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


学已过了三年有余,原先骄纵的贵族女子们,已经由桓尔萤和其他诸位女官的挑选,选出了得以留任宫中的女官。

在诸萦的授意下,女官们的权柄并不仅仅在王宫之内,她们受诸萦教导过的天然优势,往往会被遣至深受诸萦恩惠的城池,名义上是看顾城中子民生息,过得可曾安好,实则是在熟悉城中情形,再慢慢插手其中的事宜。

而在桓珩的默许下,往往女官们离开王成时,都会有甲士伴随,且有桓珩的谕令。

待到她们历练出模样之后,桓珩亦会将她们调任回王城。

或许是因为桓珩有意提拔一些身份卑微,不具宗族的人入朝为官,授以重用,在贵族们的眼中,女儿身倒也不成为最大的攻讦缘由。

毕竟,她们虽然是女子,但至少同为贵族血脉,怎么也能算自己人,和自家子弟无甚分别,总比朝中的权柄悉数被分予卑微的贱民要好的多。

至于在女官们的眼中,她们是否要为家族卑躬屈膝就不得为知了。诸萦花了那么大的心血,一再教导出来的人,又岂会拘泥于此?

因为诸萦离去时,也以将规矩定了个严明,所以即便她离去了,不能再亲自将入学的贵族女子与女官瞬移到天下各种,体会世间百态,但有原先那群心胸开阔的女子教导,女学中新进的弟子们,自然也不输常人。

而且诸萦一直也很认同如廉思先生那样,命弟子必须周游列国的想法,所以女学中的弟子,一样要跟随尊长,短暂的游历,而非被困在高墙之内,徒劳的进学。

诸萦已经离开了卫国一年,但女学依然稳稳当当的在王宫中设立。

神女亲自允肯的女学,又有桓珩的默许,寻常朝臣怎么敢攻讦呢?

但天下大势,却在诸萦离去后,很快陷入波诡云谲中。

这样的矛盾,本就积攒了许久,原先诸侯国的君主们,虽然得了诸萦不干涉王位更替的承诺,仍然有些小打小闹,但或许是有诸萦坐镇,无人敢太过放肆。

万一诸萦认为他们发起战争不够仁义,转而认为君主失德呢?

在这样有意压制后,所造成的后果便是,诸萦一离开,几大诸侯国便先后引发战争。

先是从齐越吴等诸侯国对陈国的攻打开始,后来……

几大诸侯国的人心不齐,最终不了了之,反而使得陈国威名大振。

在修养生息过后,陈国便将矛头对准了昔日尊贵无媲的宋国。原本的诸侯国,皆是有宋国分封而来,但如今的宋国早已落寞,哪有反抗的余地。

本来,诸侯国们是不应对宋国下手的,毕竟宋国还是有些礼义正统的身份。

坏就坏在,几大诸侯国之所以围攻陈国,乃是与宋国有关。

陈国自诩强国,又有诸侯国间霸主的地位,得知是何人动的手脚之后,又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陈王甚至在陈国的宗庙前祭祀,当着众臣的面,说是要将宋国的九鼎夺来,置于诸先王庙前,以慰诸先王之灵。

其实,此事着实有些阴差阳错,宋王自知国弱,一向小心谨慎,在诸侯国间周旋,怎么可能主动插手灭陈一事。

况且,陈国与宋国间,还隔着一个蔡,纵使陈国灭了,对宋国又能有多少好处,除非所有的诸侯国自相残杀,独留宋国。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12 23:46:45~2022-07-13 23:32: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涟漪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2章

◎但显而易见,这是不可能的。

没有哪个诸侯◎

但显而易见,这是不可能的。

没有哪个诸侯国的君主是傻子,即便他们是,他们的臣下也不可能眼看着君主遭人算计。

但总有人,自诩忠臣,又爱自作聪明。

那日亲眼目睹宋王喜爱之人为诸萦神女的臣子显便是。

臣子显,原先是没有姓的,不过是一介庶民,但机缘巧合得到一位隐士的教导,并为其冠姓王,此后便有了名字,为王显。

王显的发达也极为有机缘,他是在山间为隐士放牧的时候,遇上了出游的先任宋王。

先宋王见他姿容不同于粗鄙的庶民,便起了交谈之心,后来才发现此人竟有学识,大喜过望,先宋王忙不迭的将王显请入王畿,授以官职。

虽然王显未必有多少才干,但他将隐士的行事说辞学了个□□成,又兼的确有些学识,很合爱好学问的先宋王的脾性,自以为这便是上天赐予他的贤臣,愈发倚重。

待到先宋王离世后,王显已经身居要职,从微贱的庶民,变作有自己封邑的显贵了。

但他究竟有没有才干,如今的宋王继任后,又岂会不知。

于是,有意无意的将王显身上所兼职位一再卸去。后来的王显,在得知宋王竟然中意神女之后,率其他几位臣子,一副视死如归的劝谏模样,未尝不是因此。

并且,王显从不自认为是佞臣,相反,他甚至自以为对宋王室忠心耿耿,为报先宋王的知遇之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原先宋王顾及先宋王与王显的忠心,动作一直不太明显,但是自王显率众臣对他行逼迫之事后,宋王的态度就坚决了起来,毫不留情,却又让人挑不出错处。

但宋王仍旧是留了情的,王显虽然在王畿的职位悉数被卸去,但他的封邑,宋王却未曾剥夺。

本来,他应该安安稳稳的回封地,但王显偏不,他自觉宋王虽不够稳重,有负于他,但他王显,却不能辜负先宋王。

故而,王显没有直接返回封地,而是转道去了齐国,王显认为对于宋国而言,最大的威胁就是陈国。

自诩聪明的王显,准备以自己成全宋国的来日。

不得不说的是,王显此人还是有些忽悠人的口舌之才的,又兼他的确手握宋国权势多年,气势不同,在王显的努力下,竟真的说动了几大诸侯国围攻陈国。

最为紧要的是,王显借用的是宋王之名。

此事若是真能成了,或许对宋国还能有两分获益,但很可惜,人心不齐的几大诸侯国,凑在一块,除了人多势众,在最初破了陈国的几座城之外,后面就因为分赃不均,自乱阵脚。

说到底,陈国这些年隐隐的霸主之相,并非作假。

最终,王显的自作聪明,非但没能使宋国获益,反倒惹恼了陈国。

其他几大诸侯国,自觉先前一役被宋国戏耍,莫说出手相助,恐怕连宋国国破后,如何瓜分都想好了。

毕竟宋国一日在,诸侯国们就不能明目张胆的僭越,反倒会被那些恪守礼数的贤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