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
了吗?
丁芹心中已经有了八分确定,但并不对他们肯定答复,而是说道:“我并不知晓,这几日我离开了这里,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能否烦请姑娘替我们相询?若您所侍奉的那位神明就是数日前出手相助的那位,可否允我前去拜会?此事对我十分重要。赤真子先行谢过。”赤真子又行礼。
丁芹避过了他的礼。赤真子须发皆白,年岁不知多少,她还年少,只是因为漓池上神的缘故才得此郑重对待。神使代行神明之志,但她却并不应该也不能代替漓池上神做此决定。
“我会替您相询的,请您不要多礼。”
丁芹闭上眼睛,额间神印力量隐隐波动。
远在李府的漓池:……
他今天招客人登门?
来就来吧。一个也是来,三个也是来。
漓池盘膝坐在大青石上,膝上停着一张只有两根弦的琴。
他这几日并不止在梳理记忆,还在思考那一天他在梦中所见到的前尘。
他总觉得食梦貘身后还隐藏着什么。
漓池摊开手,掌心停着一缕古怪的气息。这是他按照梦中记忆,模拟的食梦貘身上气息。
他每一次入梦得知前尘,都是因为有相应的认知被触发。
比如因果线、比如审断、比如神职,但这一次,食梦貘身上所沾染的气息,究竟有什么特殊,才使他梦到了神明欲立地府的一幕?
那些以歌为祭的生灵们,与食梦貘有什么联系吗?他又为何会突兀地在梦中醒来?
他有如此多的疑问,又为何,会在梦中干净利落地斩杀了食梦貘,以至于线索断掉?
梦中行事的他,究竟还是不是他?
漓池垂首看向膝上的琴。这张琴是他亲手炼制的,此身因果也是他自己建立的。无论如何,他都已经与此方世界建立了联系。
点化后李是他、收留谨言是他、救下丁芹是他、赠名文千字是他……
在做下这些事,与这些生灵接触的人,的的确确是他自己。
漓池按了按琴弦,垂眸深思。因果……
虽然因果的建立要谨慎,但这张琴的炼制却未必需要那般艰难。
喜怒哀惧爱憎欲,七情之中的每一种情,各自又有细分。便单单一个喜,就可分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等等不同的喜之情。
七情引的凝聚条件十分苛刻,若要将细分出来的每一种情,都分别寻到相应的七情引编入其中,便是花费了无数时光,若无机缘巧合,恐怕也难以达成。
但七情引既然为“引”,或许会有别的方法将之补充完整。他已经有了“惧”与“哀”的七情引,或可以之一试。
漓池缓缓抚着琴。他心中有所不安,但这却是不能与任何人言说的。若想解决此疑,就得知晓此身身份。食梦貘背后有线索,却被他亲手断掉了,为今之计,也只有看看赤真子身后是否有线索了。
……
在得到漓池同意的消息后,打着同样主意的赤真子松了口气。
“既然如此,我们今日便去吧。”赤真子转而对地神说道。
地神颔首,看向望月:“你既然也有事,便一同去吧。”
望月:……等……等等!她还没想好要不要现在去啊!
第42章
松风入古道,雀影浮鸣泉。
赤真子依古道而行,见林清山幽,不由赞叹:“倒是一派清静好风光。”
水固地神略略颔首,没有接话。
此地是大青山余脉,灵气略稀薄了些,但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不好的了。只是……瞧这道路的荒废模样,那位神明,难道是居住在一处山野荒宅中吗?
地神在来时的路上已经观察过了,这附近有人聚集居住的地方,所供奉的都是些欲修神道的妖鬼之类,并不见这位神明的信众。
难道说这位神明并不需要信仰?还是说他的信徒并不在此处?
他是如淮水神君所说那般,只是游戏人间的过程中路过此地,暂且停歇的吗?
地神心中思衬着,跟随在丁芹身后一路向山中走去。
还未达到目的地,林中古宅不过刚现出一角飞檐,山林中的气息就产生了变化。
灵气丰盈、生机盎然,草木碧翠、鸟兽悠然,别有阳和之气融融其间,竟产生了几分仙家福地般清静祥和意境。
地神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目中露出震撼之色。
“道友为何驻足?”赤真子停住脚步,疑惑地看向地神。
他同样感受到了此地的变化,但这样的福地也不算罕有,在点苍山中,比此处更好的福地洞天也不鲜见,就算是一地灵气原本有所不足,以修行者的手段,作一番布置,也就可得了。
以那位神明在梦中所显露的威神,拥有这般手段,又有什么可惊异的?
地神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从何解释起。
赤真子不修神道,对天地细微处的认知也差一筹。他看不分明,只以为这般变化或以仙道阵法可得之。
然而,阵法终究只是以外力强行聚集灵气、塑造福地,一切不过是强行生造的,若有一日,阵法破败,这些仙家福地,也就归复平常了。说到底,不过是朽木刷新漆而已,表面看着光鲜亮丽,但其本质并未改变。
可此处山林中的改变却并非如此,这些灵气韵致并非浮于表面,而是天地自生的。那不是以某种手段强行塑造,而是改变了此方天地的脉络,使之真正演化成了一方福地。纵使日后神明离去,此方天地所受的泽被也会一直绵延下去。
这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段,行改天换地的大威能!
虽然这里的改变发生得悄然无声,但艰难之处远比移山填海要困难得多。
摧山裂石只需要有大力,制造焦土只需要有烈火,但要想使枯竭干涸之地生灵泉,死意弥漫之所演生机,则需要有对天地运转的深刻认知、对生机造化的足够把握,与对一方天地生灵的悲悯之心。
地神摇摇头,对赤真子道:“道友且交感此方天地,这里与道友曾经所见到的洞天福地,真的一样吗?”
他不再看赤真子,而是整衣肃容,对前方郑重行了一礼,方才继续前行。
仙道求逍遥,神道证天地。
世间多有修行者,只是为了求一个修行正法,而入了神道,却未见神道修行的真意。他久处水固镇中,看惯了来来去去的神道修行者,他们纵然行使神职,却大多只是为了求信仰、积香火,反而忘了本真。
天长日久之下,他竟也有了些本末混淆。今日得见此景,方才寻回了归心处。
……
青石残路通古宅,宅前有巨石开裂,裂中有新松茁壮。匾额之上,书有“李府”二字。
地神恍惚,隐约记得几百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