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3
“你见过。几年前在踱衣县都亭,隔壁院喂猪的那……啊!”
温式之自己绊自己,再次拽倒了桓真。
喜事至!九月二十七,正逢王葛休沐的时候,周氏顺利生子。王翁给这个孩子取名为“麦”。
王葛抱着壮实的从弟,他哭得好有劲啊,真好。瞬间,她几乎忆不起当年虎头在襁褓里的可怜样子。“真好,阿麦真好。”她轻声夸着,以后家里再有孩子降生,都得是这样,再不能是……
“二叔、叔母,快看,阿麦笑了,笑起来简直跟二叔一样!”
王二郎急地搓手:“让我也抱抱吧。”从侄女回来,阿麦就长她手里了。
周氏侧过脸笑,再次庆幸,嫁到王家真好,嫁给二郎真好。
只有阿蓬、阿艾很严肃,看看襁褓中的从弟,再看长姊。长姊撒谎!从弟刚生下来就老了,从头皮皱到脚底,根本不像二叔、也不像叔母!
宾客纷至。
王葛成为大匠师的事没在苇亭里宣扬,不过公文经过县、亭、乡,凡有心者格外有心,全借着这次王家添丁送来贺礼。十四岁的大匠师,且为罕见的“准宗师”,谁还不懂王葛已被朝廷看重,前途光耀。
锦上添花。
十月初七,王葛被任命“州级别”特殊营造主吏,兼会稽郡常主考官,兼秩干匠肆主吏。随公文而至的是郡署的五十贯赏钱,自此,她俸粮变更为月十五斛,增加俸钱,每月一贯。
踱衣县署赏王家宅院一处,位置在瓿知乡,东巷里。
此宅院不如苇亭的大,好处是挨着“知章”乡塾很近。乡正说了,进乡塾不试学业,十五岁以下都收,按入学季(正月、八月、十一月)交束修即可。
束修的规格为:四壶酒,一束脯(十条为一束)。
王家主屋里,王葛讲到束修后,贾妪的心啊,仿佛被耙子抓成一条条脯。束修可不按户来,阿蓬、阿艾都念书得交双份!
王葛:“乡正说了,不必非是肆里卖的肉干,咱自家腌的咸肉也行。”
贾妪把脸别到一边,咸肉是野地里长的?不是先买来肉再腌的?
王翁使个眼色,让王葛继续说。
“乡塾不管吃住。咱家又不能全迁到东巷里……”
王家都住进乡,相当于放弃亭户身份,明年苇亭的地就真没份了。但是乡塾不管饭、也不提供住宿,只让两个半大不大的孩子住东巷里,谁能放心?
王葛之所以把二叔叫来一起商议,是让阿菽也念书,再把王禾调至乡都亭,以后由王禾带着王菽、从弟和从妹在东巷里住。
阿菽编织方头履的活,每月都有规定的数,改由阿薪四个匠徒分担,且阿薪她们两两轮换,留在苇亭帮家里煮饭、干杂活。高明和冯衣则负责苇亭、东巷里、匠肆三地的消息传递,以及运粮拉物,等阿荇归来,还得多跑个清河庄。
贾妪见长孙女把阿菽编草鞋的活都安排妥当,于是出来屋,不坐那赌气了。真是越烦心啥,越第一眼看见啥,牛棚那的耙子在老人家眼里变化成王葛的手,一壶壶酒、一束束肉干从缝里漏没影。
顺水人情谁不愿送?十月十六,王禾的调令至。
两天后,王菽、王蓬、王艾进“知章”乡塾。乡塾只教小学文章,有《孝经》、《急就章》和《尔雅》,学成后可由乡正举荐去县塾。
从进入十月到现在,王葛真是忙到东忙到西,时常赶夜路回秩干匠肆,生活仿如马背上的她,颠簸却也一直前行。
第407章 388 王葛很满意
咔!
咔……轰!
野山中峰的怪坡地段,又一棵高耸的树倒下,惊飞山禽,吓缩走兔。隶臣把枝桠劈去只留树干,使用主吏造的撬杆器具,同时在树干两头、中间位置撬动,让树干朝山下滚。
从怪坡到匠肆材料区的物资通道已开辟好。
树干滚到平缓地方停下来后,早有等待的隶臣,停下手中活,把树干抬到车上,拉到下个坡的位置,然后返回来继续伐木。
如果树干滚落的陡坡太长,自有埋好的阻截桩隘将其截停。每个阻截桩的左、右地面均挖有沟槽,隶臣将桩或左、或右放平,把滚歪的树干移回物资通道,重新推木下山。
这样伐一天木,比以前扛木下山轻松太多,腾出来的力气可以伐更多的木和竹。
匠工们也更忙了。
王葛下令减少制筏碓、筏砻,开始打造“水轮三利”。她是到县署先呈的此械模图,再提出把王禾调到乡都亭。不然虽也能办成此事,调令肯定下不来那么快。
简单来说,此组合器械就是一个立式大水轮通过横轴、卧轮、立轮、再一横轴的咬合协作,带动若干木碓、一磨或一砻、翻车共同运作,可集舂谷、磨面(去谷壳)、灌溉于一体。适用于官署公田、大族庄园。
另外的使用条件是,水轮必须建在湍急的江河地段,岸上得有一定规模的水渠。这就涉及到水轮三利的缺点,就是翻车的刮水板仅能单向运作,可汲水,无法排涝。
其实打造水轮三利的困难,真不是横轴、各齿轮的相互配合,因为在这点上,王葛算上驾轻就熟了。
困难是江流里的大水轮。首先轮径得阔,能输出更大的力带动多机械一起运转,否则建它得不偿失。她不采用寻常以叶板为辐的水轮形制,而是以一致的多辐条,稳固撑起宽而厚的轮辋。轴穿双轮,双轮辋间设置隔断木板,这些木板才是叶轮。
桓家管事桓田喜就是在王葛忙得晕头转向时,到达了踱衣县。
朝中很多人都知,龙亢桓氏因成帝重用而兴起,但很少人知道,成帝未登大位时,就暗暗相助桓颢遍寻失落的族人,散钱财助桓族购置产业。
桓颢是桓真的祖父。从桓颢这辈开始,桓氏除了研究经学外,还研律学。成帝登基后任桓颢为廷尉,并于建兴元年宣布,民间批注晋律,必须经廷尉认可后才能立舍传学。龙亢桓族地位在朝中再高,同样以律学为传承的渤海封氏从此让位。
王南行所在的历史中,桓颢只有一子,名彝,但王葛穿越过来的大晋,桓颢有七子!
桓田喜人如其名,脸面圆,天生带喜、还不惹人厌。千里迢迢到了踱衣县媒曹,可把媒吏吓坏了……都城廷尉家的嫡公子,求娶谁?
这一路,桓田喜日夜兼程,媒吏更急,赶紧找门下史。
“你说谁?哪个桓家公子、求娶谁?”已经仲冬了,门下史惊出一脑门汗。立即汇报桓县令!
十一月初四这天,桓田喜跟着县媒吏来到苇亭,桓家这事不好张扬,程亭长根本不知消息。到的时候正是傍晚,王翁和贾妪回来了,王二还在亭田忙碌,得天黑才能归家。
阿薪已经煮上了饭,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