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终于领着人回来。
王副厂长和卓科长第一时间迎上前。
王副厂长双手握住沈教授的手:“您是沈教授吧?欢迎您来咱们厂指导工作。”
又看向旁边的张教授:“这位一定就是张教授了,欢迎,欢迎大家到来。”
一行人简单打过招呼,沈教授便道:“去厂里吧,其他同志到了吗?”
“到了部分。”王副厂长说,他伸手引路,“咱们的车子就停在外面,各位专家请。”
901所来的人多,一辆车坐不下,第一机床厂想得很周到,开了两辆车子过来。
王副厂长、卓科长陪着沈教授、张教授上了第一辆车子,叮嘱道:“小乔,照顾好几位同志。”
去车厢接到他们的年轻人小乔连声应是,他天生一张笑脸,伸手请孟秋三人上车。
三人在后座坐下,他自己上了副驾驶,一辆车刚刚好坐满。
车上,小乔给他们介绍窗外的风景,哪个是他们哈市的重要建筑,哪个又是什么时候建造的,这条路通什么,那条路又通什么。
热情又不失幽默。
可惜顾鹤年和胡晓梅都是比较标准的理工人士,他们关心的只有,项目什么时候开始?来了哪些人?
孟秋倒是对这个年代的哈市挺感兴趣,奈何坐了太久的车,身体有些不舒服。她靠在椅背上,半阖着眼,神情怏怏。
顾鹤年看了看她,皱了皱眉,问:“还要多久?什么时候能到?”
“快了快了,还有十几分钟……”
小乔也意识到他们现在并不想听哈市的介绍,给司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开快点,安静下来。
小乔好奇心重,听后面没声音,小心地瞥了一眼后面,就见那个年纪最小的靠在另一位女同志的肩膀上,似乎在闭目养神。
他在心里暗暗怀疑,娘嘞,这么年轻,也是专家?不知道有没有真材实料?上面对这个项目可是很看重的,机械部都来人了,让他们厂里全力配合……
顾鹤年注意到他的目光,眼神冷冷地扫过去,小乔讪笑了一声,赶忙移开了视线。
到了地方,先给他们安排住宿。
哈市第一机床厂很大,内部就有自己的招待所,他们这些人就被安排在了招待所里。
王副厂长见时间也不早了,料想他们远道而来,现在也没精力应酬,就不做讨人嫌的事了,让招待所安排晚餐,说:“沈教授,张教授,你们先休息,明天咱们再聊。”
王副厂长几人先行离开,901所一行人去房间。到了二楼,还没进去,旁边一个房间的门打开。
“老沈?”
沈教授回头:“唐老头,你也来了?”
唐教授道:“你都来了,我怎么不能来?舍得从你那犄角旮旯的地方出来了?”
沈教授翻了个白眼,给他介绍其他人,介绍到孟秋时,他故意只道:“我学生。”
唐教授看了她一眼:“新收的学生?以前好像没见过,叫什么名字啊?”
沈教授道:“是,才收的。名字嘛,你应该听过,孟秋。”
我听过?唐教授回想了一下,扶了扶眼镜,颇为惊讶:“哦,就是那个报告上的……”
数控机床的报告暂未对外公布,但如唐教授这样的参与这个项目的重要人员是能看到的。
他对这篇报告印象颇深,除了内容,还有一个,老沈竟然在一个陌生的名字后面署了名。
原来那个“孟秋”是他的学生。
唐教授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孟秋,冲沈教授比了个大拇指:“可以呀,老沈,运气真好。”
沈教授哈哈大笑,心情十分满足,他将孟秋拉到前面来:“来,给唐教授打个招呼。”
孟秋乖乖道:“唐教授好。”
唐教授温和道:“哎,你好,你好。”
沈教授伸手,手心朝上:“不会一句你好就打发了吧?见面礼呀!”
唐教授愤愤地从口袋里摘下自己的钢笔:“你个强盗,才来就讹我一支钢笔。”
孟秋不敢收,唐教授递给她道:“拿着吧,这支钢笔不算什么贵重的。”
沈教授道:“嗯,是不算贵重,只是陪了你不少年而已。”
老师这么说,孟秋更不好收了,沈教授道:“收下吧,这老小子也没少讹你老师的东西。”
孟秋见他这么说,才收下了。
唐教授他们是下去吃饭的,既然碰到了沈教授他们,就等了一会儿,等他们收拾好,一行人一起下去。
饭桌上,就讨论起这个项目。
沈教授才来,还不清楚,就问:“来了多少人?现在是什么情况?”
“除了你我,还来了几拨人。”唐教授列举了几个他们认识的人,“其他的听说还在路上。”
“还在路上?”
“嗯,这次召集的人可是全国范围……”
在他们说话时,有很多人正从全国各地,披星戴月地赶来。
第40章 齐心协力(小修
江州市第一机械厂
刘解放是厂里的老师傅,也是厂里为数不多的八级钳工。
他23岁进入机械厂,从一开始的学徒工,到现在的八级钳工,一点一点地琢磨,一点一点地总结,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进步、成长,花了足有四十多年。
刘解放刚进厂的时候,大字不识几个,但这么多年,他的工作笔记已经记了厚厚的几大本。从最开始的鬼画符,到现在,拿出去俨然就是一部字迹工整、记录详实的钳工宝典。
岁月不饶人,四十多年过去,刘解放的技术提高了,人也老了。高强度、长时间的体力工作,让他不服老都不行。
像他这样的老师傅,就是厂里的宝贝。即便不能在一线工作,也能把宝贝经验传授给年轻同志。
刘解放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带徒弟,厂里钳工车间里一大半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刘解放带出来的徒弟有三级工、四级工,也有五级工。他的徒弟们还年轻,大徒弟,也就是那个五级工才四十岁,在这个年纪,能考上五级工,已经很可以了。
他的徒子徒孙们有本事,别人又羡慕又佩服,就说:“您老下半辈子可以享福了!”
这年头,对待传授自己真本事的师父,那是真要当亲爹妈对待。
刘解放的徒弟们就很感激师父无保留的教导,对师父很敬重,见师父这么大年纪了,就让师父歇歇,每天没事干下下棋,到处溜达溜达,别再劳累了。
有什么事,有他们呢。
刘解放接受了徒弟们的孝心。
他现在的日子过得可舒坦了,每天早上睡到六七点,起来活动活动,吃个早饭,下去找老伙计们下下棋,唠唠嗑。
一帮老头坐在家属院入口不远处的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