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


,宋宴清还看到少数昏倒的被剩余的人带来军医处。

好笑的是,里头居然有好几个在逃兵里煽风点火的,此时正睁着一双双无助的眼,乍一看还挺无辜。

千辛万苦下,有的队伍还是超时。

宋宴清望着无数双忐忑的眼睛,板着脸道:“还不错,大半队伍完成了。完成了的人先吃饭,后面的后吃。”

于是这群被加练了的兵反而高兴起来,庆幸没有更多的惩罚。

晚间造饭时,又有新消息传来,过些日子《洋州报》会来采访逃兵之事。

无论是《洋州报》、还是采访,都是新鲜东西,解释了再解释,众人才明白。

当逃兵!是可能会被写在文章里千古丢人的。

当天晚上,拱火的一个没少,都被送到了宋宴清手里,甚至还有多。

有几个低阶官职的小将领急起来,信件往外送。

海定军成功截留下信件,把人和信以及那些逃兵一并送回去,还找出几个暗中动手的人。

一打听,原来也只是几个份量不小的富商。宋宴清一琢磨,猜想都是些黑手套。

除去倭寇,面对的不止是外面的倭寇,还有内部可能会被涉及的阻力。这些人,亦是阻力中的一环。

几日后,虹芳带着洋州府的人到来。

《洋州报》效仿邸报,但不似邸报那么正经,除开时政板块,有记载些各方面的常识的板块,甚至还有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板块……

逃兵之事,宋宴清没叫虹芳刊登上去。对内就说他想了又想,还是决定给他们一些脸面,顺带彻底搞定包钦一行中被煽动的乌合之众。

《洋州报》办起来很快,又及时好用,能让己方掌握舆论线。

宋宴清夸赞虹芳办事迅速,虹芳谦虚道:“只是见过罢了。”

“姐姐这话过谦了,我便是见过,也不见得就得办得如此好又快。不知前路是难,知道道路后的践行之难,亦是难。”

“将军总是有理。”虹芳笑道,“怎么好像还容不得过谦的人?”

宋宴清:“你不说难,人家就不知道你的难了。”

他偶有耳闻,虹芳这知府夫人十分忙碌,甚至要比知府随月农更辛苦些,这会儿眼中便有一点儿浅浅的担忧。

虹芳又叫回从前的称呼,双眸明亮且坚定地望着宋宴清:“殿下啊,我虽是一女子,也同殿下一般,就好这迎难而上的滋味。”

宋宴清眨眨眼,诚实道:“我不好。”

只是他没得选。

如果能选,他肯定更乐意在现代当个快乐的小爱豆,他并非真心想来古代见识人间疾苦。

虹芳却是满脸诚挚地道:“殿下方才劝过我,眼下自己却犯这等口舌之误,小心别人真信了去。”

宋宴清:!

没天理,讲真话总是没人信,现在还不让讲了。

但再缠绕此话题也颇为无趣,宋宴清合理使用冷酷将军的权益:“这边有个厨子做饭十分美味,尝尝?”

“愿与殿下共赏之。”

厨子是好厨子,宋宴清眼下也是个挺不错的将军,成体系的理论、合理的军伍构架,供应充分的军饷……

三个月后分别时,这批来联合训练的兵士,已经完全是“向往”海定军的模样,本身也成为了优秀许多的兵,堪称脱胎换骨。

有的甚至还想从自家军队脱离,来洋州加入海定军。

宋宴清连忙画下一个共同“抗倭”的大饼,再言谈教人的快乐,把人都忽悠回去兵带兵;再以他回头会去各家转转,检测评比成果为保险,同时再以他的同款宝剑为奖品引诱。

三招齐下后,他和海定军送走这群家伙,快乐地回自家地盘休息。

休整后,九、十月又是倭寇多发之时。

这回海定军的新兵可算能见着倭寇,且在老兵带领下,飞快进步,认识到真正的战场。不乏非常不适合的,但也历练出不少能才。

可惜的是倭寇来了几波大的,又开始转移目标。

宋宴清对此早有准备,催了许久,没当成总督,但拿下了跨省行军的权利,只要其他州府同意即可。

当即调动一部分队伍,出门杀敌去,开始践行他曾许诺的所谓“检查”。

学过是一回事,最后的成果则考量更多因素,有的小将和兵学得好,但可能不太会教人,也搞不定复杂的军营;有的则是学完过了好一阵,有些懈怠,教学质量当然高不到哪去;还有的更为糟糕,离开了好的环境,就恢复了原本的德性,不过亦有非常好的,还能因地制宜弄出新花样来,也叫宋宴清学到了些东西……

总之一路走下去,什么样的都见过。论起成果,杀了不少倭寇,又给海定军扬名了一回大的,还巩固了一番其他兄弟队伍的学习成果。

宋宴清想想,都想给自己颁发一个感动勋章。

谁家培训班的老师有他负责?!

两个月努力下来,总督的官职也有了苗头,朝堂和民间官方都十分认可他的抗倭兵法。倘若有意抗击倭寇,统帅者非他莫属。

秋讯结束后半月,宋宴清方到升官的圣旨,成功从一州府之督军,晋升成——总督。

粉丝值日益充沛,系统跳出来恭喜道:【祝贺宿主升官!演员之路更上一层楼。】

宋宴清笑了笑,告诉系统他的下一步规划。

——“总督还不够,我想当都督。”

【都督是什么官?武将现下好像没有这个官职。】

——“都督嘟嘟。”

【系统知道了,宿主在卖萌!看来宿主今天真的很开心。】

第132章

十几州的军事成为了一个“共同体”,代表着朝堂散发出更多的讯号,或许就是大战。

句点的靠近,让一股力量不小的恐慌在暗地里悄然蔓开。

洋州的邻居之一,就有一群锦衣绸缎之人,为着此事聚集到一处。

“朝中就如此着急?这么快就定下总督。”

“秋迅已过,倭寇也要休养一阵。春讯又是要紧的时候,未必就能打起来吧,说不得是别的缘故。”

“可我听说联合练兵成果极佳!海定军对他们那套毫无藏私,全部教授外州,眼下多少支州兵都实力骤强!”

“实力强是一回事,真打又是一回事。”

“我说如今大势已成,你等议论早晚有何用。早晚都要打,该商量商量,我们战后怎么办啊?”

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明确的把柄在倭寇之手,或是手下有人手加入“倭寇”、成为“倭寇”;或是跟倭寇通商、也送过物资通敌……

在此之前,能撤人的,能想办法的,早已用尽手段让自己从这场惊人的漩涡中逃脱。偏生他们晚了几步,眼下那一支支倭寇的主人,真给换成了“倭人”,再无法抢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