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


车之鉴,没有人会看好王侯与神女。

哪怕仅仅是藏在心中,不曾表露的思慕,在这个崇敬鬼神的时代看来,也是亵渎。宋国从强盛到几乎被其他诸侯国压得脸面全无,迅速的衰败起来,旁人未必会觉得是那位宋王无后,为了争夺宋王之位才引起的变故,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宋王不敬神女,是天谴。

然而就在桓珩往摘星台走去的时候,突然又顿住脚步,他看到自己沾了泥泞的步履,就连衣摆也沾染了星星点点的泥浆。

他在边关多年,虽然生性喜洁,但是再如何艰险的处境也待过,也和普通的将士同吃同住,可当他想到自己将去见诸萦时,对待身上被溅到的泥水,竟有了和从前未去过边疆,而是待在王宫时一样的难以忍受感,只觉得碍眼的紧。

他抿了抿唇,转过身去。

身后的寺人不解,好端端的桓珩公子怎么又不去摘星台了,反而准备回自己的寝殿。

但是鉴于自己今日才犯的错,寺人实在不敢再上前问上这么一趟,万一是什么不能说的缘故,等会儿桓珩恼羞成怒,他的小命可就不保了。

这个寺人,很明显就是今日险些跪在棉花幼苗上的人。

就在他小心翼翼的跟在桓珩身后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略带犹豫的声音,“丰,吾……可否比月前……”

问话的人是桓珩,可当他看见寺人亦步亦趋,眼巴巴的瞅自己的时候,又觉得无需问话,只怕自己样貌再如何粗鄙,也能被寺人夸赞美姿仪。

这般一想,便觉得没有意义。

索性歇了心思。

而那寺人正是名丰,丰是贱民,没有姓氏,但是他的父母盼望田地能丰收,便为他取名为丰,奈何丰和他的名字恰恰相反,家乡连年遭灾,鬼神不庇,为了活下去,他就被父母头插草标,卖了出去,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就进了王宫。

虽然绝了以后的子孙路,但好歹能活下去,哪敢再奢求其他,也不知他爹娘拿着他的卖身钱,有没有活下去。想他那些儿时的玩伴,在荒年下,如今的坟头草都快比人高了吧。

丰来不及晃神,见桓珩迟迟不问出来,便知道他不会再问了,深知主人脾性的丰,悄无声息的又退回去,免得绕了桓珩的神思。

丰在后头小心翼翼的跟着的时候,脑海里又回想起儿时的事,想他从前在家乡的时候,在一众小儿里,生的也是顶顶好看的,为了这个,也是有不少小姑娘喜欢他的,也不知道总给在他家门口堆花,笑起来脸圆圆的那个小姑娘出嫁了没有。

他隐隐记得那个小姑娘名字里带个芳,忘了是叫芳姑,还是芳弗了,但是那个明亮的笑容总叫他记着,即便是再难熬的日子里,叫他想上一想,就觉得日子也不是那么苦了。

害,但他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寺人,纵使那姑娘没有出嫁,又与他有什么干系,总不好平白误了人家。

也是今日随桓珩公子出了宫,见了那茫茫的一大片田野,倒叫他想起从前遭灾的家乡了。他不过是一介卑贱的寺人,也不知自己哪来的那么多想头。

丰在心头暗暗的啐了自己一口,连忙收紧心神,他这等下贱人,还是愁着怎么见到明天的太阳好。

余光撇见身后的一个面色隐隐有些雀跃的寺人,丰在心头暗骂一声,不就是见他今日挨了公子的训,竟乐成这样,肯定是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呵呵,看他怎么把这些冒头的按下去。

也叫他们见识见识丰爷爷的厉害。

在底下人心思浮动的时候,桓珩难得没有注意到,因为他现在心心念念的都是诸萦见到他会否嫌弃。他不是多注重容貌的人,可是月余的奔波,免不得黑了些。

往常倒也罢了,可是对上诸萦,他即便知道二人没有可能,却总也盼望着诸萦所见到的他,都是好的一面,不能有一丝纰漏。

其实桓珩完全多虑了,他的容貌皮相本就上佳,说句形貌昳丽完全不为过,毕竟他的生母本是一介庶民,正是因为容貌出众而被卫王偶然遇见后,惊为天人,带回王宫后日日宠幸不说,甚至愿意力排众议,立其为王后。

可见是何等偏爱,又是何等美丽。

否则以卫王凉薄自私的性子,又怎么可能做到这个地步。

而卫王本身也算容貌俊秀,生下的桓珩自然不会差。

是落到史书中,都要至少特意提上一句美姿仪的程度。

哪怕经过月余的风霜,与烈日灼晒,虽然较从前黑了些许,但因为底子好,所以仍旧是白皙的,只是不像从前,犹如白玉般通透。

其实他昔日在边境时,风吹日晒就从未在意过容貌,甚至因为怎么晒都比旁人白皙,落在一群黑黝黝的大老粗中间如同鹤立鸡群而苦闷过。

后来回到卫王宫,很快便养了回来,莫说和男子比,就是养在内室的贵女们,恐怕也比不上他白皙。

好在桓珩如今手握大权,执掌政事,威势愈发显盛,又有驻守边关多年而养出来的血气,寻常人连待在他身边都有深深的压迫感,更莫说注意他的容貌了。

否则,桓珩大抵得像从前刚从军时一样,杀鸡儆猴,在众人面前好好的立威,也免得他们只盯着他的容貌,生出轻视来。

等到桓珩在内室沐浴完出来时,难得在铜镜前停留了一会儿。

从小服侍桓珩的丰怎么可能瞧不出来,他暗戳戳顶开其他人,凑到桓珩身旁,恭维道:“公子丰神俊朗,卫国上下无人能及。”

桓珩面色平淡的睨了丰一眼,没有说话。

旁人或许认为是桓珩生性最不喜旁人提及自己的容貌,丰拍马屁拍到马脚上,引得公子嫌隙。

但深知桓珩脾性的丰却知道自己这马屁恰好拍到了点子上,公子应当是极为满意的。

等桓珩遣开他们,独自一人出殿门的时候,丰对上那些不时耳语两句,不经意间就显露点幸灾乐祸神色的其他寺人,嗤了一声,然后昂着头走了。

留下旁边的那些寺人窃窃私语了起来。

“也不知道他得意个什么劲。”

“可不就是,一连两次遭公子厌弃,迟早有一日被公子赶出去。”

丰可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就算听到了也不会计较,这些人都是桓珩从边关回来后才到公子身边伺候的,哪有他清楚公子的脾性。

有后面一遭,今日就算是了了,公子可不会再计较。

而被这些人心心念念想着讨好的公子,如今正在诸萦摘星台前。

不是他不进去,而是守门的小纸人不肯让他进去。

许久未见了,这些小纸人压根没有记住桓珩从前对它们是如何好。

好在桓珩深知小纸人的脾性,也不在意这些小没良心的,而是早有准备,取出一些小纸团收买小纸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