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8
料,用的还是挺重的,倒是间接的弥补了这个小缺点。
萧念织还挺好奇,他们用来提鲜的海鲜是什么?
思考的同时,也不耽误进食,萧念织很快炫了好几口。
晏常夏这会儿,正在啃鹌鹑。
红霜已经在身后没眼看了,她倒是想动手,进行一个简单的鹌鹑分解,然后让晏常夏吃的。
但是,半个月时间里,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清汤寡水的饮食,晏常夏觉得自己馋肉,特别特别馋肉。
她觉得,就算是府上厨子的手艺不好,那肉炖出来,她也能炫两碗!
所以,炸至焦香酥脆肉又鲜香的鹌鹑,直接炫有什么不对?
她嘴大,她先来好吧!
红霜已经放弃了,红烛一开始就没多管。
她在想,刚才自家主子在听到卢景元这个名字的时候,给了她的眼神。
是让她去打人的意思吧?
话说,那卢世子瞧着英勇神武的,其实真不禁打,没几拳就进气少,出气多。
吓得红烛忙收了手,生怕把他打死了。
她明明没下什么重手啊,她很听话的按着主子的吩咐,就打脸。
这会儿,红烛后知后觉的反应了一下,总觉得自己似乎是被炕了。
那卢世子……
之前不会是演的吧?
故意装做不禁打,让自己收手,好少挨些揍?
想到这种可能,红烛就忍不住咬牙切齿。
演她是吧?
等着,不管主子刚才那个眼神是什么指令,先打了再说!
萧念织在吃了大半的葱油拌面之后,又尝试了一下水引饼。
她吃的这个是咸口的,用料比较复杂,但是拌出来的饼,清爽又美味儿,米香很浓,同时也很鲜美。
萧念织没在其中看到海鲜,但是她吃出了鲜香味儿,应该是海鲜类调的料,所以吃起来才会这么鲜。
又开始期待自己的虾皮了!
晏星玄说快了,那应该就是快了吧?
看着晏常夏吃的头也不抬,萧念织又尝了一下焦香鹌鹑。
不得不说,油炸的食物,天生就带着一种碾压式的优势。
因为人家从下油锅的那一瞬间开始,就已经飘着浓香了。
肉质紧实,味道又鲜的鹌鹑,经烈火高温这么一烹制,味道是真的很绝!
焦香酥脆,香味入骨。
萧念织觉得这家做肉,真的很有一手!
如果不是她喜欢尝试各家风味儿,真的很想,以后都跟这家绑定了!
呜呜,这肉可太香了!
东坡肉自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醇香鲜美,炒菜味道也不错。
这家提鲜确实做的很不错,而且古代鲜少有科技与狠活,更多的还是从食材里提取的鲜与香。
所以,吃起来也格外的美味舒服。
虽然萧念织不是无肉不欢的,但是最近吃的过于清淡,如今吃上一口肉,都觉得特别满足。
连炒菜里的肉,都是透着勾人醇香的!
三个人吃了一顿丰盛又愉悦的午餐,饭后还喝了一壶这家的秘制凉茶。
不得不说,味道很淡,虽然也有复杂的中草药的味道,但是喝起来并不会让人觉得奇怪,反倒十分可口,而且应该是拿井水镇过了,喝一口畅快又清爽,仿佛一身的暑气都随之而散了。
晏常夏喝了一口之后,悄悄的翘了一下脚脚,小声嘀咕:「唔,这个凉茶还挺好喝的。」
对此,萧念织赞同的点点头:「确实很好喝,清凉解暑。」
于姑姑可不管她们怎么说,已经低头炫了好几口了。
晏常夏是坐在窗边的位置,所以一侧头就能看到街上的情况。
这会儿目光正好向外,看到楼下有马车经过。
看着马车上的标识,晏常夏忍不住紧了紧眉,小声嘀咕:「宋府的马车?总不会是宋大姑娘吧?」
听着她的嘀咕,萧念织好奇凑过去,低声询问:「谁呀?」
晏常夏拿下巴点了点楼下:「宋府的马车,瞧着像是女眷,许是宋大姑娘吧。」
宋大姑娘?
萧念织想了想剧情,没想起对方的名字,但是想到了对方的结局。
贵妃和三皇子一派倒台之后,身为贵妃母族的宋家,自然也没逃得了被清算。
女眷有充掖庭,有充教坊司。
大晋的教坊司,属于皇家音乐戏剧中心,而非官方青楼。
只不过,对于高门贵女来说,这样的现实,怕是很难接受。
宋家大姑娘在教坊司的人到来之前,三尺白绫将自己送走,不止如此,她还一把火将自己的小院也烧了。
她觉得自己生来尊贵,死后连尸身也不想被人折辱,所以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当时看到这个结局,萧念织还有些感叹。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的结局,都是注定的。
贵妃和三皇子,亦或是宋家,从最开始参与夺嫡,就应该猜到最后的结局,要么一步登天,万人之上。
要么跌落深渊,不见天日。
萧念织心下感叹一声,然后侧过头,凑到晏常夏身边去看。
此时,马车已经越过了水云阁,继续向前。
萧念织只看到,马车上面,悬挂着的宋府标识的木牌,随着马车的行走,来回晃动,发出轻微的叮当声。
二更在19点
第226章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感觉到萧念织凑过来,晏常夏往她耳边凑了凑,很小声的跟她八卦:「我听他们说,宋大姑娘好像是喜欢孟才子,也有一种说法,说她爱慕楼家大公子,不知道真的假的。」
萧念织听了这话,头脑风暴了一会儿。
孟才子自然是指孟吟泽,永安侯孟府,已经是太子船上的人了。
因为,孟吟泽的亲哥哥,孟府大公子,娶的就是太子妃赵家那边的人。
有如此姻亲关系,已经代表了孟家的态度。
至于楼家,应该是指南安侯楼家,对方亦是太子船上的人。
因为,南安侯本人就是太子妃的亲舅舅。
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将各自的关系网绑定的很紧。
宋家站在太子对立面,也便意味着,就算是宋大姑娘,真的倾慕这两个人,最后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好结果。
当然,晏常夏也说了,只是听说,说不定就是京中八卦。
萧念织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响应,倒是于姑姑在一边笑着说道:「郡主,隔墙有耳。」
这就是在提醒,她俩别乱说,就算是声音小,万一碰上耳朵尖的呢?
晏常夏身份尊贵倒是无所畏惧,但是萧念织可不是。
晏常夏原本说这些八卦就挺心虚的,毕竟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这会儿被于姑姑一提醒,忙小幅度的吐了吐舌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她们没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