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


生开口:“苏老师这不可能!我们是本本分分的农民,这样做不是‘割社会主义’的尾巴吗?”

这往严重里说甚至还是复辟资本主义!

马支书仍旧是老神在在地坐着,剜了一眼他的儿子,嫌他没出息。所以苏老师今天是来找他的,不是来找他这个蠢儿子的。

苏叶顿了顿说:“张委员曾经说过,改革要放开手去干,不放开手哪里迈得开步子。如果我们上沟村有能力养鸡,而且不需要花费多少成本,养出来的鸡蛋、鸡肉可以便宜售卖,人人都能吃饱饭,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这样不好吗?”

马根生严肃地摇头。

马支书点头,慢吞吞地喝茶,“苏老师说得有道理。你看——咱们村哪个山头适合养鸡?”

苏叶果断地用笔圈出了一座山,“就这儿吧。山坡平缓不陡峭,向阳背风,安静。”

马支书承诺过几天他会让第一生产队去山上盖鸡舍,等鸡长大一点就挪上山喂养,苏叶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马家。

她刚走,马根生和老爹爆发了一顿争执。

他严肃地说:“这是违反国家政策的,政府不会允许我们养鸡。我们是农民,不是畜牧站的同志,开养殖场是国家的事。”

当然儿子是干不过老子的,姜还是老的辣。

马支书沉默一会,问:“国家还不给私自划分土地,苏老师划了吗?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她是一个聪明人,你听她的话没错的。跟着聪明人办事,就能过好日子。”

“你还想不想过好日子了?”

这话听得马根生不敢吭声。

马支书甩了儿子一眼,十分嫌弃。

他这两个月的文化课都白上了!这世道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他们本本分分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有什么不对?周毅老师说得没错,连温饱都不能解决,谈什么规矩礼仪!能让人过上好日子的规矩,才是好的规矩。

再说,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儿的在顶着。

那天张委员亲自下乡看红薯,原本也只是简简单单地看红薯,谁知道苏叶在他面前说了那番话。县长当时立马就点头,可见根本不了解苏叶这个人。张英却听了许久才答应她,说明他已经听出她的弦外之音,却仍旧默许她的行为。

而且张英一打照面便认出了苏叶,他了解苏叶的行事作风,马支书仔细地分析给儿子听。

“苏老师是去年的省状元,人家考了清大,你仔细想想她为什么要下乡吧。人家国家栋梁不为名、不为利,专门来给咱们村扶贫,图啥?你就是一滩烂泥,也得让人家扶得上墙。”

马支书这时候颤巍巍地掏出他珍藏的那份报纸,报纸上用加粗标题写了她的那句话——“谨以我毕生之精力建设祖国。”

马支书说:“C市那个大油厂听说是靠苏老师渡过难关的,我们村的粮食也是她周转过来的,做人要有本心,不要忘记是谁帮助过你。人情世故里弯弯绕绕多着呢,你要多琢磨琢磨。”

阮儒良的红薯仍旧在研究,假如他们村真的种出了六千斤的高产红薯,这批红薯用来养家禽、家畜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马支书微不可闻地叹气。他支持苏叶所有的理由都抵不过一个,那就是上沟村穷!

村里人世世代代穷得吃不上饭,这是唯一一个可以翻身的机会。老话说得好,穷则生变,这句话说的是事物到了尽头就会发生变化。

人穷到了极致,也会发生变化。

……

刘刚还以为他们要偷偷养鸡养上一辈子,但却完全没料到苏老师竟然会把整个村的人都拉下水!

这真是刷新了他的三观!

他不明白社会主义农村竟然能干这种事?苏老师真是太厉害了!

上沟村的队员开始在山上圈鸡圈、建鸡舍,每天都有专门的人养鸡。

这时候何梅梅、何老师、周毅、牛翠花几个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开春后马不停蹄地开始上起了“思政课”。

周毅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来讲解《史记·管晏列传》……里面有一句话老师很喜欢,‘仓廪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只有满足了吃穿住行方面的需求,才能顾及礼仪,重视荣辱、羞耻。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产生过类似的感受?”周毅温和地问。

大伙听完纷纷点头,这句话说的可不就是现在这个情形吗?

“踊跃发言的人,待会下课我会给他发一点小礼物。”周毅掏出了刘刚过年做的糕点,酥饼放到桌子上,吸引了无数道目光。

有个人扭扭捏捏地站起来,迟疑地说,“过去我们村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去讨饭,但是去年我们家断粮了,我妈去城里讨了十斤红薯。她跪了一路才讨来一点好心人送的粮食。

丢脸吗?我不觉得,如果不是她,我奶我爷肯定都饿死了。一根红薯两个老人嚼了五天,这样过了一个春天,夏天我们等来了村里发救济粮。”

这时候尊严算什么?

有这种经历的人上沟村不要太多。这句话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为了一口粮食,别说不要尊严,就是让他们豁出去命都行。

有一个大姑娘忽然抽噎起来,说,“老师我也有。去年冬天,我爸听说外地有便宜的粮食买,揣着我们家所有的钱买了三十斤玉米面。他所有的钱都买了粮食,回来的时候只好扒在火车皮上挨了一夜,早上,我们全家人去接他的时候,他……已经活活冻死了。我们都没有想到……如果……”

但凡有一点退路,他都不会心疼钱而逃票,他本本分分了一辈子,最后却因为省那两块钱而被冻死。她捂着脸不可遏制地痛哭起来。这种时候谈羞耻,他们谈得起吗?

苏叶去旁听的时候简直震惊了,周毅竟然把普普通通的一节思政课说得如此深入人心。

这些真实的经历,听得苏叶不禁陷入沉思。

最后,周毅总结陈词说道:“只有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人才会活得有尊严。脱离了物质基础,谈礼仪、尊严、荣辱都是虚假的。为了今后不再发生这些悲剧,我们要多种粮食、要勤快劳动。”

“苏老师和阮老师都是很优秀的人,大家要紧跟他们的步伐,早日种出亩产六千斤、七千斤的红薯。”

大家热烈地回应,“好!”

“紧跟苏老师、阮老师的步伐!”

苏叶听了,冲着周毅心里默默竖起大拇指。

……

春耕前,阮儒良经常跑去X大的实验室,有一段时间几乎不眠不休地泡在了实验室,苏叶重金购买的那台电子显微镜发挥了作用,阮儒良在比光学显微镜1000倍的镜头下发现了红薯的DNA,通过化学手段将这些基因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