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
何氏倒也想让老大媳妇在家养着,但家里现在又加了一门生意,需要的人手也就更多了,这做的都是吃食生意,家里几个儿子能帮上的也实在有限。
五大三粗的汉子你叫他烧火收钱、跑跑腿啥的也就罢了,但像做灌汤包、熬胡辣汤这样的细致的活就不行。
包一个包子破两个皮,谁能扛得住?
就算几个人再怎么跟着学,撑死了也就会包两个馒头、馅饼啥的,顶不上啥太大用。
何氏是个和善的,从来也不为难、磋磨儿媳妇,虽然谈不上完全把两个人当亲生女儿看待,但半个总是有了。
虽然体恤她们,但那也是有度的。去年老二媳妇好不容易怀上了一个,头胎在家养了一年也就养了,现在老大媳妇身体没啥事总不能还继续躺,她当初怀二儿子的时候还下地呢。
说一千道一万,何氏还是最心疼自己的宝贝闺女。
两个嫂子因着有喜还能歇歇,就她一个人成天到晚的跟着干活,村里人家的女儿这个季节也就在家忙忙家务,只有她闺女还得跟着她们一块儿起早贪黑的爬起来去县里,让何氏的心最难受。
“老大家的就先跟着忙着,有哪儿不舒服的再回家歇歇。”
“娘,这还有啥累的着我的,每天坐着牛车去,我连路都不用多走一步,剩下揉个面、包点早点啥的还算什么事,你就放心吧!”
何氏点头,这两个儿媳妇里,她还是最中意老大媳妇。倒也不是说老二媳妇不好,主要是这老大媳妇的性子跟她最像,直言直语,爽快麻利。
“大嫂放心吧,还有我呢,我两边都能帮忙。”
“根本不用,多大点事。”
“娘,三哥让人放出去消息没?”周娇娇又问何氏。
“放出去了,这些天来买早点的人都知道咱家要卖糕点了,另外你三哥还找了县里头的小娃子们,给他们一人拿了几块糖,这帮孩子就编著话头帮忙宣传了。”
周娇娇笑了,这确实是个好法子,还是三哥脑袋灵活。
“咱家的牌子也做好了,明天挂上,后天就开始卖吧。”
“行,那明儿我就把牌子挂上。”
第39章
周记的牌子挂上了, 一帮客人看到今天铺子里头周家人来的格外齐,就知道今天周家一定是要卖糕点了。
其中一个人在窗口前好奇的问周三哥:“周家三郎,你家的那个驴打滚是不是今天就卖了啊?”
周三哥笑着回他:“是啊,您要来一份吗?”
那人犹豫了一下:“听说三十文一斤啊?”
“确实三十文一斤, 好东西都不便宜嘛。您要是想买我劝您可抓紧些, 这驴打滚我家一天能做的量有限,都是从家里做好带过来的, 今天的量卖完了也就没有了。先到先得, 来晚了可就得等明天了。”
来人一向知道周家东西好吃, 周三哥这么一说他对这驴打滚也生起了九分期待, 立马让周三哥给他装一斤尝尝。”
“好嘞,您稍等。”
周三哥从后头拿出一个长方形的木板,上头一个个的驴打滚糕点放得整整齐齐的,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周三哥把木板放在案台上,好让来往排队的人都能看见。
驴打滚用油纸包好递给他,他接过去仔细瞅着里头, 反应就跟当初周家人一样。
看他吃了,旁边观望的人问他味道怎么样, 他嚼着驴打滚唔唔的也说不清话, 一个喘气还喷了面前人一脸豆面。
等他咽下去了,十分惊喜地跟一群人说:“我还是头一次吃到这么软的糕点,又香又糯, 比福芳斋的豆糕还好吃!”
人群里不少人蠢蠢欲动, 周三哥嘿嘿一笑,又把售完即止的事说了一遍, 果然就有不少人上前来称斤。
周二哥招呼着买早点的人到一边排队, 一旁的周三哥热闹的卖起糕点来。
抬眼见有几个丫鬟小厮模样的人走上前, 周三哥招待的更细心,这才是大主顾!
周大嫂从里头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回来跟何氏几个人报喜:“外头买糕点的人真是不少,这都排上队了呢!”
“看来这县里还真是有钱人多,咱们之前的担心确实多余了。”何氏笑。
“今天回去我再多做点,明天能赚的就更多了。”
“倒也不用,咱们能做多少算多少,就是少了也显得珍贵。”周娇娇回周二嫂。
何氏想到家里头的周老爹乐了,道:“也不知道你们爹能不能照顾好冬冬,咱们都来县里就留他在家看俩孩子了。”
“冬冬这孩子跟小虎小时候不一样,谁抱也不哭,一点也不闹,爹看着肯定不费劲。”
“小虎也懂事着呢,我看冬冬看到他就直笑,一点也没有要哭的架势,有他哄着冬冬也不会闹的。”
周娇娇听着,突然想到周小虎今年已经六岁了,转头对何氏说:“娘,小虎也到了年纪了,该送小虎去学堂启蒙了吧?”
何氏一听,还真忘了这码事:“是啊,确实该去了,我一时疏忽还给忘了!”
周大嫂看向何氏,何氏想了想说:“回头有空了我去打听一下,再去问问你二婶他们家狗蛋去不去,等把该准备的东西买好了再送小虎进学堂。”
周大嫂心里十分高兴,但又担心起钱的事:“这束脩约莫要不少钱...”
何氏头也不抬的回她:“再多的钱家里如今也能赚回来了,不用寻思那么多。你这个当娘的,回去要好好叮嘱小虎,告诉他以后去学堂了要好好认字读书,可不能走神。”
“那是肯定的,我回去一定好好跟他说明白,家里拿着银子让他读书他总不能还不认真学。”
周二嫂不由笑了:“我看大嫂是多虑了,咱家小虎可一点也不用担心,早就着急读书来着!”
周娇娇也点头,她对自己当初的劝学还是有信心的。
“希望这小子以后能有出息吧。”
.....
驴打滚在第一天就赚了四百文,接下来的几天更是只增不减。
新奇的吃食会惹人争相购买并不奇怪,但这次来他们家买驴打滚的人实在多了些,搞得周娇娇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定价还是太低了?
周娇娇和家人每天都做驴打滚,即使是这样也供不上家里的铺子卖。
有的人排在前头一买就买好几斤走,周家的驴打滚一共就不多,后面的人经常等半天等了个空。
在客人间发生了几次争执之后,周娇娇无奈推出了限购政策,规定每个人每天只能买一份,最多不超过两斤。
周记的驴打滚因为这个原因在县上再次变得炙手可热,每天排队来买糕点的人比来买早点的人起的还要早。
走在大街上,要是看到谁手里拿着周记的驴打滚,眼睛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