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
”
客商顾虑位置太偏,但守城官又开口了,他不好拒绝,只能满口答应,进城了就沿着城墙向北去。
“大哥,我去打听了,那个客舍是军中赵千户的。”一个男人跑过来说。
“能让守城官开口的,这座客舍背后指定有人。罢了,我们先去看看,若是不成,我们歇一夜,明天就出城。”
隋玉半途看见向北而来的商队,她放弃去买布匹的打算,又骑着骆驼原路折返。
等商队过来,第一进客舍里的十二间房已经铺好了褥子,房门大开,明亮的日光照进去,落在松软的褥子上,屋舍干净又舒适。
隋玉引着一群商人走进来,说:“一间屋能睡五个人,当然,你若是愿意一个人睡个长榻也没问题。订一间房能领一间仓房,你们进来看看,仓房比客舍还大,足够容纳五个人的商货。”
客舍跟仓房在一个院里,这让客商满意,自己的货自己盯着,他们睡得也踏实些。
“除了客舍和仓房,东侧门外面就是牲畜圈,白天的时候骆驼在荒野上跑,晚上关进圈里,夜里有人守着,你们不用担心有人会偷骆驼。”隋玉继续补充。
“守城官没糊弄人,这边的条件是比城内的好。”走在前面的客商点头。
“就是地方有点偏,不过问题不大,城内有跑腿伙计,你们若是想买什么东西又懒得动弹,可以雇他们买了送过来。”隋玉继续说。
“你们这……”客商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只能说:“你们搞得挺周到的,比其他郡好。”
隋玉笑笑,说:“往后都会发展起来。”
“我们一共三十七个人,这个客院我们包下来了,房钱要多少?”一个腰间挂算盘的客商问。
“一间房一晚是一百文……”
“一百文!掌柜的,你这要价狠了点。”
“我说的一间房是包含客房、仓房和牲畜圈。”隋玉解释,“你若是不要仓房和牲畜圈,也可以按人数算,住大通铺是一个人八文钱,单要一间客房五十文。”
“是我误会了,若是包含仓房和牲畜圈,一晚一百文也行,我们住三晚。”挂算盘的男人说。
隋玉将一串十四把钥匙递过去,说:“两把大钥匙是开东西侧门的,十二把小钥匙是开仓房门的,锁跟钥匙上标有记号,你们开锁的时候检查一下就行了。西厨那边一天三顿饭都开火,饭钱另付,骆驼的草料我们还没准备,你们应该有熟悉的草料商,可以安排人朝这边送。”
都交代清楚了,隋玉领着挂算盘的男人去第三进客舍,住三晚是三十六钱,她收钱后拿出两个木牌,各写两个字,一个挂在墙上,一个交给客商。
“还会写字啊?”客商打量她一眼。
“会写几个字,会的不多。”隋玉笑笑,说:“离开那天归还钥匙,这期间除非你们让我们进去,其他时候我们不会进去,你们保管好财物,进出记得锁门。”
客商点头,他攥着木牌离开,隋玉也跟着出门。
客商和镖师忙着卸货,身无重担的骆驼走到河边去喝水,一头又一头,最后排成一排。
日头渐渐偏向头顶,西厨冒起炊烟,今天没准备包子,只有汤饼和扁食,隋玉进去,她接手炒馅的活儿。
“我三哥呢?该让他来揉面的,他劲大。”赵小米说。
“我让他去城内买布了,今天让冬子娘找人赶赶工,天黑之前给我缝十二个被罩送来。”隋玉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她放下铲子走出去,是两个客商站院子里打量。
“晌午有什么饭?”高个男人问。
“有扁食和卤水汤饼,晌午还可以吃凉面。”
“没有肉?”客商问。
“有,你们若是想吃,我这就让人去买,吃什么肉?猪肉还是鸡肉?”隋玉问。
“晚上炖两只鸡,鸡肉里面炖豆腐,再要一锅白米饭。”
隋玉满口应下,一旦沾荤,她就有得赚。
晌午三十七个人过来吃饭,他们食量大,一个人能吃一盘凉面、一碗卤水汤饼、外加一盘蒸饺,隋玉匆忙准备的饭食一下子就卖空了,又收十五钱。
开业头一天,对于这个收入,隋玉还算满意。
第140章 奴仆和帮工
傍晚时,赵西平拿回来二十四个床罩和二十四个床单,还剩下两匹布,冬子娘过两天再送过来。
敲开客舍的门,因为里面住的男人多,是赵西平带着殷婆子母子三人进去铺床单套被罩。
“东侧门旁边的耳房就是茅房,你们可不能满院子乱拉乱尿。”赵西平离开时交代,“我联系了收夜香的,明早他就过来,一天收拾一次,院子里没什么味。”
看他的步履和身形,再听甘大甘二称他为大人,这些客商猜出赵西平的身份,他说什么,他们自然听什么。
天黑了,饭也做好了,隋良过来喊人,一院的人纷纷走出去,掌管钥匙的客商走在最后,哪怕就在对面吃饭,他们也谨慎地锁上大门。
一整天,除了这个大商队,下午又来了两个旅人,这两个人是跟着一个小商队过来的,小商队打算在城内处理一批瑕疵货,觉得这边有些偏,打个转又回城了。
饭菜端上桌,三十七个客商和两个旅人在饭堂用饭,隋玉一家端着碗蹲在檐下,看着夜幕上的星星下饭。
饭后,隋玉跟赵西平去牲畜圈那边溜一圈,骆驼都进圈了,猪羊也趴下了,四只母鸡蹲在羊圈上横的粗木上,听见动静咕咕两声。
“甘大和甘二轮着守夜?”隋玉问。
赵西平“嗯”一声,“我今天又去找老牛叔了,他过两天带四个人过来,在牲畜圈这边再盖个小房子,天冷了供守夜的人睡。”
“再买只狗。”隋玉补充。
“行。”
转一圈回到屋里,隋玉拿出木板记账,今天房钱加饭钱一共进账一百一十三钱,买布支出一千五百钱,另付工钱八钱。
“钱箱里还剩多少钱?”赵西平问。
“不剩多少了,还有三百多钱。”隋玉拄着下巴,说:“要是钱够用就好了,一下子把东西置办齐整,也不用天天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补漏洞一样,天天忙活。”
赵西平也是这个想法,“还要雇几个伙计,这个钱不能省,做饭的厨娘,捣衣的妇人,采买的伙计,这些琐碎事放出去,免得你脚不沾地各处跑。”
隋玉也想歇歇,开客栈就是不想像开食铺一样日日不得闲,都有这么大的家底了,她总不能还忙得像个拉磨的驴子。
“殷婆做饭的手艺不差,还可以再雇一个厨娘,加上小米,厨灶有三个人打理就差不多了。甘大甘二接下来要忙农活,清扫牲畜圈可以再雇一个帮工。清扫客舍,晾被洗衣要雇两个人。”隋玉一一掰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