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5
投入天子鼎中。
数声闷响,鼎中砸出大片水花。水流冲刷过鼎身上的铭文,混合成血水,落入燃烧的火堆之中。
“祭!”
巫匍匐在地,大声唱诵。
他已是耄耋之年,经历五代天子,见证上京兴衰。
这一刻,他面向祭台叩拜,伏身天子鼎前,态度虔诚无比。
烈火熊熊燃烧,鼎中滚水沸腾。
热浪席卷,灼红他的脸颊。灰白的发凌乱飞散,苍老的面容上,一双浑浊的眸子突然变得清明,精光四射。
“祭天子,祀鬼神,问卜!”
巫再次唱诵,鼓乐声起。
姬典再不情愿,也必须登上祭台,用诸侯的牺牲敬献上天。
目送天子的身影登上高台,楚项突发感慨:“我祖共公曾兵至上京,持剑入王宫,问鼎于天子。世人多贬其行,楚人却引以为荣。今日我斩牺牲,祭于天子鼎,共公有灵,必嘉我。”
赵弼侧头看他一眼,当场泼冷水:“若言快慰,晋王之祖更甚。”
楚项气结,但无从反驳,索性闭口不言。
另一边,楚煜看向林珩,沉声道:“诸侯祭天子鼎,前所未有,必传扬天下。”
“逐鹿问鼎,终有期。”林珩仰望高处,恰遇阳光落下,天子鼎浮现金光。他转头迎上楚煜的视线,目光锐利,似能看透人心,“越王无有此意?”
楚煜短暂沉默,随即无声浅笑:“晋王知我。”
两人说话时,姬典已站至台顶。
面前是天子鼎,脚下是巍峨的上京城。
登高望远,群臣俯拜,他曾日思夜想,梦寐以求。
如今梦想实现,他却无半分欣喜。向下俯瞰,满目所及俱为戈矛森冷,祭台四周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朔风袭人,遍体生寒。
目光移向天子鼎,古老的铭文陡然变得扭曲狰狞。
恍惚间似有凶兽挣脱而出,向他张牙舞爪,欲置他于死地。
“啊!”
姬典突生幻觉,惊叫着倒退,双腿发软坐倒在祭台上。
这一幕落入众人眼底,王室成员不由得心生恐慌。想起巫之前所言,无不心中骇然,脸色一片惨白。
距上京城百里,数骑快马正风驰电掣。骑士从连地奔回,带来废王的确切消息。
在这支骑兵之后,还缀有一支队伍,慢前者半日出发,遥遥能望见队尾。
这支队伍中除了越楚骑兵,还有三名王族甲士,怀揣雕刻“连”字的铜牌,俱为姬超所派。
第二百三十六章
傍晚时分,祭祀接近尾声。
平地突起狂风,天空乌云密布,一夕间堕入黑暗。
疾风冲城,呼啸声刺耳,堪比鬼哭狼嚎。
风过祭台,席卷燃烧的篝火,火舌瞬间蹿升,舔舐鼎身上的铭文,释放骇人的强光。
巫伏身在鼎前,任凭焰光逼近,爆裂的火星溅到身上,始终纹丝不动,更不曾后退半步。
“天兆!”
狂风大作,淹没了他的话语。
近处的巫奴捕捉到声音,却表情木然,匍匐在地一动不动,如同泥塑木雕。
姬典正要走下祭台,中途遇狂风阻拦,只能困在台阶上,一时间进退不能。
风越来越大,他站立不稳,突然脚下一滑从高处滚落。
“陛下!”
眼见天子坠落,王子盛和王子岁骇然失色。两人强顶着狂风艰难迈步,前后来到天子身边,试图将他搀扶起来。
“嘶……”姬典伤到手腕,脚踝也变得肿胀。趴在地上不觉如何,一旦被搀扶起身,疼痛感骤然袭来,让他冷嘶出声。
王族成员缩在一旁,对姬典的惨状冷眼旁观。
先有牺牲发狂,后有巫言不吉,此番亲眼目睹天子从祭台坠落,众人心思各异,看向姬典的目光极其复杂。
楚齐两国产生龃龉,举行这场祭祀本为调停争端。不承想从仪式开始就状况频发。
诸侯国的争端退居其次,针对上京和天子的凶兆连续发生,不免使人产生怀疑,莫非王族气数将尽,天子德不配位,才使得祭祀无法顺利进行?
“来人!”
“速来帮忙!”
见姬典无法站起身,王族众人竟无一上前,王子盛勃然大怒,王子岁也是怒火中烧。
无论之前怀抱何种想法,此时此刻,他们对姬典的担忧作不得假,对王族的愤怒可想而知。
听到二人的声音,王族成员才似如梦初醒,纷纷走上前作势关心。
目睹这一场景,诸侯面现讥讽,心中的想法表现在脸上,根本不屑于遮掩。
“上京,天子,王族。”林珩手按佩剑,指腹擦过剑柄上的花纹,暗沉闪过眼底,旋即隐去。
看到他的表情变化,楚煜略一挑眉,难得一言不发保持沉默。
楚项冷哼一声,对上京王族实打实地鄙夷,很是不屑一顾。
唯有赵弼特立独行,在众人被天子和王族吸引注意力时,他始终关注祭台下的巫,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嘈杂声中,巫解下挂在脖颈上的龟甲,在火光中抛出,视线随之挪移。
王族七手八脚移走天子,搀扶着他站起身。
由于左脚受伤,姬典只能单足站立。他额头冒出冷汗,很想要立刻躺下,奈何祭祀尚未结束,他不能就此离开。
好在巫行占卜,马上就能得到启示。
“卜!”
巫的声音穿透狂风,清晰流入每个人的耳朵。
出于本能,众人屏息敛气,伫立在风中,只等最后一片龟甲落地。
风始终不见减小,图腾旗在风中撕扯,旗面拉扯到极限,旗杆发出危险的吱嘎声。
王族遵循传统,旗杆多以木制成。
擎旗的虎贲身材魁梧,因接二连三的变故心生惊慌,稍不留神没能扶稳旗帜,竟使得旗杆脱手。
“王旗!”
象征王室的图腾旗被风吹倒,虎贲挽救不及,焦急向前扑出,竟随着王旗一同栽倒。
这一幕发生在电光石火间,不等众人回过神来,巫已捧起龟甲,道出卜谶的结果:“凶!”
凶?
祭祀问于天地,卦象为凶?
这是否意味着楚齐争端无解,势必要以战争解决?
联系祭祀中的种种,某个念头闪过脑海,众人看向受伤的天子,又看一眼倒下的王旗,亦或是非关楚齐,凶在上京?
王族成员更希望是前者,诸侯与之截然相反。
身为当事人,楚项和赵弼却表现得云淡风轻。
赵弦和楚妍之事必须解决,但有林珩描绘的远景,二人权衡利弊,决定不起兵,暂时各退一步。
主意既定,卜谶的结果对两人影响有限,已非至关重要。不过碍于世情,他们仍要尊重祭祀,言行谨慎,不使人抓住把柄。
“凶。”巫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