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
静谧的星子挂在夜空,仿佛无数眼睛注视。
翌日,太阳自海平线爬上来,一步步往上,也将战争的序幕拉开。
海滩开阔,往里的林子也不算十分密集,故而分散伏击地点在倭寇驻扎点附近,可借由房屋建筑躲藏。同时还分出左右各五十人,埋伏在左右岸的礁石后,待战斗打响,便可绕到停泊点将船劫走,断其后路。
埋伏在屋后的宋宴清脖子上挂着哨子,别处的展勇、段海二人身上也各有一种别样的简单乐器,可以通过特殊的声音来指挥队伍。
抬头望一眼天幕,再低头看一眼旁边的树,宋宴清便能用他来洋州后学到的时间判断法,预估时间来到了十点钟,也是这个时代的巳时。
终于,有动静传来。
海岸边,满载而归的倭寇欢呼着,有笑声传来。
宋宴清作了个手势,下面精心挑选出来的一批假倭被放开,两人在房屋七八米外“吵架”,另外一些人则散开来,按照各自性格有近有远,一些起哄、一些看戏。
不远处的屋子里,则是持刀威胁他们家小的海定军。
没办法,不动用些特殊办法,没法起到一个高强掩护效果。把人都绑了,就好比过年回到老家,村里头静得和鬼村一样,那心里不得直犯嘀咕。
让这几人当面演戏,也避免了这些人不配合,真要敢通风报信,那就别怪海定军不留情面。为了保险,宋宴清还用优渥的条件策反了几人。
岛上一开始无人迎接,且看不到人影,还真叫人心中一紧。
转而听到吵架声,能看到看戏的,走在最前方的归来倭寇放宽心,有的还跟着上前起哄,叫嚣着“打起来”。
两个被策反的家伙对视一眼,心一狠,干脆就拳脚交加直接互相殴打起来。
无他,这样不挑演技,且能够发泄他们心中一部分恐惧。
两人尽情打架的场面迎来了更多看热闹的,嘻嘻哈哈声将搬运东西的声音都压盖住。
就在笑声浓烈时,有人想要靠近他们简陋的屋子,一声哨响出现。
海定军依照训练过千百次的动作,井然而出。
多个队伍整齐划一,前后掩护,且随着第二声哨响,无情的箭矢朝着倭寇如同暴雨般疾射而出。
倭寇的笑容僵在面上,打架的二人则在第一声哨响时就麻溜地抓了个之前的同伙准备挡箭。
第一轮齐射后,是从后方出现的海定军射出的第二轮箭矢。
几轮冷箭下来,倒下倭寇不少,进一步引发惊惶。往两旁林子里躲的倭寇也遭遇了陷阱和袭击,唯有直接往后逃跑的运气最好,但也隐隐能听到泊船处响起的喊杀声,逃兵心中恐惧更甚。
有彪悍奋勇的倭寇抽出武士刀,组织人手来冲击伏击他们的海定军。
正面的比拼厮杀开启,但海定军无情的阵型又将敌军划分开,且完克对方武士刀长的优势……
宋宴清指挥着队伍向前攻击的节奏,段海和展勇在左右两方侧翼指挥队伍,一场反过来的劫杀盛宴开始了。
鲜血将地面染成褐色后,几个机动海定军兵卒混到倭寇身后,面色古怪地开始喊:“我降!我降!”
正是当地口音的兵卒,唐小猫算一个。
这种自己人喊投降的场面,他们还真是头一回见。
但效果居然挺好!
那些本来就不是倭人的贼寇顿时也不想拼杀了,恐惧地嚎叫着我也降,又在“放下武器、投降不杀”的劝降声中面带恐惧地放下武器。
他们被迫成为倭寇,是因为面对倭寇的死亡威胁,上了贼船便不能变回“正常人”;如今亦畏惧杀倭呈现一种恐怖效果的海定军。
投降了,至少不是现在就死。
不降也无妨,海定军本就胜券在握。
但有降兵出现后,胜利的号角提前吹响前奏。
再之后的事颇为顺利,将投降的倭寇先绑了,让降兵挑选作保,那批穷凶恶极的直接当场杀了,余下的分开看管。
有一个被杀的,宋宴清印象深刻。
对方剃了倭寇的头,但一口地道洋州话,愤恨地对着海定军的人说——“你们为何不早些来,我本也是良民。”
另又有一个人对他愤恨喊道:“你从前也不是个好人!只差没杀人这一桩而已。”
唏嘘刚生,宋宴清赶紧收回去。
第116章
收到战事结束的信号,将船开走的两小队人驾驶着倭寇之船归来。
不提船上的兵械、金银等物什,仅粮船就有五艘,另还有许多来自远洋的珍贵之物,如水银镜、象牙、玛瑙、胡椒香料等。
接船时,从船上跳下来的第一个百夫长献上两支千里眼。
宋宴清接过,将一支递给段海,调侃地问他:“不知你为筹集粮食卖掉的那支和新得这□□支更好?”
打了大胜仗,段海脸色兴奋:“将军,当然是新的好!”
展勇也馋千里眼,但不是开口讨要的性格,在一旁看一眼段海、再看一眼将军宋宴清。
宋宴清如何少得他,将另一支递过去。至于他自己,初来时府衙那边送来过一支,军中探查有用,便没退还。
段海、展勇两人拿着千里眼对着海面打量,随后又拿那千里眼看近些的人,玩得颇为满意。两人还没过瘾,下面的军士也闹着要瞧瞧,于是又轮转下去。
宋宴清撇开他们,上了船,巡看这次的缴获。
看完后,只得一个想法:“倭寇不少好东西啊!”
粮食可以拉回去供自家兵卒吃,长期训练,身体消耗大,需要食用的食物比预期的更多;其他的不必说,很多在“禁海”前提下十分值钱的西洋玩意儿,转卖出去能赚上一笔,可以重新锻造一批枪头……
当然,首先得扣除重恤家属的那份银钱和粮食。
除此这些物质财富外,另一笔收获是俘虏。
余下俘虏将进一步分辨,被迫成倭的当地人,依从其过错程度送返官府;那些远渡而来的真倭和养出凶心的,有更凶残的安排等待着他们。
想想那个过程,也是件麻烦事。
还好陶灿招纳人手之事较为顺利,如今陶先生手下足有七八位有志有才之士,愿为“海定洋州、保卫家乡”卖力工作。这回出来,宋宴清身边亦跟了两位文书,此时二人正在船上忙于清点、计数、登账等事务。
他只是打仗的武人,那些费脑子的事,还是叫军师干的好。
再撇掉俘虏,另有些寻常百姓和妇孺,在倭寇最后一艘船里,狗儿似的一窝蜂关在舱内。过去零散战倭的时候,也救下不少人,只是不像这次这么多。
宋宴清见状调动一队人:“先将她们送到茅村安置,记得分开审问一番是否藏有倭女。”
不怪他过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