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
便后来也是,诸萦从没有拘泥于她们,并不让她们囿困在宫中。
正如桓尔萤的万般挑选一样,这些贵族女子们,并不缺学识,也识得礼仪,单论对典籍的理解,或许诸萦还及不上她们。
但是,她们未必有诸萦的见闻。
诸萦出生在另一个世界,一个最好的时代,诸萦见过真正的自由平等,见过各种各样的风景,她可以思想开阔,可以有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的眼界。
诸萦自幼受到的教育,及长时沿途瞧见的风景是如此。
这些,她无法复刻给这些贵族女子,但相对的,她也可以尽自己的能力,让她们有更广阔的见识。
所以之后的三个月,诸萦用瞬移的技能,带她们去了各个诸侯国。
有旷阔、一望无际的沙漠,有天下最险峻的高山,有沃野丰收的农田,有下雪的湖边……
诸萦让她们在湖边煮酒,在高山眺望,为农田收获……
星星点点,慢慢培植她们的心胸,就如同诸萦当初让桓尔萤在卫国各地巡查一般,目的是一样的。
只不过,诸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虚耗,便亲自带她们看世间风景。
但诸萦口中的风景,并不仅仅是风景,还有天下政事,她们的胸中丘壑,诸萦一点一点的为她们填上。
为了打破她们对君权的畏惧,诸萦甚至让她们悉数隐身,然后带着她们前往各个王宫,看着君主的丑态。
就如同真正的神明,不仅仅看到众生所愿令人看到的一面,便连他们丑陋的一面也悉数入目,无所遁形。
这样一来,原本就有野心,但对君权心存敬畏的人,也逐渐有了变化。
其实,一国的君主又如何,他们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有丑态,甚至骄奢淫逸、偏听偏信。
原本,对于封建社会,这种对君主的崇敬是很有好处的,可以更好的维持稳定,但是这些贵族女子出于天然的弱势,即便有不输男子的心志,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中,也会下意识的将他们视作洪水猛兽,成为心结。
如果她们是那些入学的贵族女子,可以有数年的熏陶,诸萦不会这么着急的让她们领会这些,可她们不是。
诸萦便只能下猛药了。
但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或许她们原本都已经很出色,但自诸萦亲自教导了她们三月之后,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并非学识上的不同,而是心胸气度上的升华。
而后,诸萦就放心的将她们交给了桓尔萤,在宫中各处,名义上掌管经史典籍,实则四处历练,和王宫中早历练出八百个心眼子的寺人宫婢打交道。
后来,诸萦才令贵族女子入学,由她们教导。
尽管如此,每日里,也会有女官在诸萦的摘星台中轮值。因为诸萦喜静,不愿旁人打扰,所以女官们往往只能侯在摘星台的最底层。
但在外人看来,如此已是神女的恩赏,值得众人高看,至少,这样的殊荣,唯有她们才有,诸萦神女便仿佛是她们隐晦的靠山。
故而,虽然有人对她们有所不满,但并没有付诸过于恶毒的行动,无非是想法设法添个绊子。
诸萦叫来鲁玉,正是想让她前往望城。
就如同这些女官名义上是在宫中掌管经史典籍一般,虽然后来她们渐渐接手宫中的其他杂事,但却并未真正的将手伸到宫外,而宫外的政事,往往才是真正的权利所在。
望城是诸萦熟悉的地方,而且当初也是诸萦救下了许多人,原本就有许多威望,若是第一次派遣女官出宫,便是去的望城,应当会有利许多。
所以当鲁玉到了诸萦跟前时,诸萦神色淡漠,缓缓开口道:“吾有一事需命汝。”
鲁玉伏身跪下,“但凭神女吩咐。”
“汝往望城去。”诸萦顿了顿,目光眺望,落在望城的方向,语气带了些虚无,“只瞧瞧民生如何,庶民如何……”
鲁玉微愣,但神情中未有一丝失态,她双手伏拜,“是。”
诸萦决定还是不要让鲁玉一去便争权夺利,至少先知晓城中子民如何,否则方才一去,就意有所指,岂非显得咄咄逼人?
女子当政本就不易,而当这些贵族出身的女官们能插手地方上的权利时,再开设学堂就会方便许多了。
说到开设学堂,诸萦不免想到廉思老先生,若是能请动这位当世大贤,恐怕便会容易许多。
作者有话说:
对不起,本来想今天补上的,但是我没想到老家对我的影响这么大,无论做什么都处在崩溃中,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
幸好只剩下两天了,我会努力调整状态,等我离开这里应该就好了。
希望今晚能好好睡着,两天快点快点过去。
hhhh,不过有时候会想,如果我写一本控诉封建余孽思想和对女性压迫的文,说不定会写的很好。
不想这么多了,给咕咕们带来负面情绪很抱歉,对不起!
希望大家都能快快乐乐,每一天都能很开心。
晚安!
感谢在2022-07-10 22:12:04~2022-07-12 23:46: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周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1章
诸萦从来不是停留在空想上的人,但现在时机还不对,卫国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时,她还不能操之过急。
许多事,都需要一步一步走完。
在庶民间兴办学堂一事,或许需要等她从海外回来,才能做到。只有粮食充足,让庶民得而温饱,才能让他们思虑礼义的事。
未得温饱,何谈廉耻?
诸萦望着纱帘外的云卷云舒,不断变换的天色,微微叹了口气,她觉得自己离开这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应该很快就能前往海外,寻找新的粮食种类。
这般一想,诸萦竟然觉得有些不舍,虽然日日于摘星台中独处,但入目的一景一物熟悉了,难免生出些感情来。
她到底住了许久,也尽心竭力的帮卫国的子民们许久。
虽然知道他们或许事因为自己的神明身份,以及游戏带来的技能而崇敬感激她,但是面对这样孺慕信赖的目光久了,诸萦自己也觉得身上担负起了重任,就如同她在祭祀礼上,对众生许诺自己的来意那样,期盼民生安泰,天下清晏。
这样一想,诸萦的脸上也露出浅淡的笑容,释然悠远,或许在摘星台住久了,诸萦身上也多了真正的神明才能有的心思与神态。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摘星台外的青砖缝隙上,颤颤悠悠的挤出了一朵素白的野花,花蕊娇嫩,却有向阳的灿烂自在。
距诸萦在宫中开设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