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3


在的叙事产生不信任的同时,也下意识地忽略了故事最初的线索。

正因为执着于何为真实,何为幻想的答案,他才忽略了一种可能: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真实与幻想的区别,一切都是幻觉,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想到这里,李贤泰睁大了眼睛。他忍不住倒回去翻看前面的情节,那些主人公的自白又有了新的解释。

李贤泰从头到尾捋了一遍,越来越觉得他的猜想很有道理。

没错,就是这样!

虽然被Ginger老师耍了几乎整本书,但他能在结局之前反应过来,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在自得了一会儿之后,李贤泰又有了更多的感触。

即使在已经对幻觉麻木之后,主人公看到邻居妻子的幻觉时仍然会感到恐惧。

他真正恐惧的是那张爬满蛆虫血肉模糊的脸吗?

不,他恐惧的是自己的良心。

《给我的信》并不只是一个恐怖故事,那些令人感到恐惧压抑的幻想场景只是一个载体,Ginger真正想要探讨的,是人的良知。

李贤泰叹了口气,怀着怅然的心情继续看了下去。

就在他以为Ginger会在结尾揭示自己的诡计性叙述的时候,他忽然目光一凝。

主人公习惯性地打开信箱取走他的信件,他麻木地拿着信封准备离开,却看到了自己的邻居也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对方熟练地打开信箱,从里面拿出了一叠信件,却不小心掉了一封在地上。男人就像没看到似地走了出去,留主人公一个人低下头看着那封苍白的信。

他弯下腰把信捡了起来。

没有寄信地址,没有邮戳,没有署名。

信封上只是写着一个名字。

李贤泰“啊”了一声,愣愣地看着最后一格中的画面,半晌都没回过神。

*

出人意料。

十个看了《给我的信》的读者中十个都会如此评价最后的结局。

李贤泰也上论坛里看了不少相关讨论,许多人在没看完时都想到了他猜测的那种可能性,但最后也都被Ginger摆了一道,简直被骗得很惨。

对于这部漫画中仍然留存的诸多悬念,读者们也有许多不一样的看法。其中某位悬疑漫画爱好者的解析点赞最高,得到了最多认可。

【大家争辩的问题有好几个,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我想把它们放到一起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主人公还活着吗?

我的回答是:我认为他已经死了。不仅如此,漫画里出现的所有人物都是已经死去的人,换句通俗一点的话来说,这栋楼是栋鬼楼。

第二个问题,信是哪来的,或者说写信的人都是谁?

我认为信来自所有和主人公有过接触的人,他们也许并没有真的拿出信纸,在上面写上自己想对他说的话,但也许只是一个念头或者一个回忆,这些思绪就会变成信件,出现在主人公的信箱当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信都来自不同的人,提起他的口吻和情绪也大不相同。

第三个问题:那些幻觉是什么?

我倾向于有些幻觉或许只是幻觉,有些则是主人公记忆中的场面。至于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就需要大家自己判断了。为了避免被Ginger老师打脸,容我先不说准话。

第四个问题:这个结局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是我最没有把握的问题,因为可能性太多了,我只能说一说当我看到结局时的想法。

Ginger老师设计的这个结尾揭露了一个设定,也就是在这栋楼里,每个人都会收到给自己的信。

但这也是让我最难过的一点。

主人公因为这些信受尽折磨,而真正犯下罪行的邻居却对它们视若无睹。

只有存在良知的人才会被良知谴责,这难道不是人性中最为不公、最为绝望的事吗?

……】

第167章 典礼邀请【对哦!这可能是Ginge……

没过多久,评审们各自发布了自己对这10部作品的打分和点评,《给我的信》毫不意外地以最高分位列榜首。光源编辑部对于这个消息都很高兴,尤其是主编,他上午去开会的时候就得到了高层的表扬,回到编辑部来时满面春风,连走路都充满了喜悦。

签下Ginger可以说是他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当初签合同的时候还有人质疑他为什么要给一个新人那么好的待遇,这种声音现在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如果Ginger能成为光源下一位台柱级别的漫画家,那么给她多好的待遇都不为过。

不过表扬归表扬,高层也提到了杂志现在的困境。

光源漫画杂志本刊现在连载的作品有二十部,但这二十部并非固定,编辑部会定时根据读者反响砍掉尾部的几部漫画,这也是大家常说的“腰斩”。

在网络漫画兴起之前,杂志连载的竞争也是残酷的。画得不够好,或者不够吸引人的题材就是会被抛弃,现在正当红的漫画家中也有几位曾经有过作品被腰斩的经历。

当然,现在时代变了。

即使在杂志上被腰斩,漫画家的作品依然可以在光源漫画网上连载。如果作者不介意收益的话,想要画多久都可以,不过就是需要他们为爱发电。

和尾部漫画相对的就是被力推的作品。如今杂志上人气最高的是金睿材老师的升级流热血漫画《极拳》,但这位老牌大神身体欠佳,很难保证稳定更新,他们亟需一位能撑得起场面的新作来接替,而Ginger就是最好的选择。

主编回到编辑部的第一件事就是叫来了崔昭颂,年轻编辑离开工位时身边的其他同事都投去关注的眼神。

眼见着崔昭颂越来越受主编器重,要说大家不羡慕一定是假的。但光源编辑部向来禁止恶性竞争,同事们即使羡慕也顶多和关系好的朋友嘴上聊几句,不可能做出针对崔昭颂的事情来。

“Ginger老师有和你提到过她接下来的作品计划吗?”

主编期待地看向崔昭颂,后者点点头。

“Ginger老师和我说她正在构思一部长篇作品,同样是恐怖题材,除此之外还会增加一些推理悬疑元素,应该近期就能把故事大纲捋个七七八八。”崔昭颂之前就问过Ginger老师下一本漫画的想法,只不过那时她还在画决赛作品,所以只是简单提了几句。

恐怖漫画绝对是Ginger的舒适区,虽然她之前的作品都没有太多推理元素,但从《给我的信》来看,悬疑部分Ginger也相当擅长。崔昭颂还没看到具体设定,不过她已经对这部新作品寄予厚望了。

“好,你继续跟进,如果拿到故事设定下次开会的时候拿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