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5


县令虑及你不同于别的匠师,顺利的话,年前能晋为大匠师。去年扬州改了政令,大匠师不能进任何私营匠肆,要么在郡级别的匠肆任主吏,要么在郡、县任职吏、散吏,或特殊营造匠肆任主吏,或任常主考官。”

严格讲,大匠师才真正进入官场。按照匠师令,大匠师的吏职举荐不采用“九品官人法”,而是汉代盛行的“辟除”制,因此诸州郡对于匠师人才的选任不尽相同。

王葛:“我明白了。”如果荐她去私营匠肆,可能刚立足就得离开了。“在襄平县时,我询问过辽东郡晋大匠师的条件,最重要的除了三次州首名、更高等级的匠师举荐外,最好再达成至少一种利民、或利兵的器具改良。不知本郡……”

桓县令:“此项条件为额外项,各州郡通用。因为大匠师跟中匠师不同,需定等级,高等为州级,良等为郡级,寻常的为县级。区别的是,富庶州郡的县级大匠师不能晋宗匠师。不过你不必担忧,一是东夷府的文书中对你大加赞赏,加上宗匠师的举荐,不出意外,应定为州级。”

王葛略作腼腆状:“据我所知,州级之上,还有至高级。”

至高级有另个称呼:准宗师!

门下史欣喜,立即问:“王匠师志向远大,莫非又有改良想法?”

王葛先看眼桓县令,再点头:“是。半月前我和家人去野山河,见木船、竹筏顺水而行,几乎不用撑篙推桨。回家后我想,夜晚船、筏闲置,能不能也将其利用起来……”

接下来,不必对方问,她阐述打造筏碓、筏砻的构想。

早在襄平改良水碓时,王葛就有类似构想,但那场郡比的考核时间太短了,她修修改改,制出了蒙冲小舰,“船碓”的理念反而没被采用。后来王葛琢磨原因,应当是舰体作为战船来说不大,但当成船碓就得在水下打桩,固定船身。此法若被推广,很容易被谍贼势力利用,在重要河道里设桩,阻断辎船运输。

但野山江水域无妨。一是没见有辎船往来,二是河面宽,即使挨着石滩的近岸处,水流也颇疾,三是鱼伯一家的生活既然能越过越好,为何不鼓励临江而居的百姓进山砍竹制筏,白天捕鱼,夜晚利用水力舂米、或驱动砻磨。

就这样,王葛从未时说到酉时,确定下先制两个筏碓、两个筏砻,在南山江试。一旦可行,立即在野山江建第四所官署木肆,王葛为主吏。

住宿地也安排好,这段时间王葛、二十名护卫均在吏舍居住。

公事说完,她请求一桩私事:“我已是中匠师了,想去拜见授业夫子,见一见昔日同门,但我不知南山馆墅许不许我进?且江岸建了许多匠肆,以前的渡口应该不在了。”

门下史笑了。

王葛惊喜望向县令,难道桓县令猜出她要去南山,帮她安排好了?

果然!桓县令说道:“后日一早,我带你去新的渡口,需要准备些什么,稍后佐史告诉你。”

她笑眼弯弯,赶紧说:“不必麻烦佐史。给两位夫子、诸同门的礼我都备好了。”

“给夫子备的何礼?我看一下。”

王葛随身携带着,取出,是两个鬼工木球。乍看不起眼,一个雕刻“训诂”二字,另个雕刻“说文”二字,字体之外均是镂空的祥云与飞鹤。桓县令拿起“训诂”,王葛主动将另个木球递给门下史。

两人透过镂空发现木球内部有一小圆球和一四角星体,小圆球与星状木咬合,它们中间有视线可见的缝隙,随外球晃动,始终咬合着一起移动。

“这……”门下史面现惊色,再重新看外球,无任何榫卯拼接的痕迹,说明什么?说明外、内三块木料是整木雕刻!“这,这得费多少工夫?”

王葛:“弟子事师,敬同于父,费再多工夫都是应当的。”

桓县令:“没猜错的话,此雕琢寓意的是日、月、星?”

“是。”

“好。”他探手,把门下史手中的“说文”拿过去,透过镂空细看里面,又看回“训诂”。

好尴尬。王葛都伸出手准备拿回了,拿了个寂寞。不是,桓家人都这样吗?“我现在雕鬼工木球的技艺更精进了,年前必能雕刻更好的给县令!”

“鬼工木球,鬼工……取自梓庆削木为鐻?”

“啊?”这句她听不明白,削木为锯?

桓县令:“我的鬼工木球上便刻……立言二字。”

“是,我记住了。”立言,她确实知道,出自《左传》,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门下史带王葛一行人去吏舍,边走边说,她才明白后天南山馆墅、清河庄的大学学童要在楼船上进行一场学术交流。南山馆墅的大学有不少女弟子,也就是说,这次郊游算是一场大型相亲。

难怪让她提前做准备,沐浴更衣、好好打扮的意思呗。

很快,门下史匆匆回廨舍,给桓县令回报:“都跟王匠师讲明了,到底是去过边郡、有见识的女娘,我一提,她就明白了,没有拒绝。”

“那便好。”该大方从容时当从容,两所学馆不尽是豪族子弟,希望藉此机会,王葛能遇到良缘。

更大的惊喜在吏舍等着王葛。

她把阿薪等匠徒带到会稽郡时,原以为此生没机会再见了,没想到曾朝夕相处的四个匠娘在院里等着她,一个个也不知道去阴凉地等,晒得汗流浃背。

砻(lóng):一种谷物脱壳的农具,用竹、木、泥制成。

鐻(jù):古代一种乐器。

第388章 369 同门重逢

阿芦抹着眼泪说:“王匠师,郡官长把我们的契书交给踱衣县了。此县官长说,往后你去哪里任主吏,我四人便跟随你去哪里。”

四人中,阿芦与阿薪十岁,前者活泼、表述事情最利落,阿薪最勤快,很多时候不用王葛吩咐就能看到活,把活干好,缺点是嘴笨。阿楚和阿蒌八岁,跟阿薪相反,啥活都得先嘱咐才会干,好在都很听话。

原先还有个阿芒,是王葛最看好的,她真动过收对方为徒的心思,但年初遭遇谍贼时,阿芒为护着她被一箭穿背,没救过来。

不敢回想。

“好,跟着我,以后都跟着我。”

有小女娘在身边,不论传话、办事都方便许多。阿芦带着阿蒌去领晚食,院中木料、竹料、草秆都给王葛预备了,连麻绳也有一捆,她没休息,开始制筏碓、筏砻模器。

王葛作为中匠师,打造器具不能再和以前一样,粗略画几张图便不管了。从现在起,画图、制模、实物的打造与监管都得抓起来,这是主管匠吏必须担的责任!再者,学会抓了,才能学放手。

月上墙头,她才觉出饿,慢慢嚼着麦饼,全当休息,然后在院中踱步,一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