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3
折腾,就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皇帝不仅没有离不开他,还越来越好,整个户部,说跳过就跳过了,这样下去还了得?
难不成户部就这么名存实亡了?
姜太师觉得,是时候给小皇帝好看了。
不过,不等他行动,皇帝又有了大动作。
把看虎国公府和贤王府热闹的人都吸引了过去。
四大主街交汇处,平日里用来贴皇榜的地方,有着堪比科考出榜时的人气。
一些不识字的百姓,围着明显识字的在询问。
“啊,这位先生,这皇上……都说了啥啊?”
书生笑裂了嘴,不厌其烦的又继续说道:“皇上啊,感恩上次有很多老百姓帮忙对付了刺客。”
“特意开了一家‘柳林书院’,上次帮忙对抗刺客的人家都有一个免费入学名额,受伤的有两个,重伤的可得三个免费入学名额。”
“还有这次浮尸案的受害者家属,都能获得一个免费入学名额。”
“啊哈?免费入学?”有妇人难以置信。
只要想过供养读书人的人家都知道读书有多花钱。
“仅仅只是免束脩吗?”旁边一个老太婆好奇的问道。
“嗯,免束脩,书院还提供基本的笔墨纸砚和书籍,若是基本使用量之外所需,可寻书院购买,比外面要便宜一半呢!”书生一脸羡慕。
这样一来,读得起书的人就多了。
另外一名书生好心的解释:“当然咯,书院里购买的笔墨纸砚便宜,就不能再卖给其其他人了。而且,每个人每个月能购买的数量有限,若是发现外人使用柳林书院的笔墨纸砚,会有人追究到底的。”
“若发现有违条例者,会直接逐出书院,取消免费读书名额的,还会罚银子。”
越围越多的人听见这话,立刻点头同意。
“那是那是,这本来就是皇上给的好处,若是还不知足,想要偷买倒卖,天打雷劈啊!”
“只逐出书院还算轻的,得关几年才能知道好歹。”
“这种人没良心,皇上又是免费,又是便宜卖,如今国库那么穷,还不知道要赔多少钱呢!”
民众议论纷纷,义愤填膺。
书生笑了:“这事儿啊,皇上说了,是太后娘娘提出来的,说是不能让老百姓白白帮忙还受伤。”
“柳林书院,柳,就是太后的姓啊,林呢,则是翰林是林。”
“皇上对寒门学子有期待啊,希望大家都能科考入翰林呢!”
“而柳林书院的学子,若是愿意参加科举,皇上会让人联保,联保费用最高的会试也只收取一两,前面的考试依次递减,真的是……太便宜了。”
众人眼睛忒亮:“太后娘娘真是太客气了。”
“是啊是啊,我家那位受了点伤,可没少吃药,都是免费的,如今还给读书名额?”
“这位先生,我想问一下,皇榜上有没有说,这免费名额可否转让?”
第336章 装也要装一辈子
听见这话,众人都朝说话的人看去。
结果,发现是一位行动不是很利索的老婆婆,眼睛可能也不太好,看东西给人一种老眼昏花的错觉。
周围的人禁不住稍微挪了挪脚步,免得挤到这位了。
最开始那位书生和颜悦色:“婆婆,这名额若是直系亲属,永久有效的。”
“只要柳林书院一直存在,无论多少代的后人都可以使用。”
“若是转让,就完全没有了。”
老婆婆叹了一声:“没有后人了,老婆子就两个儿子,大儿子前些年进山打猎遇见熊瞎子就没了,家里穷,都还没来得及娶媳妇。”
“小儿子不敢再进山,只能出去上点工赚点钱,结果……就失踪了。”
“熬了两年……小儿子遇上了天杀的六皇子,也就……没了。”
见老婆婆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围观党顿时感同身受。
只怕这位是伤心太过,将眼睛哭坏了的。
“皇上和太后仁慈,给老婆子这么一个读书的名额,可老婆子拿着也没用啊!”
“若是不能转让,就让皇上收回去吧!”
第二个书生恍然:“老婆婆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卖给官家的,就是名额收回去,但是官府会给一笔补偿金。”
“具体多少,视成员的情况而定,最低十两,最高能有一百两呢!”
之前的书生点头:“是的是的,主要柳林书院的入学资格有很大的限制。”
“家产到一定数目,或者年收入超过一条线,就不许入学柳林书院了。”
“可以说,柳林书院是真正开给寒门学子的书院。”
“所以,就算这个书院会有名家讲学,进士举子做先生,有钱人想买名额都不成。”
买了也没用,家里银子太多,根本不符合入学资格。
而家境不富裕的,也给不起价买名额,自然就不如让官府回收。
虽然补偿金比较低的一类人可能还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可几乎已经把买卖这条路压缩到最低。
而且,名额转让还有其他限制。
老婆婆听到这话,感动得落泪:“十两?够了,够老婆子好好过完此生了,皇上隆恩,太后千岁啊!”
众人浅笑,心里都一杆秤。
老婆婆这种情况,肯定不可能只有十两,说不得有一百两呢!
书生笑着说道:“婆婆不急,你多想想。”
“柳林书院还开设女子分院啊!”
“婆婆若是没有儿子,有女儿也行呢!”
“女子分院会教人识字读书,不过,女子不科举,学得会浅一些,可是有很多分支技术可以选择。”
老婆婆一愣:“女子也能入学?如果没记错,整个云昭只有皇家书院有女子分院。”
说白了,皇家书院只是提供一个地方给贵族千金学习,大多跟礼仪有关。
“对啊,这是太后娘娘特意开设的女子分院,为了教导女子学习技术,有一技之长就能自己谋生。”
书生眼睛和语气都透着满满的羡慕:“琴棋书画,女红厨艺茶道,甚至有工部的匠人手艺,只要能想到,若书院没有,就可以向书院提议,上报给太后娘娘,认证通过后就会有专人来教授。”
老婆婆惊讶:“书院又不许有钱的人交束脩读书,光靠穷人家的孩子,那束脩肯定也不贵。”
“偏偏这么大的开支,每年皇上太后得填多少银子进去啊?”
这年头,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年代。
真正的手艺人传承非常严格,没点代价怎么可能教外人?
太后想要将众多手艺搬到书院里教导,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代价。
“放心吧,婆婆,从柳林书院出去的人,若是发达了可以捐赠给书院。”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