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


还有一碗青稞面。大米饭和富强粉他们都有,只是偶尔吃点青稞面换换口味。

苏叶除了会给宁谦寄粮食之外,偶尔还会寄一些调料、猪油,想尽方法改善他的伙食,宁谦某一次写信提到他们这边缺蔬菜,有位同志因为缺某种维生素,经常流鼻血。

过了几个月她就寄了晒干的胡萝卜片、土豆片、莴笋、西红柿,泡在水里半小时就能吃。虽然晒干的过程流失了很多营养,但有总比没有的强,宁谦整个秋冬就靠它们补充维生素,用它们泡水喝,连带着造福了宿舍的另外两个研究员。

宁谦如数家珍,跟顾向前说:“向前,你肯定没有这些蔬菜干。”

顾向前微微含笑,“确实没有。”

但他有酱肉菜,他把苏叶送的酱肉菜都来到西北。

宁谦听了心里更满意了,原来苏叶更惦记他老人家,连顾向前都没有这份殊荣。于是宁谦让顾向前有空就到他这里吃饭。可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们忙得够呛,有时候连吃饭都像是打仗,哪有时间做饭?宁谦的酱板鸭、统统派不上用场。

好在有顾向前带来的酱肉菜,打开就能吃,拌在面食米饭里格外爽口。

宁谦称吃饭拌酱肉菜,“快活似神仙!”

年前,繁重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可是暂时还离不开人。

宁谦对顾向前说:“你来得正是时候,现在是最忙碌的阶段。今年过年回家的事就别想了,稍后你写封信给苏叶,告知她。年轻人任务重,要爱惜些身体。”

苏叶收到信的时候已经是除夕的事了,他在信中写了今年无法回家,请求苏叶的原谅。

读完信后,苏叶已经猜出顾向前正在和宁教授在同一个地方,宁妈拍了电报让苏叶过年回C市同他们一起过,电报里写宁教授今年任务重,一样没有回家。

顾向前在信里摘抄了一首小诗,那是苏叶曾经在病房给他念过的那首艾青的诗。

苏叶知道他正在为祖国效力、正在干着一番伟大的事业,心窝有些热,原谅了他失约的行为。

刘刚吼道:“苏老师,快来吃年夜饭了!天冷,再不来就凉了!”

乡下的年夜饭是不可思议的丰盛,因为这是阮儒良头一次带夫人、孩子到乡下过年。林媛破天荒地杀了一只鸡,苏叶贡献了五斤五花肉、一条鱼。

从早上开始刘刚和几个学生就泡在柴房里奋斗年夜饭,一大清早叽叽喳喳地快活极了,非常热闹。

他做了东坡肉、四喜丸子、珍珠米饭团、红枣枸杞炖鸡汤,东坡肉破天荒地软烂美味,四喜丸子劲道Q弹,最令大家惊喜的是珍珠米饭团。它是用蒸好的米饭裹着切碎的猪肉、蘑菇,再用鸡汤炖好。一咬下去,满口的鲜美浓郁。

除此之外,年夜饭还摆了两道糕点,阮儒良的女儿非常喜欢吃,一晚上大家只听见她咬糕点的声音,悉悉索索好像一只松鼠。

刘刚为了迎接新年做了很多糕点,浪费很多富强粉,为此李明见了他就唠叨浪费粮食。等大伙吃到糕点之后,却不再嫌他浪费了。他做的糕点实在太好吃了,萝卜糕清甜软糯、桃花酥一口一只,口口齿颊生香。

阮儒良的夫人嘴巴一直没停过,一直闷头吃饭,眯起的眼睛流露出了满满的幸福。她边吃边夸“真好吃”、“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毫无疑问,这是她这辈子吃得最好的一顿年夜饭。

刘刚的存在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大家有种大过年的、下了一趟馆子的错觉。国营饭店过年期间可不营业!

这顿年夜饭冲淡了大家不能回家过年的惋惜,有个同学不由地问:“哎,你说当初苏老师是不是知道刘刚的手艺,才特意带他下乡的?”

苏叶无辜地睁眼,摊手表示没有。

但猛然一想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初三毕业考成绩出来后,苏叶要做很多馒头奖励学生。于是她找了一个师傅做馒头,当时师傅带了儿子打下手,那个人就是刘刚。

当时想要追随苏叶下乡的学生可不止这么一点,粗粗一数有三十好几人,刘刚就是因为那一次干活,被眼熟了苏叶才挑上的。四舍五入可不就是因为他会做馒头吗?

第102章 (微修)

京城, 什刹海。

高级紫檀木桌上,摆着精致可口的八菜一汤,寓意“长长久久”的好兆头。姚春雨打开了一瓶茅台特供酒, 倒给父母。

清澈的酒液,浓郁的酒香会让人恍惚想起以前那些富贵的日子。

姚春雨的父母享用极了, 赞赏地看着她。

女儿是个有眼光的人,一开始让他们捐了家产,虽然他们过了一段苦日子,但结果今年军部查处了一批阶级敌人, 要是留着这些烫手的东西遭殃的岂不是他们?明面上他们捐都是大宅子、珍贵的祖产, 但实际上不值几钱, 真正值钱的东西都好好地收着。

现在他们总算是苦尽甘来, 过上了好日子。虽然不能完全跟以前相比, 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面前摆着的饭菜, 松鼠鳜鱼、清蒸鲈鱼、佛跳墙、赛熊掌……样样精致可口,这年头有几个人家能吃得上这样可口的饭菜?

秋天, 姚春雨向父母、亲戚借了三万元整,加上自己的三万元资金, 她用高价收到了精细粮、鲜肉, 再辗转于各地脱手,利用信息差狠狠地大赚了一大笔钱。

外地根本不知道京城时常有物美价廉的粮食卖,京城本地的人也不会把这件事泄露给外人知道。

如今,姚春雨在什刹海购买了多套豪宅,它们比后海那家姓李的人家的四合院强上数倍。更宽敞、更漂亮, 昂贵的古董, 陶瓷、名画、玉石令人眼花缭乱。

所以人有时候真不能死磕胡同、钻牛角尖。倘若她一直盯着姓李的那家人的四合院,哪里住得上这样的好房子?

当然这些宅子也不是记在姚春雨的名下, 她谨慎地捏造了一个“身份”,统把这些烫手的灰色收入统记在这个凭空的身份名下。

她成功地抓住了60年最后的赚钱机会,秋天那场粮食的胜利让她赚到了几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她浅浅地啜着杯里的美酒,享受着久违得快要忘记的滋味。

年夜饭,姚父姚母讨论着她的人生大事,姚春雨不禁想起了顾向前。

顾向前选择了那个乡下来的丫头,今年恐怕吃顿年夜饭加个肉都困难。当初他们都住在大院的那段日子,他打到了一头野猪,一连高兴了好几天,那意气风发的模样让好多女同志不由地心生羡慕。那时候有很多女同志在想,如果他的妻子是自己,那该有多幸福!

姚春雨已经不会再羡慕他们,现在她拥有的猪肉何止区区几百斤。如果他知道了这一切,也许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