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后的寝宫出来,这就得着小黄门的传话。这会儿太子在亲爹跟前,那自然是实话实说。
“你母后的病情……”干元帝说起余皇后的病情时,他不再是外人眼中的英明果决的帝王。他更像是一个丈夫担忧着爱重的妻子。
“朕不放心啊,太医院里全是一堆酒囊饭袋,一直没让你母后的病情有起色。”干元帝的怒气是冲着太医院去。
“父皇,母后让儿臣把给她治过病的太医全放走。”太子在亲爹跟前不隐瞒事情。真是想隐瞒,哪可能真瞒的住。
“你母后的意思吗?”干元帝又不傻,他一听就知道余皇后这一位发妻的心思。
“你母后还是担忧朕,她总想着朕在青史之上留一个好名声,成为一位天下人口中的好君父。”干元帝的眼中,发妻从来就是一位心灵契合的家人,是最完美的贤妻。
这不是干元帝的吹虚。而是在他的眼中,余皇后于他而言是欢喜的爱情,是温馨的亲情。
余皇后带给干元帝的就是一个家,一个干元帝什么时候累了,他想歇一歇时他能一解心中苦闷的家。
“父皇,这是母后再三交待儿臣的事情。儿臣不想母后失望,儿臣答应下来这一件事情。请父皇恕罪。”太子起身,又是跪在干元帝的跟前。这时候跪下来请罪,太子是诚心诚意。
太子司马柍的心里也不好受。他当然不想放太医离开,那些给余皇后诊过脉的人,太子司马柍一个都不想放走。
只是这是余皇后的意思,瞧着病中的亲娘吩咐话,那等眼中的温柔,太子司马柍拒绝不了。
“柍儿,你起来。”干元帝唤一声。他的眼中,这一个长子敦厚,是一个仁慈的储君。
干元帝一生脾气硬,他是马上打天下的君王。要选择继承人时,这自然是要一个守成之君。这些年里太子监国,干元帝是看出来,他的太子是有手段的。
就是宽之以仁,当然也是好事。
在干元帝的心头有打算,第一代的开国帝王把一些事情都办了。后代的嗣君是一位仁君,更能让天下和平的传承下去。
“父皇。”太子柍还想继续求话,可他瞧见干元帝的眼神后,他起身。
“朕知道这事情不怪你,这是你母后的心愿。你做儿子的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干元帝说道:“去吧,你稍后就去传话,让给你母后治过病的太医们都离开,都归乡。”
“朕总舍不得拒绝你母后的一点心意。”干元帝的心头真是说不上来的难过,又是温馨。
干元帝懂得余皇后的这一份温柔,这一份妥贴。
余皇后在干元帝的眼中,那就是这天下最合适的国母。皇后之位,除着余皇后外,干元帝的眼中就再也没有相配之人。
“谢父皇成全。”太子司马柍回话时,他的声音是哽咽的。
干元帝伸手,他在太子的肩膀上是拍一拍。没用力,这只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最近你多注意身体,朕听说你近些日子批奏章,都是批得很晚。”干元帝不光是关心儿子的治理朝政的能耐,更是关心儿子的身体健康。
“谢父皇关心,儿臣记下了。”太子司马柍的眼中,干元帝是天下间最伟岸的大丈夫。他自然一心向父皇干元帝学习,就想着给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父皇。”太子司马柍的态度是迟疑一下后,他是拿出袖中的一份自己写的奏章。
这一份奏章显然是在太子司马柍的袖中揣着许久,奏章上都有一些温度。不再像是冬天里的一切,带着冷,从骨子里透着冬日的凉寒气。
太子把奏章递到干元帝的跟前。他说道:“这里面的事情牵扯到许多的叔叔伯伯家。儿臣心有不忍,不是体谅诸位叔叔伯伯的为难,而是替下头的百姓担忧。京城附近尚有这般的纨绔子弟,京城之外,天下各州又是何等的情况?”
干元帝接过太子手中的奏章,他翻开粗略一看后,干元帝是怒极生威,他说道:“放肆,这些虫豸个个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干元帝是真的很生意。
这上头讲得是京郊的十几桩人命官司,发生这等命案居然被压下去。如今才是捅出来,还是因为太子去查这等事情。在干元帝的眼中,这是何等的荒唐。
干元帝的心头起风暴,他从来不是什么仁慈的君王。或者说干元帝的感情给着余皇后,给着太子等儿子们。
干元帝待天下的百姓有一份朴实的感情,那是因为感同身受。干元帝又不是天生的造反头子。他会起来造反,那是真的活不下去。
对于下层百姓的苦,干元帝这等贫民出身的人,那最有体会。小吏们的狠,官老爷们的龌蹉手段,干元帝这等小人物出身的更清楚。
吏治从来是关键。
治政与办事,在干元帝的眼中归根结底还是治人。
“这等恶事必需要一查到底。牵连到谁,谁就来担这一个责任。”干元帝很生意,这后果很严重。
“父皇,儿臣请罪。”太子跪下来,他说道:“此事最开端就在东宫。下头人为着巴结东宫,最初把案子压下来。”
听着太子司马柍的话,干元帝是怒火更甚。这火当然不是冲着太子。干元帝对于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储君,那是相当的自信。
在干元帝的眼中,太子司马柍是不可能做出这等有害朝廷,有害社稷的事情。
君为舟,民如水。水能载舟,自然也能覆舟。
“你详细说说。”干元帝从来会给太子开口解释的机会。干元帝的眼中,儿子是自家的好。有问题一定是下头人的错。
“此案最初是一个赌徒输红眼,为着换银子卖儿卖女。其妻生出死志,一头撞死在这一家实为赌楼的大门台阶之上。”太子司马柍没给下头人遮什么脸面。
在定国公把事情报上来,定国公一门心思的请罪,给他的弟弟安的罪名瞧着严重,实则是大事化小。
太子司马柍当然看出来。就是因为看出来舅兄的想法,太子司马柍当然很生气。
这等妻族就是给太子拖后腿。真当太子是吃素长大的不成?
太子这些年经营着仁孝的口碑,那是外在的人设。这给外人看的是仁慈储君的形象。不可否认太子有一颗仁心。
奈何天道至公,大爱无疆,大仁未必是有情。
太子是干元帝培养的储君,那就不可能真是傻白甜。有时候只是有些人一心想这么觉得,想那么觉得。
太子司马柍是向亲爹学习,他心中装着大周朝的社稷江山。这江山美如画,是司马家的基业。太子司马柍当然不会让人去挖墙角。
“赌,天下之恶源。”太子司马柍下一个结论,他继续说道:“此赌档的背后东家二十来号人,全是武勋各府的纨绔子弟。儿子在奏章中写出各府的名单,恭请父皇察看。”
“……”干元帝没开口,他等着太子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