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


准备妥当,门外就传来脚步声。

下一刻房门推开,几名侍人站在门外,脸色惶急,一扫之前的盛气凌人,变得恭顺异常:“陶使君,君上召见,请移步。”

他们毕恭毕敬,甚至诚惶诚恐。

陶荣迈步走出房门,多日来首次站在廊下,看一眼黑沉沉的天空,突然道:“我国大军现在城外?”

侍人悚然一惊,无需开口已给出答案。

陶荣朗声大笑,笑声中充满快意。

终于笑够了,他才开口道:“引路,我去见蔡侯。”

侍人们不敢多言,只能战战兢兢低下头,将陶荣带去大殿。

在他跨入殿门,看向上首的蔡侯时,天空中又起雷声,闪电爬过云层,暴雨倾盆而下。

青州城被雨水笼罩,城外大军如盘踞的凶兽,随时将扑咬上来,展开血腥杀戮。

同一时间,晋国丰地迎来一支千人车队。

雨过天晴,空气中弥漫着水汽。

雾气缭绕,飘浮过大地,为万物覆上一层轻纱。

号角声传来,响彻原野。

地平线处扬起黑旗,隆隆的马蹄声震颤大地。

丰地官员在城头眺望,看清风中的旗帜,立即命人擂鼓:“君驾抵达!”

鼓声震荡开来,赶来会盟的诸国国君闻讯,纷纷从营地走出,摆出仪仗迎接晋国国君。

马蹄声越来越近,似滚雷涌动。

数百匹战马驰过平原,马上骑士手擎玄鸟旗,乌底金纹,在风中撕扯,猎猎作响。

骑士之后,一驾玄车闯入众人眼帘。

铜铸的车伞下,衮服冕冠的少年按剑而立。

距离尚远,看不清他的面容,袭来的煞气却令人胆寒,好似冰霜包裹的猛兽,令人望而生畏。

晋国之主,一战灭郑,天子册封的侯伯。

众人眺望驰来的玄车,现实同传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顿时心头发沉。

第一百二十三章

“恭迎君上!”

玄车自东行来,玄鸟旗在风中撕扯,耀眼夺目。

丰地大小官员齐出,国人、庶人夹道相迎,奴隶和野人匍匐在路旁,头不敢抬、人群中零星夹杂着戎人和羌人,大多是部落被犬戎所灭,自北迁徙而来。他们同晋人长期混居,衣饰同晋人无异,仅能从五官相貌上有所区分。

黑骑风驰电掣,瞬息抵至面前。

劲风扫过,路旁众人屏住呼吸,心跳得飞快。

号角声响彻平原,苍凉豪迈。

一抹赤金闯入眼帘,雕刻玄鸟的战车压过地面。车轮高近两米,轮轴转动间,轮辐闪烁金光,源于镶嵌的铜钉。

林珩站在车上,手按宝剑目视前方。

同上次来时相比,丰地大变模样。

城池竣工,泥砖筑造的城墙高过五米,外层涂抹泥灰,枪矛无法穿透,也能阻挡雨水侵蚀。

城池占地面积扩大三倍,城内建筑仿效临桓城布局,另增添一座商坊,专供往来商旅市货。

城外有两座矿场,乡邑村社围绕矿场而建。

丰地土壤贫瘠,粮食出产有限,国人多从军,庶人在矿场出力,按月领取谷、绢和钱。

矿场发下的谷主要是粟,数量充足,品种稍显单一。想食麦、稻和豆需向城内商人购买。

晋人习惯食粟,迁来的郑人则不然,他们更喜食麦,每次领到绢和钱都会向商人买粮。

有商人窥见商机,在城内开设商铺,专门做粮食生意。数月下来赚得盆满钵满,商铺规模扩大两倍不止。

随着粮商大批涌来,城内商坊日渐热闹,丰城也随之繁荣。相比数月前,变化之大,可谓翻天覆地。

除了矿场和乡邑,城外还多出数座营盘。

林珩向西境诸国发出会盟邀请,五国先至,相隔一段距离在城外扎营。余下尚在途中,不出意外地话,五日内应能赶到。

唯一的例外是蔡国。

蔡侯执迷不悟,蔡国氏族不思悔改,青州城被公子原带兵保围,城破只在旦夕。

敬酒不吃吃罚酒。

待到蔡侯现身,就不再是受邀的客人。他会是一个不错的靶子,向国君们展示何为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丰城外,五国国君摆出仪仗,各色旗帜在风中招展。

曹国国君位于正中,身材稍显矮胖,圆脸带笑,看上去十分和气。他的容貌、身材和气质同长沂君无任何相似,很难相信两人是同父兄弟。

宋、许、后、朱四国国君分在他左右。遵照礼仪,几人皆是衮服冕冠,仅在衣物图腾和腰悬的饰物上有所区别。

国君爵位有高低,国力有强弱,地位自然存在高下。

玄鸟车由远及近,尚未停下,五人已各自走下战车,以臣礼见林珩。

此举看似恭敬,却容易为人诟病。同为国君却受臣礼,难免被指责狂妄自大,对天子有不敬之意。

雍楹和费毅同时拧眉,看向五人的目光极为不善。

赖白阴测测盯着前方,重点落在带头的曹国和宋国国君身上,视线锐利,犹如带着刀子。

在三人背后,长沂君和吕奔父子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长沂君心如火焚,恨不能冲到曹伯面前,质问他有没有认真读自己送回的书信。但凡记在心里,也不会出今日差错。

吕奔面沉似水,手指攥紧车栏,盯着前方的宋伯,双眼几要喷火。

吕坚脸色微白,看一眼宋伯,又回头看向吕奔,踟蹰道:“父亲,君上这是何意?”

“自作聪明,愚不可及。”吕奔声音低沉,猜出宋伯的心思,只觉无可救药,“状似恭敬,实则包藏祸心。”

吕坚张了张嘴,似有话想说。察觉到气氛变化,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一个字也没出口。

队伍中的使臣神情各异。

许、后、朱三国之人面带焦急,一个个如芒在背,碍于场合和身份却不能随意开口。余下使臣窥出端倪,突觉国君晚些来也好。

“前车之鉴,免得犯糊涂。”

“晋君会如何处置?”

“不知。”

“表面看五国恭敬,如要惩治恐不妥。”

诸人各有心思,揣测林珩的动作,不乏看好戏的意图。

玄车上,林珩俯视车前五人,旒珠遮挡眉眼,蒙住眼底的冷意,浅色的唇缓慢掀起,印出一抹冰冷的笑痕。

众目睽睽之下,受礼与否都将被人指摘。

霸道、暴虐、残佞。

今日之后,还将多出不臣狂妄。

看来灭郑尚且不够,还要再挥屠刀,多流几滴血,多砍几颗脑袋,才能让诸国心服口服。

他摩挲着指节,缓慢垂下眼帘,遮去涌动的杀机。嘴角笑痕加深,更添三分冷意。

五位国君叠手弯腰,在林珩面前执臣礼。本以为他会下车搀扶,至少表现出招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