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
一定照顾好阿葛。”
“你都知道啦?”
“知道啦,而且你放心,保管只有我知道,行了吧!哎呦,这事儿要是让乡邻传开,像什么样子?人家会骂我不孝的!阿葛,二叔送你去乡里,快叫你大父回去!”
王葛先说句“谢谢二叔”,再和煦的劝王翁:“大父,二叔是咱家最灵透的郎君,你放心,快回去吧。”
王翁假装心不甘情不愿的掉头走。王葛小声道:“二叔,其实大父一直等你追来哩。”
王二郎怎能不了解自己阿父,说道:“走道儿格外慢是吧?”
“嗯。”
“我没顾上问你大母,你把匠人考级的事跟我详细说说。”
“是。”
俩人一边急行赶路,一边交谈。临近晌午时,就蹲在路边啃凉饼。王二郎看筐里除了几袋粮,工具只有一把大剪,问:“你考试就用这个?”
“嗯。够用了。”
王二郎见侄女的手上全是黑黢黢的小伤口,实在没有小女娘的秀气,不由想起自家新妇和弟妇挤兑侄女吃闲饭的话来。一时间,他觉得饼子好没滋味。
“阿葛。”
“嗯?”
“就是考不上也没事儿,明年二叔再送你来考。明年不行就后年!”
“我一定能考上!”
“二叔信你,哈哈!”
王葛也笑。二叔的脾气,她一直看不透,有时直爽豪迈,有时阴沉,所以二叔母贾氏很怕二叔。
三叔刚好相反,木讷少言,毫无主见,被姚氏拿捏的死死的。
短暂的歇脚后,再次启程,路上遇到合适编织的草料,王葛就剪下来,晡时中,到达乡镇。然后她便被漫天飘的各种酱味熏的头昏眼胀,王二郎却很喜欢闻,给她介绍着:“看到那个酱肆么?专做兔肉酱。这个酱肆只售梅子酱。”
路过鱼酱肆时,王二郎也想作呕,连忙说:“鱼酱闻起来冲,但好……快走两步!但好吃的很。”
渐渐的,王葛适应了酱熏,而且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售卖多种酱料的大肆铺里,商人会给客人闻一种盛在盒里的东西,然后再挑了酱让客人闻、尝。
哈!这不跟前世买香水的程序一样吗?先让嗅觉恢复,再仔细辨别酱味。
离开规整的酱肆街后,是陶品、草织品的售卖区。这里的商人都是在道边搭草棚,大大小小的棚下,商品随意摆放,看起来琳琅满目。
棚与棚间,也有货郎、小贩。
王葛忽然被一个卖草鞋的小郎吸引。小郎正把草鞋往筐里装,是要收摊了。
她注意对方,是因为小郎独具一种清雅的书卷气,如果认真打量,会发现他跟周围人群、景物都格格不入。怎么说呢,这少年就像从高山流水的画卷中剪下来的一个人物,然后粘到了另一幅市井烟火浓厚的画里。
她上前:“敢问阿兄,乡所朝哪走?”
王葛早跟大父打听过,乡里的衙门不叫衙门,叫“乡所”。
统管乡里的官员,叫“乡正”。
乡正之下,有“乡佐、书吏、亭长”等乡官,武装力量是“乡兵”。别看这些乡官的级别低,但包括乡兵在内,都是吃朝廷俸禄的。
小郎抬头,看了眼二人背筐中的草叶,说道:“一直朝北走就是。不过你们要是来参加木匠匠员选拔的,不用跟乡吏汇报,两日后直接去东边考场。想去看看考场么?我正要过去,一起吧?”
他神情淡漠,即便是好意,也有居高临下的意味。
“太好了,谢谢阿兄。”王葛的脸皮哪怕这个,立即打蛇随棍上,问:“我们姓王,敢问阿兄怎么称呼?”
第8章 8 好多刘玄德
“我姓刘。”
“姓刘?你、你莫非就是刘玄德?”
王二郎赶紧触一下侄女的额头,莫不是发烧了吧?
刘小郎打量她一眼:“明天起早,你会看到前头那条街有好多刘玄德。”
“真的?”王葛一副怀疑对方骗她的样子。
王二郎急了:“走,我先带你去药铺。”
“二叔,我没病。刘阿兄,你也要考木匠匠员吗?”
“不是。”
“那真是麻烦你了,还专门带我们去看考场。”
“不麻烦,我家就住那。”
越往东走越偏僻,已经能看到大片篱笆围起的场地。此时还不对外开放,三人站在篱笆外,刘小郎指着场地中央架设的大如磨盘的皮鼓,说道:“到时以那面鼓计时。每刻钟敲五下,共敲一百下。”
王二郎刚开始掐手指计算,王葛“哦”一声:“两个半时辰。”
刘小郎总算有点表情了,奇道:“你如何速算的?”
“这还用算?一个时辰是八刻钟,每刻钟敲五下,一个时辰就是敲响四十下。一下不就推算出来了?”
王二郎尴尬的垂下手,寻思:算数这么准,脑子看来没事儿。
刘小郎佩服的一揖礼,道:“各类匠员的选拔时间、地点是错开的,木匠大类的巧绝技能,两日后尽在此处比赛。小娘子要参加草编分支?”
“是。”王葛心想:此人年少,观察能力跟思路都格外清晰,绝不是普通农家子。但他怎笃定是我比赛,不是二叔比赛?
“可否编给我看一下?”
“可。”
这是王二郎第一次认真看侄女编东西,以前虎头经常拿着草编的蚂蚱、雀、蝴蝶玩耍,大兄编筲箕的手艺是侄女先学来,再教给大兄的,但即便如此,王二郎仍只是觉得侄女确实聪慧手巧,而已。
现在看侄女轻轻松松的用叶子缠绕、穿插,而且速度很快,每个动作中,手劲儿将叶子抻的正正好好,一时间,他不再觉得侄女的手粗糙了,因为全部注意力,都被她的灵巧、快速吸引。
一个绿桃编出来了,桃座下有四瓣叶托着,令桃子整体增添了几分蓬勃感。
王二郎赞叹:阿葛编的真好看!
刘小郎也夸句:“不错。”但紧接着,他告诫道:“倘若你考匠员时,编织的尽是观赏物件,是考不上的。”
王葛听懂了:“刘阿兄是说,匠员考试,讲究的是实用?”
“嗯。还是那句话,明日你和你阿叔在街上多转转,自然就明白了。”
叔侄俩道谢,刘小郎点下头,离去。
王二郎道:“阿葛,你发现没,刘小郎可不像咱们小户之子。”
“他已经束发,可能早开始读书了。”
“乡里就是好,寻常人家也有机会读书。”王二郎不知想到什么,戾气充斥眉宇。
王葛忙说:“二叔别灰心,咱家儿郎以后说不定也能读书呢!”
“哼,哪有那般好命!走吧,找住的地方去。”
二人朝北走,王葛其实不太敢瞧叔父的脸,总觉得跟要杀人似的。忽听二叔又恢