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
,经常因为悔棋高声吵吵,今天我不跟你玩,明天你不跟我玩,跟老小孩似的。
从表面看,完全看不出爱下棋的刘老头是厂里屈指可数的八级工。
但是,你师父还是你师父,有时候厂里碰到难题,徒子徒孙解决不了,只能过来向师父求救。
就好比这次,刘解放跟着徒弟来到车间。
车间里吵吵嚷嚷,“热闹”非凡,原来是某个重要单位需要某种零部件,过来定制,机械厂加班加点给做了出来,对方拿回去使用,却不行,说没达到他们的标准。
机械厂这边说:“不可能啊,我们就是按照你们要求的尺寸生产的。”
他们拿出工具,现场测量给对方看。
对方一看,测量结果显示是合格的,但不行,就算显示是合格的,他们也使用不了。
机械厂这边:这不就强人所难了吗?
僵持之下,刘解放的大徒弟就让人去请师父出山了,这里面如果有问题,也就只有他师父能解决了。
刘解放到场,接过零件,上手一摸,便道:“尺寸不对。”
他的徒弟们顿时唉声叹气:“啊?真的有问题啊?我们已经是严格按照规格制造的了。”
刘解放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吐出了一个数据:“尺寸较标准,差了0.01毫米。”
重点单位的那人看他就像一个普通的小老头,很是怀疑,不靠工具,单凭手摸,就能知道差了0.01毫米?
这可是0.01毫米啊,比一根头发丝都细!
“这可是我师祖!”刘解放的一个徒孙听见他对师祖的怀疑,沉不住气,道,“我师祖有个外号,机械手!别说0.01毫米,只要我师祖想,单凭一双手,能将零件的精度控制在0.001毫米!”
真的假的?那人不信。
就见刘解放套上袖套,走到机器前,当他站在那里,气势瞬间就不一样了,仿佛那一片小小的地方就是他的领域,他的领域内,他能掌管一切。
车间里众人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
片刻后,刘解放拿起零件,感触了一遍,道:“好了。”
随着这一句话,车间里刚才仿佛凝滞的空气,重新开始流淌。
重点单位的那人看着他手里的零件,将信将疑:“真的好了?”
刘解放道:“你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那人反应过来,拿过零件,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很快,电话打了过来,听筒里,对方的声音很是激动。
“能用!真的能用,比我们要求的精度还提高了10%!”
车间里众人既骄傲又与有荣焉,看看,看看,我们师父/师祖一出马,就知有没有!
区区一个小零件,不值一提,刘解放不以为意,教训几个徒弟:“最近是不是懈怠了?这个水平都达不到?”
徒弟们满脸苦色,心说,这个水平不低啊,咱们整个厂里的钳工能做到的也就只有您了!
刘解放正好来车间,顺带检查检查徒子徒孙们的技术。小老头平时在家属院里溜达时,笑眯眯的,一副好脾气的样子,在车间里就变身大魔王了。
“折磨”完徒子徒孙们,大徒弟送师父回去,两人刚出车间,就见到厂长等在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看着像是等了有一会儿了。
大徒弟喊了一声:“秦厂长。”
秦厂长道:“郝师傅,你有事先忙吧,我送刘师傅回去。”
大徒弟意识到厂长大概有事和师父说,便回去了。
秦厂长和刘解放边走边聊,秦厂长道:“刘师傅,您是咱们厂里技术最好的钳工,郝师傅他们虽然成长得很快,但目前和您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现在咱们国家有一项工作,需要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但是您……”
他的话还没说完,刘解放便拍着胸脯道:“我去!”
他道:“那个成语叫什么来着?老当益壮!厂长,你别看我年纪大了,但进了车间,那些小崽子们比我还差得远。”
“只要国家需要,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尽一尽用处!”
一声召集,一帮老头,带上吃饭的家伙,再次踏上行程。
机械厂家属院,有小孩好奇地问:“刘爷爷他们呢?”
家长道:“你刘爷爷他们工作去了。”
一片树叶打着旋儿飘落,落在刻在石头上空空的棋盘上,往日在此下棋的老头们,有了另一个棋盘。
在刘解放一行出发的同一时刻,某高校,机械系的一位老师孙洋接过了领导递来的火车票。
他们所在的城市是重要交通枢纽,南来的北往的,都从这儿经过。因此火车票很难买,最近时间的卧铺票已经没了,只剩下座票。
领导道:“要不然还是等两天,两天后就有卧铺。”
从他们这儿到哈市,坐火车至少要一天一夜,这么长时间,一直坐着只怕受不了。
孙洋道:“没关系,我还年轻,有票就行。”
孙洋参与过十几年前华国第一台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当时他们抱着极大的期望,一心想追上国外,好为祖国弥补上这一块短板。
可是,他们辛苦研制的机床却并没有成功。
研制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数控机床已经成了他的一个心结,这些年虽然他在学校教书,但一直关注着他们国家的数控机床事业,同时他自己也一直没有放弃理论研究。
他计算的草稿纸都已经有厚厚的一沓。
孙洋将这些草稿纸装进行李包中,这些就是他最重要的行李。
数控机床的研究同样需要年轻的血液。
某单位,去年刚毕业的楚琳被主任叫了出来。
主任问道:“我记得你是电机系毕业的?在校期间,成绩优异。”
楚琳毕业后进入的是机关单位,没有再从事技术工作,但是当听到主任的问话,她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在校时上课和在工厂中实习的画面。
她才意识到,她从来没有忘记那些时候。
楚琳昂首挺胸地回答:“是。”
主任道:“现在国家有一个任务需要你的专业能力,你愿意吗?”
安山钢铁厂,技术科的夏国梁刚从车间回来,脖子上顶着一块毛巾,整个人灰头土脸的就被叫住了。
“夏国梁,现在国家有一个任务需要你,你愿意吗?”
边疆建设兵团,下乡知青东方明是兵团里的技术人才,他会修车修拖拉机,还会修各种机器。
东方明刚完成一个抢修任务,从公社回来,水还没来得及喝,领导便找到了他。
“东方明,现在国家有一个任务需要你,你愿意吗?”
在祖国的不同地方,楚琳、夏国梁、东方明以及更多的年轻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愿意。”
他们用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