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
脾气也不好。竟然吓唬我!这是他变坏的证据。】
……
*
W医生担任忧总的家庭医生已经很多年,如今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如今忧总极少问诊。过去拨通专线,都是因为他那个宝贝弟弟有个头疼脑热,忧总就紧张得不行。现在他只需要开些大剂量镇定止痛的药,对他而言这是一个肥差。但是另一方面,忧总的精神并不稳定,为了不被迁怒保住小命,W医生被迫自修了变态心理和精神学科。
这天忧总的专线忽然响了。
“您好,忧总。”W医生内心忐忑。“您有什么不舒服么?”
“不是我。”对面停顿片刻。“我只是想要咨询一下。如果一个人的记忆有些错乱,一般是什么原因?会有什么影响?”
“记忆错乱?”W医生小心翼翼记下。没有想到忧总除了那个失踪的宝贝弟弟,竟然还关心他人的健康。“具体有什么表现么?比如说,他是否能够认知自己的身份?”
“有些困难。”那位贵人的声音有些低沉。“他不太记得自己的身份。而且认为自己是其他人。”
“好吧,除此之外,有其他反常行为么?”
“嗯,他……他的行为有时像小孩,和成年时不太一样。”
“哦,还有其他么?比如说有没有一些焦虑和担忧行为?”
“有。”忧总眸色一沉。“他不记得过去发生了什么,但总认为有人要谋害他。除此之外,生活没有什么问题。”
“哦,我大概明白了。”W医生看着笔记。“有机会带他来做个测试吧。这种情况不是很乐观,行为退行幼年,被迫害妄想,认知障碍且将自我臆想为他人,是很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我们可以约个时间……”
“精神分裂?”对方声音升高,已经有了怒意。“我看你才是精神分裂!他很好!比以前还可爱!”
然后那位令人闻风丧胆的大人物就切断了线路。
W医生战战兢兢,打开忧总的病例填进去。反正他们三个人,或者是两个人,总有一个精神正在分裂。
*
--------------------
这几天比较奔波,从早上赶飞机转机一直到现在……正在火车上码字发。
明天会加更一篇新年番外~
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52章 迷你番外·煎饼加蛋
一、
C婶推着煎饼车走到熙熙攘攘的校门口。
这所大学属于一般偏好一点的大学,大部分是本地学生,家境还不错。她在门口已经摆了许多年的摊。
临近放假,这个校门口马上就会变得冷清。不过放假的时候老家读书的闺女也能得空来她这住一阵子,过过大城市的生活。
今天的面糊几乎摊完了,天气也越来越阴沉,她准备收摊。下午正是上课的时候,许多学生都匆匆地往校园里走。
这是她余光看到有人逆着人流,朝着摊位走来。
“老板,今天还做么?”那个学生似乎很年轻,可能刚上大学不久,背着书包还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
C婶一看就知道这孩子大概睡过了午饭,才出来找食。看这迷迷瞪瞪的样子,又忍不住想起了老家的女儿。“本来要收摊了,你要是饿着,就再做一个。”
“那太好了,谢谢老板!”那学生立刻笑了。
“不过料不太全,火腿肠卖完了,只能凑合凑合。”
“没问题没问题。”学生抓了抓后脑的头发。“我不讲究。”
她翻倒面糊的筒,勉强刮下来最后半勺面糊,抹上油摊开,做好以后从中间切开,热气和香气从夹着绿葱红酱的断层冒出来。
拿着热乎煎饼的学生非常开心。“好香!”然后摇摇手走了回去。
这学生只是许多普通来加餐的年轻人中的一员,C婶并没能记住那是舒第一次来光顾。
二、
后来城管差得越来越严,校门口的生意都不太好做。
C婶已经逐渐能认出那个总是下午才来买煎饼的学生。那学生似乎格外爱吃煎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口味,非常随性。有时候她估摸这个犯困的孩子要来,会给他留一份材料。
后来有一天,那学生比往常早了一些来。
“老板,加点料呗。”男孩脸色挂着喜色,仔细看着菜单。虽然他相貌普通,毫不起眼,笑起来却很有感染力。
“怎地,今天有好事?”
“嗯,算是吧。”男孩想起他哥的叮嘱,要他吃好点。“我哥最近生意做得不错。”
男孩腼腆地笑笑,挠了挠微微打卷的蓬松短发。
“那可好啊。”她由衷地高兴。“小伙子长身体,需要营养,要不多加一个蛋吧。”
“好的!”
后来这个年轻人每次都来加一个蛋。摊饼的时候他们自然聊会儿天。隔着那层热气,学生聊自己的哥哥,她聊女儿。在那个钱不好赚的时候,也算是照顾了她的生意。
三、
那是一个秋天,刚开学不久,C婶的煎饼车被收走了。
她裹着沾满油渍的围裙,垂头坐在花坛边上,看着来往的行人有些茫然。这一行她做了快十年,丈夫一直有病不怎么能做工,老家的女儿全靠她微薄的收入上学,眼看就要高中了。
“老板,老板?”
忽然有人轻声唤她。还是那个逆着人流的学生走到她面前。“今天收摊了吗?”
她有些哽咽,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个熟客解释。“今天……不做了。”
“哦。”那个少年有些遗憾地耸耸肩。“那我明天早点来?”
“明天……也不做了。”她下意识绞着围巾。“不做了,以后也做不了了。”她伸手抹抹粗糙的脸皮,抹抹干热的眼睛。“要回老家喽。”
“这是怎么回事。”那个睡眼惺忪的学生仿佛突然醒了,解下书包,认真也在她边上坐下。“您给我讲讲?”
听过原委之后,C婶觉得好受了一点,又忍不住叹气。女儿的学费,家人的生活费都没有着落。也不知道回到老家能做些什么。
她这样讲也只是发泄一下,并不指望这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学生帮忙。
那学生却仿佛有了什么主意,搓了搓手,语气郑重。“老板,您先别难过。不如您先来我家干活试试吧。”
“小伙子,这可不是开玩笑。”c婶看着孩子吃了几年的饼,加个蛋都高兴,显然只是平凡朴素的人家。“你的好意,婶儿心领了。唉,这也是没办法……”
“老板,你一个月能挣多少?我回去和我哥说说。”那孩子也很坚持,“没事,我哥很好说话的。”
然后那个学生就抽出一张卡片,手写地址,签了名交给她。“您到了告诉门房,说是我让您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