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3
默。
“你理解最好。”她稍往后一仰,似觉疲累,“晚苓是我小姑子,她的父母便是我的父母。我日日承父母关照,受夫君爱护,他们的女儿、妹妹却在宫内受无宠的委屈,换作是你,如何自处?”
“以长姐格局,这只是小事。长姐留我叙话,也并不为自身处境。”
窗门尽掩,此间无风,依稀可闻檐铃叮咚由远及近。
与寻常檐铃之沉郁不同,此音轻灵舒展,该是映岛前厅外横梁上那串。
“你既什么都明白,”顾淳月半晌开口,“明白我嫁入相国府的要义,也就该明白晚苓在宫内的作用。她原本就是准太子妃,先君作此安排,早有其考量。如今她为四夫人之首,看似风光,却不及原本该有风光。再兼无宠——”
她顿了顿,
“百年高门,最忌打脸。相国府此代,就她一个女儿。有些事情原本不会发生,但若当事人处理不当,非要考验人性,那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风浪,可就要顺势而动了。这是景弘年间,”她定定看阮雪音,
“坐在鸣銮殿上的是顾星朗。他还有几十载君王生涯要走。”
檐铃声浅,不绝如缕,五月中旬,风却不小。
“没有什么事情是原本不会发生而受某件小事挑动就风云变色的。”阮雪音半晌回,“小事挑的是快与慢、早与晚。而会变色那些风云,一直就在那里。变与不变,不是某件小事决定的。”
顾淳月脸上笑意消失,目光变淡,
“那依你之见,总归风云会变,长痛不如短痛,便这样闹起来,也无甚关系?”
“风云会不会变,至少到此刻,尚无定论。”阮雪音缓声,“长姐不就正眠在云中观望判断么。”她抬眸,也定定看顾淳月,“长姐一切,为君上计,为顾氏计。我也为君上计。那么你我初衷一致。”
顾淳月微眯了眯眼,
“但你所想所愿,与此初衷背道而驰。上回你言抱薪者与风雪,”她稍顿,看不出情绪,
“风雪来时,势头之猛,经历过的人方知厉害。为什么这世间需要规则,为什么那些传下来千百年的经验成为了规则,因为大多数人遵循这一套做法,成功活下来了。帝王家,遵循特定的制衡之法,活下来了。”
阮雪音未及开口,顾淳月再道:
“我知道你瞧不上世俗规则。也觉得只要够聪明,够魄力,或许再加一点运气,便能改写规则。你可以试,但不是在这里,不是用顾家试。你我初衷一致,但你要铤而走险,拿顾氏江山做注,恕我不能奉陪。”
“长公主殿下智识才学不输男子,却甘愿匍伏于规则之下。”阮雪音压着声量,音色却亮起来,
“其实愿意且有能力参与修改规则的人越多,胜算越大,所谓的风险就越小。世间新规,都是这样立起来的。这个世界也是靠不断立起的新规,获得了变好的可能。”
“让后宫消失,或者说,让三千佳丽的后宫消失,让国君身边只一人相伴,便是你想立的新规?”顾淳月微挑眉,“为此,甚至要修改关涉朝局的制衡之法,修改帝王之术,修改护卫皇权的种种传统?”
“长姐所述以上诸般,”阮雪音平静道,“我现下还没有能力做到。我能做的,是以守住底线的方式调整局面,让每道困境都由另一种方式被解决。至于传统与规则,需要时间,需要世代努力,我希望我今日所行,会是一个起点。”
“就因为你不愿与人分享夫君?”
“因为没有女子愿意与人分享夫君。也没有男子愿意与人分享妻子。这两件事应该是对等的。而后宫佳丽三千人的传统究竟伤害了多少女子,断送了多少人生,长姐,凭什么?男子为血肉,女子是玩偶吗?”
她略微迟疑,
“僭越一句,小纪大人出于对长公主的爱惜,又或对你身份的忌惮,也许一生不会亲近第二个女子。但你是大祁独一无二的长公主。你的出身和权势,让你获得了远高于一般人的庇护。但这世上绝大多数女子,没有这层庇护。她们与人分享夫君,为此争抢缠斗,一辈子困于四方天,变成连自己都讨厌的人。此为这个世代的规则造成的悲剧。”
“我没有想到,”顾淳月闭眼一瞬,“你还有这般抱负。”
“原本没有。”阮雪音目色渺渺。原本只想远离,避开规则,独善其身,“但我答应他留下,和他许了心意携手并进,那便只能,”
迎难而上。兼济天下。
没能说出口。她突然不确定。携手并进,对抗规则,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呢?他需要考量和让步的环节,比自己多出太多。
檐铃声浅,不绝如缕,轻灵舒展,仿佛昼夜不停。
顾淳月默观她迟疑。
半晌忽问:
“你知道听雪灯的来历么?”
第372章 听雪往事
阮雪音反应半刻此问。
“听雪灯乃太祖陛下为明夫人所设。”方开口答。
“这是后面了。”顾淳月道,“前面的呢?”
前面?阮雪音脑中细翻书——
太祖为明夫人设听雪灯。此为第一句。上来就是这句。再往后,寥寥数语,只讲点灯之热闹青川之轰动。
又述点灯规则。再述除了明夫人,此灯再未因第二人亮起过。
没有前面。
“太祖缘何为明夫人设听雪灯,你知道么?”
“书上不曾记载。至少我读过的那些里,没有。民间说法,据我所知,也没提到。”
“确实没有。哪儿都没有。”顾淳月点头,“太祖为何设下关于点灯的种种规矩,也无人知道。”她若有所思,“或许历代祁君们知道,据说漱瞑殿里有些传承,只储君能晓。”她目色也渺,
“但抛开点灯规矩,听雪灯为何会存在,是有说法的。老祖宗的轶事,一代代由族人或多或少传下来,真假已经无从考证,随便一听却无伤大雅。”
想听。阮雪音凝神静候。
“段氏瑜夫人,史称明夫人,生在韵水城,是青川当时赫赫有名的大美人。白国三公主,美名动天下,无出其右的美名,比现今你们几个并列的名声还要响得多。”
“长姐谬误了。没有我。”
青川当世并列的是纪晚苓、阮墨兮、段惜润和上官妧。
“是啊,”顾淳月一笑,“蓬溪山还藏了你和竞庭歌,一朝出山,诸势生变。”仿佛并不欲多论此节,她继续,“韵水城四季如春,冬来无雪,明夫人初至霁都那个冬天,头一回历初雪。”
时值春暮,郁郁葱葱,日光泼洒满城青翠,实在很难构筑冬雪画面。但阮雪音蓦然想到去冬回宫那天夜里,兵荒马乱乘御辇从折雪殿至挽澜殿,飞雪无声,怀里只有云玺临时塞进来的一个手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