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6


并非前朝遗孤,为何陪她们三个不遗余力共谋。”

文绮脚下一顿,“你叫我什么?”

“母亲挚交姐妹,自然该呼姨母。”

竞庭歌翻了个白眼心道顾星朗那套功夫全会了。

“前朝遗孤,谁告诉你的。”

阮雪音遂述韵水城安王妃际遇,又道姝夫人大风堡那夜倾谈,独没提楚荻与颜衣先后出宫一段。

“花样真多啊。”

阮雪音不确定她在说谁,哪件事。

“先别转重点。”竞庭歌冷声,“请文姨答此言真伪。”这般说,偏头狠剜阮雪音,与姝夫人所谈竟一直瞒着她!

“真的。”

“所以,几位入药园是否高人安排,东宫药园或该说崟国药园是否关涉三方亡国内幕,且若未被焚毁,还会源源不断残害现存三国皇室。”阮雪音一口气讲完猜想。

自认够精简而无缺漏。

“我生在崟东,梓阳城边上一个小镇,距竞原郡不远。”文绮开口,渺远了目光,

“父亲是读书人,一心求功名,郁郁不得志;母亲出身崟西商贾之家,原本殷实,因力排众议下嫁父亲、远走他乡,与娘家断绝了往来。”

阮雪音和竞庭歌读画本子不多,却也觉此故事老套,可真可假,遍地都是。

然时至今日,对方全无再说谎的必要。

“少年时两厢情好的冲动,哪敌此后岁月里柴米油盐的匮乏。母亲嫁给父亲,原本做好了吃苦准备,但女儿出生,总想给孩子更好的吃穿用度。男人的成熟与担当,太慢了,更遑论只会读书的迂腐之辈。我后来回想起母亲,永远是日间劳作、深夜垂泪的图景,只有大致图景,模样都记不清。”

四人之中只文绮无身份,按姝夫人指称,落锦来自焱、颜衣来自许、楚荻来自兆。

而文绮就是崟国人。

没有疑点。

“五岁那年,母亲改嫁了。是娘家那头安排的,也在崟西。对方明媒正娶迎母亲进门做正房,自不能再带个孩子,她走那日说,待安定了就回来接我。”

竞庭歌嗤一笑,“结果爽约了。为母而心狠这一项,看来是传承。但愿我没承袭上。”绝对不会,她下意识抚小腹。

“颜衣为了送你出锁宁殚精竭虑,不是狠心的母亲。至于我的母亲,我相信她回来找过我,是我没等她。”

“令尊带着你搬家了。”阮雪音道。

文绮一笑,“他不是只会读书但求功名却一年年考不上么?有个崟东官老爷愿帮他举荐,条件是送我过去做童养媳。那官老爷声名不佳,镇上长辈皆规劝,他哪里会听。”

“你就跑了。”竞庭歌接口,旋即反应不对,父母尚在,算哪门子孤女?阮佋不是这么说的。

“母亲离开是在冬天,我逃跑那日已经初春,半夜里蹑手蹑脚爬起来,准备一路往崟西。家徒四壁,只半盏油灯,我也才不到六岁,慌乱之下碰翻了灯,没及管,径自出了门。”

竞庭歌颇快意,“他还做着当官的春秋大梦,就这么无声息被烧死了。”

“是吧。我其实不清楚。五六岁孩童能赶多远的路?天明也才到竞原郡,才听说我们镇夜里起火,烧死了一户人,本该是一对父女,却没见着孩子尸身。”她停步,转身向竞庭歌,

“就是在竞原郡,我认识了你母亲。”

“进入东宫药园之前?”

“知道东宫药园之前。”

有东宫药园之前。阮雪音心道。所以是她。世间孤女千万,三国遗孤各一,而几年后的东宫药园需要四个人。加上文绮,正好满员。

第549章 文绮:旧时约

竞原郡这地方,有些荒。

整个崟东皆富庶,原本还算过得去的竞原郡便被周遭城郡衬得不那么上得台面。好在那时候是有织锦一项技法传承的,占据了半个郡的竞姓人都会,以此谋生。

你们知道竞原郡此名的来历吧。因着近半居民都姓竞,又因地势平坦宽阔故称原。

天明时分我到了竞原郡,一宿没睡,又兼紧张,饿得直抖。多数人家都还没起,户户门窗紧闭,好容易经过一扇掩着细缝的门,我走近些,朝里看,立时唬得栽到地上。

有只眼睛亮晶晶定在缝隙间,与我差不多身量。我跌倒,她乐了,将门缝掀开些问我找谁。

这般早,大人们都还没起,她却精神抖擞。后来我才知道,颜衣从不赖床,亥时睡,破晓起,雷打不动。

她们家也织锦,同时种地,方能保一年衣食无忧。她没有父母,跟着姑姑过,一个女人带一个女童,自然很不容易。所以颜衣求姑姑收留我的时候,我不安极了,觉得肯定要被扫地出门。

却没有。姑姑只想了也许半盏茶功夫,笑答应,唯一项条件:

我须深居简出,勿让邻里知道这家里又多了一个人。非亲非故,传出去是极有可能被报官然后被抓走的。

我已是无家可归,虽还想着去崟西寻母亲,毕竟独自一人无法立时成行。且先呆上一两年,待年岁大些更有法子了,再动身不迟。

这一呆,便再也没走。

原来颜衣就甚少出门,除了吃饭睡觉所有时候都扑在一件事上:

习医。

我与她年纪相仿,本就日夜在一处,耳濡目染大半月,也生出些兴趣来。姑姑便让我们同习,白日读书,夜间提问,由她一一解答并安排第二日功课。

姑姑竟是极高明的医者。渐渐我发现她还会变换模样。我的易容之术便是那时开始学的。

真想做好一件事,其实十年都不够。此技我反复磨砺了几乎一生,到今日已近四十年。

她厉害至此为何不开馆行医,岂不比织布种地的收成要好?我已不是幼童,当然想得到,当然问了。姑姑说,我们家的医术药理不是这么用的。

这也成了我第二年、第三年直至第四年都始终没走的原因。此世此代在青川,女子不能上学堂,习医者亦寡,我有此机缘得获这些无双技艺,日后想做什么不行?不比去崟西找母亲寄人篱下强多了?

就这样到了第四年冬。

竞原郡虽有织锦传统却始终没能富庶起来,缘故之一便是技不如人,出产的锦缎不够光软亦不甚精美。出色能过、平庸也能过,世上得过且过的事情多了,平庸的锦缎自有平庸的用途。

却在这年冬天起了横祸。

梓阳城内有贵人老来得子,据说还是要继承爵位家业的贵子,将满月,拟办筵席大贺。贵子千金之躯,名字要算,家中风水要看,一应吃穿用度都请了先生来指点。先生说,贵子满月当日须以雀金裘织就的襁褓相裹,襁褓上绣特定图样,可保一世安康。

也才不足一个月时间,又值严冬,自不能山高路远地去寻最有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