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3
对这个势力的情况也并不了解,只是偶尔见过这样的修士,而且并未搭过话。那时他还不清楚幽冥背后有人在谋划,只以为是一支掌握了进入幽冥之法的特殊传承。但在解廌遭遇了自身的惨事之后,他再回头细思量,只觉得这其中未必没有那不知名势力的影子。
他将此事告知给女须后,女须就一直依照他所提供的线索在幽冥中寻找,但却一直未能寻到踪迹,直到现在。
“他们倒是会躲,不知用什么东西炼制了些棺船,沉在黄泉里藏着。”女须冷笑道。
这些家伙早就觉察到了她在寻找他们,便故意隐匿不出,计划好反过来要捉她。她一时措手不及吃了点亏,却也把这些缩头乌龟的来历给找了出来。
女须收起白骨刃,掌间捏着一缕香火。
解廌凑近听这香火中的心念,惊愕道:“黄泉摆渡者?”
女须点头:“寒衣节人间几处大祭,这香火突然出现在幽冥当中。我惊了一瞬,他们趁此反欲擒我。”
解廌恍然:“竟是如此。”
凡人畏死,多有幽冥之祭,但轮回自然运转,这些祭祀都是空祭,香火之力在凡世中就消散了。
他以前也曾听闻过有人祭祀黄泉摆渡者,但只把它当做了和其他冥阴之祭一样的存在,并没有放在心上。却不想他们是利用了幽冥无处不在的特殊,那些香火并非消散在虚空,而是直接进入了幽冥当中。而这群修士就隐匿在幽冥里,正大光明地在世间流传着自己的信仰,增长着自己的力量。
但是他们既然接受了祭祀的香火,那么人间对于黄泉摆渡者的认知与祷念也就可以作为参考。
黄泉摆渡者,在人间的信仰里,被认为是将死者的魂魄送去黄泉彼岸进入轮回的存在,幽冥孤冷,黄泉摆渡者也是将死者的魂魄摆渡出冰冷死寂之苦,让他们重新进入阳世的神明。因此黄泉摆渡者可以在幽冥中行动无碍,而上了他们船的渡客自然也要听从他们的吩咐。
之前九曲河上的白面恶神,或许是他们选拔成员的方式,他自己并不清楚黄泉摆渡者的存在,之后若成了便成,若不成便只是一个偶得机遇的修士而已。不过他们的成员或许还另有一种吸取的方式——倚照黄泉摆渡者的名,死后进入幽冥当中的魂魄,岂非尽由他们择取?
女须想到她之前曾见那白面恶神让自己能够停留在黄泉之上的方法——他用枉死的水鬼托着他的船。唯有深重执怨的魂魄才能在河水上停留。那些黄泉摆渡者可在黄泉中自由往来的棺船究竟是由什么炼制的,似乎也并不难猜。
鬼王的面色愈发冷肃。她对解廌道:“无论如何,你都莫要再踏入幽冥。我去见一见上神。”
……
大青山首之峰。
长阳盘膝于山巅。长夜将尽,在如鳞的薄云中,一轮浩日缓缓升起,鳞云在日光下渐成剔透的玉片。
“明灯教。”他说道,“他们的心焰可以照亮幽冥。”
女须从山首退下。自神明落足之后,这座山峰日益增长,威势愈重,她是鬼修,纵使有着神明的许可,在山上待久了也难免感到不适。
上神并未对黄泉摆渡者的存在多言,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只是指点她去寻找明灯教的帮助。面对不知道存在了多久的黄泉摆渡者,她的根基还是有些浅了。
黄泉摆渡者,这是浑沌的布置。他不敢亲自进入幽冥,便折腾出这些来替他探查。他想要知道,当初长阳究竟有没有将地府藏在幽冥之中,幽冥究竟值不值得他冒险亲身一探。
当初长阳陨落,地府失踪,浑沌寻找了十二万年,虽然未能得到地府,却并非未有所得。太阴的神庭有地府的痕迹,但那最多只是半座地府。神庭与地府,命理与因果,二者虽有相似之处,却又截然不同。依照长阳的性子,他在意识到有人在背后算计之后,也不会将全部希望压在太阴身上。那会给浑沌直接指出下一步的目标,也会使太阴和地府同时身处险境。
有另外半座无主的地府吊着,由太阴掌控不易谋夺的半座地府才不那么引他势在必得。
太阴手中只有半座地府,她借着地府的架构建立神庭梳理命气,如今神庭已然成型,想要得到它麻烦得很,另外半座地府,又在哪里呢?
第117章
山巅的神明目光垂落,云层之下,因果繁密。世界如他手中的琴,根根因果任他弹拨。
七情引已全,他的力量仍未完全恢复,因为他的力量不止遗落于此。
神明伸出手,拨动下一场局。
……
隋王都。
隋地武斗之气极盛,王都之中尤甚,不过,这里的武斗之气虽盛,严肃之意亦重。偷袭围攻、刻意羞辱之类的事情,在城中是绝看不见的。若有狂浪之辈敢于挑战这里的规矩,就要做好被满城之人敌视的准备,更何况还有出自武英堂的王都护卫。
隋地尚武的风气已经成为了这里修士们的道。他们所追求的并非好狠斗勇与最终获胜。武斗只是手段,变强才是目的。因此,一切不择手段以鬼蜮计俩而得胜的人都是令人不齿的——你的确获胜了,可你的道呢?
把手段当成目的,不过是短视贪婪心胸狭窄之辈而已。如果任由此辈发展,他们就会毁了这个难得的修行之地。因此,所有因向往此地风气而来到隋王都的修士,都会主动遏制此辈的出现。
在隋王都中,若有恩怨不可私下相斗毁物扰民,若欲比斗须上武斗台。人人都可以上武斗台,只要交一点财物作为武斗台的维护费用即可。台上分切磋与生死斗,切磋之下又有细分。在切磋中,台上会开启修士布置的阵法,就算台上的人一时收不住手,也不会真的伤了性命。生死斗则要立下生死契,台上分生死,台下了恩怨。若有偏要为死在生死斗台上的人报仇的,那就要上武英殿的名单走一走了,成为所有人的任务对象。
因为隋王都的这种风气,吸引来了无数志在此道的修士,而不欲此道的人也大多离开了。只有在这样的规则下,才能给他们一个安心修行的环境。这里有无数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切磋,也不必担忧因武斗结仇而被私下以阴手报复。故而人人都自发地维护这个规则,这也使得王都中虽然尚武喜斗,治安却是难得的好。
隋都因此而盛,修士往来不绝。在这样的环境里,昌蒲像一滴水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这里。她是第一次来隋,对这里的情况并不了解,好在有仰苍在,借助明灯教的力量,她很快就摸清了大致情况。但还有一个问题:他们来隋是为了阻止玄清教谋划隋国的,现在他们到了,但……玄清教呢?
隋地现在状况良好,只有十几年前出了老隋王和大公子暴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