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4
且,学习手艺的人,也有强制捐赠一定数目银子的任务。”
书生说得异常仔细:“为官者,也有为官的任务。”
“可以说,只要撑过最开始的几年,有人读完开始赚钱,柳林书院的收益就会增多,应该足以维持每年的开销。”
围观党纷纷恍然,那这就不用担心书院开不了几年就倒闭了。
“我得回去找当家的商量去,这名额可宝贵了,不能随随便便就用了。”有妇人眉开眼笑,迫不及待的离开。
“我也是,虽然我家没有名额,不过,我家小子应该可以进入柳林书院读书,束脩降低了,读得起了。”
“嗯,我回娘家说说,可以送女孩子去学学刺绣,束脩而已,肯定比送去绣房当学徒学得多。”
“可不是嘛,听说太后会让宫里的绣娘来教导学生,难道不比绣房的绣娘厉害?”
“可是,柳林书院这样子,难道不会影响绣房的生意吗?”
“没看见每年录取人数是有限的吗?还有入学考试呢!只有得到免费入学名额的才没有限制。”
“哎呀,之前我邻居也参与了对付刺客,为此还伤到了一只胳膊,半个月不能上工,我还笑他们傻呢,现在看来……我才是那个大傻子!”
得到消息的纷纷散去,各有各的计较。
还不清楚情况的继续凑上前听分析,加上帝京日报当天晚上又出了一期,详细解说了柳林书院的各项政策。
这件事在社会各阶层直接炸了。
不少人家为了这么一个名额开始暗斗。
没错,得暗斗。
因为明文规定,名额需要直系家属继承。
女儿和外孙算,外孙的下一代就不算了。
而且,谁得了名额,必须以孝为先,必须供养送终给出名额的老人。
若鳏寡孤独者转让名额,需要有朝廷颁发的收养手续,并且有十年以上的供养经历,或替老人送终。
这些都需要朝廷走访确认,若有违背,审核人员,获得名额的家庭都将祸及三代,并且十代以内不许参加科考。
名额取消,交易双方的后代永远不许入学柳林书院。
一般来说,十代以内不许参考,十代以后,可能也考不起了。
考不起的唯一出路只有柳林学院,又不许进入,惩罚那是相当严重的。
为此,将来说媒,这条信息都是重点关注对象。
柳林书院的条件一出,不仅仅是帝京,整个云昭都多了一分孝顺。
许多因为矛盾并不来往的亲戚都突然有了走动。
人际关系和谐了很多。
特别是有些条件需要十年供养经历为前提,按照柳芸的想法,从现在开始,也要好好供十年。
就算是装,也要装十年。
不管是旁亲,还是干亲,得到实惠的终究是老人。
而且,顺利入学柳林书院可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到时候要接受同窗,社会等等众多眼红人的监督,一旦发现不孝顺,立刻取消资格,并且祸及三代,永世不能入学。
面对这样的严重惩罚,不管内心是何等想法,装也要装一辈子。
第337章 书院选址
而,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人,要么有韧性,要么有能力,再要么就是好的心性和品格。
那可都是云昭需要的人才。
可以说,柳林书院很快办起来,无数老人家都给太后立了长生牌,每天都会虔诚的供着。
永耀使团的人天天在外打听消息,对于太后的操作也是服气的。
龙煜有种学到了错觉:“只是办了一个书院,就将六皇子制造的浮尸案的负面影响消除得干干净净。”
“还得到了民心,增加了云昭人的凝聚力,真的……太厉害了。”
秦相叹了一声:“还不止呢,一旦柳林书院在各大府郡城开起来,寒门子弟大量加入科举,盘横在云昭的望族名望就会持续降低。”
“若朝廷上的寒门势力大量增加……啧啧……”
“到时候,八大望族的依仗就会减弱,云昭皇室要对付他们就容易多了。”
“云昭皇室集权可想而知。”
龙煜挑眉:“八大望族和文武百官能让太后这么做?”
秦相挑眉:“太后从未说过会开其他的柳林书院,我那么说对其他人只是最坏的情况,毕竟前期投入不可能少。”
“以皇室的财力,一家柳林书院还行,多了很容易出事儿。”
“不过,太后这一招,也是温水煮青蛙,若是一家一家的柳林书院开,等那些孤傲的人反应过来,只怕已经晚了。”
龙煜点头,若有所思的想着这件事情在永耀的可行性。
秦相暗自摇了摇头。
别看就是建一个柳林书院那么简单,暗地里蕴含的条件极多。
一来,皇室提出的条件要严格执行。
其次,要像太后一样压得住文武百官,就算还无法抗衡,也要有理有据说得文武百官无法反驳,否则,这样的书院根本建不了,肯定被百官给掀翻了去。
明显已经触及到读书人骄傲的领域了。
再则,还得刚好有一个浮尸这样的大案让民众同仇敌忾,并且快速漂亮的破案,让民众对皇室信心达到最高点。
总之,仔细一琢磨,很多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别看他们了解得很细,可太后很多行为,别国很难复制。
此时此刻,皇帝正高兴的在凤翼宫蹭饭:“母后,这柳林书院选在什么地方?要先拨一块地新建吗?”
“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年后开学?”
柳芸挑眉:“新建?为什么要新建?”
这倒霉孩子,新建难道不花银子吗?
就算富有了,也别把银子不当钱啊!
“最近内务府不是收了那么多山庄?空着长虫吗?”
“随便挑一个地盘宽的用来做书院不就好了?”
“哀家觉得,那蒲草山庄就不错,光是那个山庄,占地面积就不比云昭书院小,将来人多了可以极限扩张,房屋不够还能在周围继续修建。”
皇帝愣了愣:“柳林书院,不用修在帝京城里?”
“蒲草山庄所在地,可是皇庄啊!”
能成为皇庄,自然就囊括了大量的良田,得利的位置,丰富的出产等等。
柳芸无语:“就是皇庄你才能随意使用啊!”
“现在皇室就我们几个人,你还能赐给谁不成?”
“长期不使用,等着风化坏掉吗?”
“而且,只是将那山庄的住宅区用作柳林书院,其他产业的收益,皇帝愿意给就给,不愿意就自己收着,没让你全部给书院。”
皇帝愣了愣,原来母后是这个意思。
那倒也是,山庄那么大,杵在山上没什么人住也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