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7


替姜竹和书院舍不得。

汪先生能替赵先生开讲坛,还能一个人辩倒全县其他书院所有先生,简直是名师中的战斗师,只讲了两次,就已经名震宝峰,辐射周边,后来还有人大老远的从石泉城跑来听他讲课。

他年轻,精力充沛,说的又是主流学说,号召力现在已经不输赵先生,能力压好几个冯先生了。

他还勤奋,自己编书、写书,写的都是那种正经的大部头书,若是他不走,不出几年,说不定他们书院就能出一套正经的经典注书了。

沈青越相当遗憾。

他舍不得,村里人也挺舍不得的。

汪延一走,他们村生意都得受打击。

但汪先生早晚会走的,大家都有准备。

他一直想回去的,从前是情况不允许,现在江通郡虽乱,但有大虞驻军在,不会再打大仗了,他们回去,至少能把家业重新捡起来。

因战乱流离的族人也能重新聚拢起来。

汪延自己其实并没有因为能归乡而感到多高兴。

他的故乡,是衢国的江通郡云泉县,现在他要回去的,是虞国的江通郡云泉县。

他想要效忠的衢国,终究是亡了。

即便已经有了新帝,衢国的未来亦如风中烛火。

不过他还是要回去,为养育他的故土尽一番薄力。

到了送行那天,书院的学生们全来给他送行。

连认同冯先生,总是和他吵架的那几个也红着眼睛,“先生,要是云泉县不好你就再回来。”

汪延哭笑不得,离愁别绪都被搅得淡了几分。

冯先生也道:“还没分出胜负呢,以后还要再辩!多多写信!”

汪延笑道:“好!”

第218章 未来

分别好像也会扎堆似的。

六月送走汪先生, 七月他们县令也要调走了。

要调去的地方,还恰好是汪先生的老家, 江通郡云泉县。

云泉是江通郡府,虽同是县令,地位上还是高升了一截,只不过对岸局势并不那么稳定,初降大虞,那边肯定不如宝峰这么好管。

出发前, 他来书院看望了赵先生,向赵先生和另外两个出身衢国的先生打听当地的民情。

赵先生把汪延的住址给他,有县令在,他们倒是不太用担心汪先生一家的安全问题了。

县令走后, 新县令还没上任,池远舟又跑来找沈青越问知不知道什么消息。

沈青越无语:“我是什么百事通吗?这种事你应该比我消息灵通吧?”

池远舟确实比他灵通, 沈青越都不知道他们县令提前结束任期, 去云泉赴任竟然是荣王爷向朝廷要人, 韶三爷举荐的。

据说荣王爷看上他, 就是因为当初他剿匪的雷霆手段, 他因为将水匪头颅挂到被烧的村子示众的手法过于残暴被弹劾了好几次, 却入了荣王的眼, 说刚刚占领的两郡就需要这样杀伐果断的官员。

当然那些只是传言, 他受到提拔的主要原因, 还是因为在宝峰的政绩与贡献, 梯田, 书院,码头,安抚流民等等。

韶三爷作为本地乡绅, 没少替他疏通举荐。

沈青越啧啧称奇,心想难怪大家都想要自己老家能出大官呢。

海康县是其他各县的梦想吧?

他们县令去了云泉县池远舟也挺高兴的,相处几年,宝峰几大家都对这位县令的脾气风格足够了解,过去经商买地也能更放心一些。

池家都准备多投入一些人和钱过去了。

池远舟:“你真不过去买地?”

沈青越:“不买。”

池远舟:“买铺子也行呀,我家管事说,那边铺子可便宜了,咱们还能做邻居。”

沈青越:“不买,你看看我脸上,写着两个字——咸鱼。”

池远舟:“……”

哪儿咸鱼了。

沈青越简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前怎么催,他都懒懒散散的不给看稿子,结果前几天一给,好家伙,给的《少年名捕》是足够印三本儿量!

还没结尾!

池远舟都不知道这故事到底能有多长,而且这故事比看话本子有意思多了。

张叔阳也跑去对岸做生意了,他趁着没人搅局,赶紧就和沈青越把文书签了,这书只有他们两家的份儿。

不买铺子就不买吧,只靠印书沈青越也是他的摇钱树。

如今《长腿鸟》和《幼学童蒙》已经卖进京城了,经过张叔阳的不懈努力,还有陈嵘和他妹妹向亲友们的推荐,这两本南方边陲小城的书,已经进入了京城各大书铺,还进了不少贵族家里。

前一阵子还有从京城来的书商来找沈青越买《长腿鸟》,想在京城刊印,池远舟庆幸,当初和沈青越合作了,又无比地后悔,怎么就让张叔阳横插了一脚呢。

趁着张叔阳不在,他把锅全甩张叔阳身上,不是他和沈青越不想卖,是《长腿鸟》已经和海康来的张公子签好文书了。

那名书商倒也没强求,来了两次,见沈青越确实不卖,就改找池远舟订货了。

宝峰卖三百五十文一本,京城能卖到四百五十文,书又好装好运,来都来了,他找池远舟订购了两船。

已经有一阵子没印了的《长腿鸟》再次加印,沈青越的荷包也跟着又鼓了一回。

走之前,那名书商还问他们有没有那种精美的收藏版,沈青越这才知道原来收藏版也流行到京城贵族圈去了。

可惜他没有,估计张叔阳自己都已经送完了。

没几天后,陈嵘从江通军营里给他写信,信上说他的堂弟很喜欢《长腿鸟》,在京城花重金买到了两套收藏版本的《长腿鸟》特意送了他一套,但他觉得他收到那套行笔有些凝持,不像是沈青越画的,问是不是有人偷偷临摹伪造,沈青越知不知道。

另外他和堂弟吹嘘认识《长腿鸟》作者,问沈青越有没有多余的《长腿鸟》画卷,他想送他堂弟一幅。

搞得沈青越也不敢细问是他哪个堂弟,翻出来一份儿旧卷轴让送信的传信兵给他送去了。

晚上沈青越跟姜竹调侃,“说不定我的画都送进皇宫了。”

姜竹“嗯”一声,躺了一会儿,又翻来覆去。

皇宫太遥远了,他没什么实感,但明天他要去见县令,很有实感!

见县令他倒是不怕,从前也不是没见过,听说新来的县令比之前的县令还年轻呢,也挺随和的。

不过代表书院去,他就怕了。

光想一想明天全宝峰的所有书院的山长都在,就他一个文盲,他都要麻了。

姜竹忍不住又摇了摇沈青越,“明天,真要我去吗?”

沈青越打个哈切,“赵先生不是说陪你去吗?”

姜竹:“可是,那也是我说……”

沈青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