,许沁玉也不敢伸手去探,陪着闻氏坐了会儿,想着明儿还得出门,跟闻氏说了声就去睡了。

难得睡个好觉,次日醒来已经辰时,外面有扑簌的声音,许沁玉起床穿上冬袄,走到窗牖边打开条缝瞧了眼,竟是下雪了,还是雪粒子,扑簌簌的打在窗牖上,冷风一下子就吹了进来,她赶忙把窗牖给关上,回头去看,裴嘉宁正带着凤哥儿和芫姐儿守在便宜夫君的床头,闻氏守了一夜,这会儿应该是睡下了。

许沁玉过去小声交代裴嘉宁,“宁姐儿,你守着四哥,我出去买些粳米和鱼回来做鱼片粥。”

她打算煲点生滚鱼片粥,给大家补补身子,裴危玄还病着,鱼片粥比较好克化,又温补,适合他吃。

裴嘉宁一听四嫂要买鱼回来做鱼片粥,张了张嘴,想让四嫂买些肉回,做肉羹粥比较好,因为鱼腥鱼刺也难处理,但想着鱼便宜,肉贵,家里要省银子,便什么都说不出口。

凤哥儿和芫姐儿眼巴巴的望着她。

许沁玉朝着两个小孩儿笑了笑,摸了摸他们的脑袋,“凤哥儿芫姐儿乖,一会儿给你们带糖吃。”

从原身记忆里,这两孩子以前也长得粉雕玉琢,漂漂亮亮,可现在两孩子瘦得跟豆芽菜似的,连眼神里都死气沉沉,稍微有点动静就满眼惊惧,连她都看的心疼。

许沁玉出去买了些粳米和一条大青鱼,古时候的鱼贱如土,何况周围还有条大运河,就更加便宜,这么大一条青鱼,六七斤重,才十文钱,折算下来不到两文钱一斤。

她又买了两斤粳米,古代粳米和肉都挺贵,粳米差不多就是大米,但比大米更有嚼劲些,营养也更好点。

粳米十一文钱一斤,肉的话得三四十文一斤,这还是普通猪肉,其他羊肉牛肉更贵,不过牛肉一般没得卖。

这也是古时的人一个月都不定能吃得起一顿肉的原因,也很少吃粳米,粳米都是富贵人家或者大家族世家皇族的人才吃得起,都太贵了。

除了粳米和青鱼,许沁玉还买了些豆腐,豆腐一文钱一块,她买了几块。。

之所以买这么大条鱼,她也是有别的打算。

回到客栈已经辰时过半,差不多八点。

这里的人一天大多吃两顿,早上九点多一顿,下午四点多一顿。

许沁玉去找了掌柜,跟掌柜说还要继续借用小厨房煎药做吃食,所以每日给掌柜三十文钱,但需借用掌柜厨房的一些调料,像是盐巴生姜大蒜大葱酱油跟醋,古时候也就这些普通的调味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